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 唐余方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与肝病中心大楼外的临时办公室里,整齐摆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行李箱。
这些行李箱,都是重医附二院感染病科的医护人员11月9日从家里带来的。
重医附二院感染病科副护士长梁露文格外留意这些行李箱,因为它们是流动的,数量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有时候,她看到行李箱的数量变少了,那是有同事又进隔离病区了;有时候,行李箱的数量会变多,那是头天晚上在医院附近借宿的同事回来上班了;还有一些行李箱一直没动,那是有的同事一直住在科室里。
这个初冬,重庆这座城市出现了许多流动的行李箱,它们的主人大多是各个医院的医护人员。疫情发生后,他们拖着行李箱紧急集合,奔赴各个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
正是这一个个拖着行李箱的身影,在抗疫最前沿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也汇聚成冬天的一股暖流。
11月9日,重医附二院感染病科接到命令,要在24 小时内腾空感染与肝病中心大楼,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接到命令是中午11 点多。当时,大楼里共有141 位住院患者,88位家属,其中还有涉疫人员。转运患者的数量多、时间紧,工作的难度、强度和压力都超乎想象。
“我们第一时间要求医护人员全部返岗,也留下一部分人在外面接收转运患者。”重医附二院感染病科党支部书记、科室副主任蔡大川说。
接到命令后,感染病科的医护人员全都义无反顾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考虑到后续可能还要投入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工作中,大家都是拖着行李箱回来的。
腾空大楼要和患者及家属做大量沟通解释工作,还要将达到出院条件的患者转回当地医院,再把剩下的患者转到其他科室。感染病科的医护人员全副武装,从病情摸排、密集沟通、信息查对、集中出院、上报隔离,到安排转运、妥善安置,从白天到黑夜,大家抢时间、防感染,既要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又要做到精准防控。
11月10日凌晨4 点,所有患者转运完毕。大楼腾空后,大家并没有休息,又紧急将病区改建成符合院感要求的新冠肺炎病房。
“我们自己腾空大楼,自己改建病房,后来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从那天起,我们就一直没有回过家。”梁露文说。
作为副护士长,同时又是党员,梁露文要牵头落实很多工作。她每天至少要接打150个电话,还不包括微信语音电话,天天忙到凌晨两三点,只能蜷缩在科室的小沙发上睡两三个小时,清晨6点又得起来工作。
一次,梁露文因病区安装紫外线灯的事情特别着急,因为配送和安装人员外出不便。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在凌晨两点多接到了安装人员的电话,原来对方拿到了出门条,深更半夜也要来医院把紫外线灯安装好。
“我当时特别感动,就感觉每个人都在为了战胜疫情而努力。”梁露文说。
11月17日,重医附二院感染与肝病中心大楼外临时办公室里的部分行李箱。图/梁露文
被改建的新冠肺炎病房很快开始收治患者,感染病科一部分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工作,其余的留在科室保证日常医疗工作和外勤工作,并随时待命,准备进入隔离病区。
老护士长袁春兰就一直在科室忙碌着。她今年56 岁,是一名有着24年党龄的老党员,已经退岗了,本可以不用到一线,但她却和年轻人一样,每天工作到深夜,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从没抱怨过一句。遇到年轻人喊累,她还要开导大家:“坚持坚持,等疫情过了就好了。”
不久前,袁春兰在微信群发了一张照片,她的鞋帮裂开了,想借502胶水粘一粘。
梁露文点开照片,这是一双黑色运动鞋,两只鞋的鞋帮都裂开了,她不禁想起袁春兰这些天跑上跑下、忙前忙后的身影,眼底发酸,终于忍不住哭了。
“我们也会累,但有这样的榜样一直在坚持,让我们很有动力。”梁露文说。
让梁露文感动的,还有进入隔离病区工作的30 余位医护人员,他们大都是20 多岁的小女生,简秀英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简秀英是科室第一个报名支援湖北孝感的人。今年春天,她又成为援沪医疗队的一员。本轮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返回岗位,后来又毫不犹豫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隔离病区每天都有患者出院,也要接收新的患者。简秀英和同事们要负责患者的治疗、心理辅导和生活保障,工作强度很大。
实际上,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感染病科一直是医院工作强度和压力最大的科室之一。这3年,只要出现疫情,感染病科就得全员出征,梁露文和同事们已记不清有多少次拖着行李箱来到医院,也记不清上次休年假是多久之前的事了。
“这是我们的使命担当,从进入这个科室工作开始,我们要对抗的就是传染病,我们只希望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让人们回归到正常生活。”梁露文说。
与重医附二院的医护人员一样,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骨科医生刘建也是11月9日拖着行李箱返回医院待命的。
不过,与其他人有些不同的是,刘建的行李箱里还有几盒甲状腺素片。
几年前,刘建在例行体检中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癌,很快就做了手术和放疗。此后,他每天都得吃药,比起生病前,现在的精力要差一些。
不过,工作中的刘建似乎永远不知疲倦,疲惫感总是在完成高强度的工作后才会袭来。这段时间,他先是在骨科维持科室正常运转。随着本地疫情越来越严重,加之专科门诊患者量不是很大,11月15日,刘建主动申请到危险的发热门诊工作。
发热门诊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主要对确诊患者进行分型,对疑似患者进行确诊评估后进行转运,如果遇到有基础疾病或合并症的确诊患者,还要先进行治疗,待其病情稳定后再转运。
自从到发热门诊工作,刘建每天都十分繁忙。
“医院每天的排班是8 个小时,但我们几乎都是工作10 个小时以上。”刘建说。
安装压浆器→调试压浆设备→安装压浆管道→配置浆液→调试压力(压力从大到小递减)→调试浆量(浆量从大到小递减)→输送浆液→结束压浆→封闭孔口(一般用球阀封闭)→清洗设备及管道→拆除管道。
本轮疫情中,送到急救中心发热门诊的确诊和疑似病例很多。每天,发热门诊都要接诊40—50 位患者,95%以上均为确诊病例。
让刘建最为揪心的,是那些确诊为新冠病毒阳性、有基础疾病及其合并症的老年人。
一次,发热门诊接诊了一位89岁的新冠肺炎患者,这位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史,送到医院来时血氧饱和度很低,已经意识不清、呼吸困难,达不到转运条件,必须先进行抢救。
刘建和同事们立即为患者完善检查,在发热门诊特殊诊室对其进行吸氧、补液、抗感染等紧急处理。为防止患者呼吸道阻塞,大家每小时为其吸痰一次。在6 位医护人员连续近30 个小时的抢救治疗后,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达到转运条件,并顺利转送至定点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接诊、完善检查、治疗、转运……刘建和同事们就是这“中转站”里的“急先锋”,让每一位患者都得到了妥善的救治和安置。
“每天连歇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为了节约穿脱防护服的时间,大家几乎都是连续穿8个小时以上,衣服干了湿湿了干,很不容易,但大家的脚步都不曾停下。”刘建说。
这次疫情中,有许许多多的刘建,许许多多的梁露文,许许多多的袁春兰……他们用全力以赴的坚守,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