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eservice education, represented by industrial middle schools run by the factories, was a kind of half-day schools run by factories and enterprises.As vocational middle schools in nature, industrial middle schools can be deemed as a 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at time.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厂办工业中学为代表的职前教育,是由工厂企业主办的一种半全日制学校,具有职业中学属性,属于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以上海玉石雕刻厂为例,玉雕厂工业中学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其良好的教学成果为海派工艺美术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案例范本。工业中学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其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研究海派工艺美术教育发展历史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
工业中学是指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附设于工厂企业的初级职业中学。1958年3月24日至4月8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时提出举办。招收高小毕业生,一般实行半工半读,四年制,目的是使学生提高文化水平并具有从事工厂生产或手工艺劳动所需的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成为劳动后备力量。
20世纪60年代初期,按照上海市有关政策精神,为培养具有一定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后备力量,市手工业局及有关工厂企业开始推动厂办工业中学的筹建工作。与此同时,为满足当时上海工艺美术品出口创汇的需要,上海工艺美术公司旗下手工艺品厂也纷纷成立了工业中学,开始有计划地培养工艺美术方面的人才。1961年,上海工艺美术公司成立的工业中学,先在上海玉石雕刻厂(简称玉雕厂)进行试点,随后在上海地毯厂、上海金属工艺一厂(老凤祥首饰总厂)、上海金属工艺二厂(宇宙金银饰品厂)等16家企业开办了工业中学。1966年10月以后,上海市手工业局各类学校相继停办,直至1972年才陆续恢复。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上海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需要,加之特种工艺技术工人青黄不接的现象日益显现,故急需培养工艺美术行业接班人。上海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于1972年2月1日经原市委常委会讨论,工艺美术相关行业的10家工厂率先恢复试办半工半读性质的工业中学,招收对象是具有一定美术基础、品学兼优的应届小学毕业生,第一期招收500人,学制3年。自1972年开始连续4年,上海各厂办工业中学共招收了1900名学生,这些学生勤奋学习,经过3年的培养,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其中以上海市工艺美术公司为代表的行业企业,约有1000名学生先后毕业,为企业后备力量储备和行业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当时上海手工业、轻工业、工艺美术行业人才专业技能及职业教育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上海玉石雕刻厂雕刻车间的老师傅与工业中学青年学生的合影
1961年,上海工艺美术公司成立的工业中学率先在玉雕厂进行试点。1964年,玉雕厂工业中学首批毕业的青年职工,毕业之后分别担任了玉雕厂各车间领导、生产组长等职务,部分优秀学生留厂担任工业中学玉雕专业教师。玉雕厂工业中学曾于1966年前招收了两批学生,直至1972年4月才重新恢复招收新生的工作。根据一九七二年二月五日沪委抄字(72)第97号文件精神,为了适应上海工艺美术品生产的迅速发展,大力培养工艺美术行业接班人的实际需要。经研究,上海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系统厂办工业中学,拟定于1975年11月继续从应届小学毕业生中招收490名学生。
上海玉石雕刻厂厂区旧址坐落于原上海县第八人民医院斜对面,门牌号是漕宝路33号。工业中学位于厂区的一隅,是上海工艺美术公司下属上海玉石雕刻厂的厂办学校。据1972届毕业生回忆:“学校的教室就在传达室隔壁的西侧,那是一间非常简陋的房屋,墙壁由煤屑砖堆砌而成,屋顶用油毛毡铺盖,课桌椅也是破旧不成套的,地坪就是凹凸不平的泥土,面积大约为40多平方米。教师办公室在厂区北边职工宿舍底楼,是一间约15平方米的房间。”
上海玉石雕刻厂厂区旧址
专业课教师自制傣族少女石膏头像
工业中学教师自编专业美术课教材
海派炉瓶基本比例图
上海玉石雕刻厂开办的工业中学,主要招收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小学生,进行专业玉石、象牙雕刻技艺的学习。招生条件是具有一定美术基础,家境贫寒优先的(因为玉雕工作非常艰苦,贫苦家庭的小孩较能吃苦)学生。
报名学生经过前期筛选,还需参加入学考试,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临摹一张画稿,择优录取;2.每人发一块固体肥皂,用刀片做减法,做出一个造型,要求基本块面表现,随意创作动物或是瓜果都行。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进入上海玉雕厂工业中学,除了学习一般文化知识(主要包括:政治、语文、数学、体育)之外,还要进行美术专业科目的学习(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艺术基础理论)。
上海玉石雕刻厂开办的工业中学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即学生边学习,边劳动。此种教育制度使学生既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知识储备,又具有一定专业生产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学生不但懂得各自专业工种、工段的技术知识,还能懂得相关其他工种的技术知识,对于整个行业系统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与此同时,学生的实习劳动始终和玉雕厂生产紧密结合。学生每天在工厂车间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生产性劳动。学生实习劳动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递增,三年平均学习与实习劳动时间占比为六比四。实习劳动的内容也会结合学生体力、智力的成长特征,由简及繁,不断增加难度。一些高年级(二、三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训练,已成为了玉雕厂一些主要工种的熟练工。因此,有些学生毕业后便留厂当艺徒,其熟练的操作技能,在某些单项操作上甚至超过了老师傅的水平,成为了玉雕厂的年轻技术骨干,部分业务水平极为突出的毕业生,还成为了玉雕厂工业中学中的带教老师。
玉雕厂工业中学把文化知识、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更为系统全面。毕业生整体专业能力皆优异于同年龄的学徒工,不仅为玉雕厂提供了大量辅助劳动力,为工厂增产增量,而且为工厂实行“边学习边生产”劳动制度提供了优秀的案例样本,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在玉雕厂工业中学制订的课程计划中,每周一至周六的课程,语文、数学属副科;雕塑、绘画却是主科,由此可见,工业中学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师都是有着丰富艺术素养和实战教学经验的“老法师”,其中李忠信、张敏涛两位老师1960年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玉雕班,对工艺美术的教学方法和特点十分了解。在担任玉雕厂工业中学专业课教师期间,两位老师始终注重围绕玉雕工艺特性进行教学,让学生辨析明确哪些技能应加强,哪些知识点应增加,哪些内容又应适当删减,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几年学习中,将美术基础能力紧扣专业技能需要,在毕业后能学以致用,艺术基本功扎实过硬。
学生进入工业中学后,第一阶段专业课主要为素描学习,重点锻炼学生对于实物的观察能力以及铅笔运用的技能,训练学生练习画出如陶瓷鸭子、唐三彩的马、禽鸟标本等实物。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物体立体空间构想的概念,在第一年的专业课中,便开设了大量的立体雕塑课程。首先让学生熟练掌握石膏几何体(圆柱体、方形、球体)的素描表现方法。然后,由专业课教师自制的石膏块面狮子、自然形态的兔子、乡村女性头像、傣族少女头像以及从校外购买的大卫、哭娃等西方人物石膏像都成为了学生练习石膏写生的对象。
80岁的刘纪松大师在指导瞿惠中的作品
1981年 宋鸣放在刘纪松老前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
工业中学玉雕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将分配至各工厂车间(人物、花鸟、炉瓶、小件、走兽),故需要学生全面掌握各类物体的线条表现手法,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因此,专业美术课老师结合玉雕专业的特点,大胆创新,进行课程改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不用国画颜料,只画墨稿”的白描课程。老师让每位学生都有一张出自顾恺之、吴道子、周、张萱等中国历代著名画师的人物白描图,在课上进行临摹,并在课后相互交换临摹稿,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古代各类人物、男女老少神态、衣纹、动态的特征及细节。对于花鸟白描的训练,张敏涛老师主张围绕玉石雕刻中常用的花鸟题材进行教学。对于动物白描的练习,张老师则要求学生只需用铅笔,进行仿生动物与自然动物的临摹。仿生动物有:狮子、貔貅、辟邪、麒麟、五爪金龙,共5种。自然动物(写实动物)有:马(上封侯)、鹿(福禄寿)、骆驼(丝绸之路)、牛(望月)、虎、豹、猴、兔子、羊共9种。张老师自制的花鸟动物白描蜡纸模板,作为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临摹稿,并要求学生将图稿全部默画下来,从而做到对各类动物的动态特征、结构比例皆了然于胸,铭记于心。
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海派炉瓶的发展历史以及工艺特点,专业课教师张敏涛特意邀请著名海派玉雕艺人朱云贵,二人同往博物馆进行考察,参观各类青铜器等,详细记录考察情况,并将所有资料整理汇编成一本《青铜器讲义》作为玉雕厂工业中学的专业课教材。此本教材,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地分析讲解了中国传统青铜器造型与海派炉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与此同时,张敏涛老师还分别听取、汇总了刘纪松、花长龙、周寿海、朱云贵等海派炉瓶专家的意见,最终以手绘形式,分析解构出上海三脚炉等海派炉瓶的内部结构,以及各部位比例标准,内容翔实,画面精美。
《青铜器讲义》作为工业中学专业课教材,结合了玉石雕刻专业特点以及工厂实际生产需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生产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编写教学内容。讲义中还有张老师手绘的青铜器工艺品实例,品类众多,图文并茂,实用性极强。此本讲义将理论知识体系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任务明确,重点突出玉石雕刻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工业中学的青年学生们学习掌握各类玉石雕刻技艺技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许多毕业学生,时隔数十年仍对玉雕厂专业课老师自编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记忆犹新,赞叹讲义中的教学内容,时至今日仍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价值。
20世纪60至80年代,由上海玉雕厂工业中学培养的青年学生们,他们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其中“雕刻全才”刘忠荣,海派玉雕大师吴德升、“鱼鸟三圣”中的韩荣昌,炉瓶器皿“七君子”中的戴永才、宋鸣放,象牙雕刻大师梁端玉、海派玉雕传承人有“翟一刀”之称的翟念卫,如今都已成为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他们虽然艺术风格各不相同,但对玉雕工艺严谨的钻研态度、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与其在工业中学所受的教育、练就的艺术基本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使后人把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誉为“琢玉大师的摇篮”,感叹其卓越的教学成就。
20世纪60至80年代,随着上海轻工业系统职工职前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工厂企业职工的文化知识、技术技能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一批批从手工技校、厂办工业中学毕业的学生,无论是在政治思想上,抑或是生产技术能力上都进步较快,尤其是手工业、轻工业和工艺美术行业厂办工业中学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能直接参加工厂实际生产工作,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储备劳动力,深受各基层工厂企业的欢迎。毕业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无论是上岗操作、设计创作,还是管理技术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他们有的成为了工厂的技术骨干,有的担任企事业的领导干部。其中以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为代表的厂办工业中学,为工艺美术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力量,这些学生毕业之后,继续潜心研学技艺,精品佳作不断,作品获奖无数,大多都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为弘扬海派工艺美术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厂办工业中学为上海以初中教育阶段为主,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案例范本,更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海派工艺美术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对国家建设和企业生产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厂办工业中学成功形成了行业人才培养、教学活动、生产实践协调转化的良好办学局面,其卓越的教学成果对研究海派工艺美术教育发展历史,具有不可忽视的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