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庚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侧路40号 430071
科技期刊是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科技成果的快速发表对于作者、读者、期刊,乃至整个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对于作者而言,论文公开发表之后才能确定论文的首发权和科技成果的归属权;对于读者而言,可以快速看到最新的科研成果,获取所需的研究资料;对于期刊而言,可以提升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稿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稿多投的现象;对于社会而言,科技信息具有时效性,新的科技成果如果不能及时传播,就会降低其转化为产品、商品的价值,失去应有的经济效益。
既往研究显示,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时滞在10个月以上[1],有的研究结果甚至达到13.5个月[2]。近年来关于科技期刊出版时滞的报道不多,但总体而言,科技期刊的出版速度在逐渐加快:衣凤芸等[3]统计得出《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7—2018年平均出版时滞约为6个月;翟晓玲等[4]统计得出7种中文材料科学期刊的平均网络优先出版时滞约为5.8个月;张儒祥等[5]研究得出“新冠”论文的平均出版时滞仅为25.4天。但以上研究多基于个刊或者同一学科刊物得出结论,缺少跨学科期刊的统计数据。
传统的缩短出版时滞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建网站,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6];(2)适当调整存稿量[7];(3)优化审稿专家库;(4)对编辑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工作使命感[8];(5)提高载文量,如出版增刊/专辑、增加页数[9],或者增加论文的信息密度,即在每期页数稳定的情况下增加篇密度[10];(6)加强与作者的沟通,优化出版流程[11]。这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样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期刊根据来稿量调整录用标准,以稳定存稿量,导致发表文章的质量不一;增加载文量,导致各种出版成本上升;提高论文信息密度,导致编校时间增加,论文完整性受到影响。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很多期刊使用数字技术(如数字优先出版[12-14]、网上定稿会系统[15]、人工智能辅助校对[16]、新型在线群审稿平台[17]、编排校一体化软件[18]等)以缩短出版时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相关研究都只是针对某一种技术或某一个出版流程进行论述,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
基于以上研究,首先,本文统计我国26种不同学科高质量科技期刊的出版时滞数据,分析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时滞现状;然后,总结已有的文献报道并结合实践经验,详细论述如何使用新的数字技术大幅缩短出版时滞,以实现科技论文的快速出版;最后,对科技期刊未来的出版模式进行展望。
“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分学科对每一种期刊进行综合评价,从近5000种科技期刊中遴选出的100种优秀学术期刊,代表中国学术期刊的最高水平。本文基于《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划分的30个学科,从2020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挑选26种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不同学科的期刊作为样本,分析它们的出版时滞情况,具体结果见表1。统计每种期刊2022年1~2期的数据;如果每期发文量较少,或2期出版时滞差异较大,则增加统计期数;如果纸质期刊出版时间和正式电子版论文发布时间(指期刊官网发布论文的时间)不一致,则以正式电子版论文发布时间为准;所有数据来自期刊官网或中国知网,并只统计学术论文数据,不考虑编者按、科技信息、科技速报等。
表1 样本期刊出版时滞统计
样本期刊中,出版时滞最短的是《通信工程》,为115天;最长的是《运筹与管理》,达到800天。样本期刊的平均出版时滞为357天,出版时滞中位数为325天。相较而言,Science、Nature、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等国际知名期刊的出版时滞均在200天左右[19-21]。样本期刊中,仅有5种的出版速度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占比不到20%。由此可知,目前我国高水平中文科技期刊出版时滞仍然较长,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借助数据分析软件/程序或人工智能产品可以提升选题策划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效率。传统的选题策划一般基于编辑或者编委的知识积累和主观判断[22]。策划者不仅需要大量时间来阅读和筛选文献,还可能受个人鉴赏能力的限制而无法策划出质量较高的选题。而软件和具备自主学习功能的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基于大数据进行分析,提取读者的阅读喜好、学科的研究热点、专家学者的研究领域,编辑部可以从分析结果中挑选有价值的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约稿。叶飞等[23]、赵鹤凌等[24]介绍了使用VOSviewer 软件形成学科研究知识图谱,根据知识图谱判定研究热点,最终确定选题的方法;王燕等[25]使用InCites数据库的Citation Topics程序,对园艺学科研究主题、人员、组织机构、国家/地区等进行了精细的分析,高效梳理了研究热点并制定了选题方案;沈奎林等[26]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地震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一些可以辅助选题策划的人工智能产品,如刘畅等[27]详细介绍的AMiner、Meta、Yewno、Semantic Scholar、Iris.ai、Sparrho 6种产品;每种产品各有特色,能够帮助编辑进行选题策划。此外,《纽约时报》的人工智能主编Blossomblot挑选的文章的平均阅读量是普通文章的38倍[28],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工智能在选题方面的实用性。
目前软件和人工智能在选题策划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同期刊出现选题同质化现象、算法结果可能偏颇等,故软件和人工智能只能作为人工策划的辅助。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编辑筛选信息,快速提供建议、方案,从而节约大量选题策划的时间,加快约稿进度、提高约稿准确度。
几乎所有的科技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使用采编系统收稿,此举大幅提高了收稿速度,此处不再详述。本节主要讨论如何提高初审和同行评议的效率。
2.2.1 初审阶段
初审主要对论文的创新性进行初步把关。没有创意的论文很好识别,难以取舍的是那些编辑无法准确判别其创新性的论文。在互联网普及之后,编辑一般依赖自身知识储备,并结合网络检索结果判断来稿的价值,这种判断方式的效率不高,也容易出现失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人工智能的论文重复性检测已经在初审阶段被普遍应用。编辑只需上传原文,计算机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检索出所有与此文相似的文献,并给出文献重复率。即使作者刻意改变文字叙述方式,存在抄袭、过度借鉴问题的论文也难逃计算机的“法眼”。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重复性检测系统主要由各数据库出版商提供,包括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学术预审检测”等。除了文字,在初审时也应该对图片进行重复性识别,特别是检测造假问题频发的生物医学类论文的图片。目前图片识别软件较少,常用的有Proofig和Figcheck,它们可以在数分钟内给出检测结果。
2.2.2 同行评议阶段
外审时间过长是编辑部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其症结在于:(1)如何充实审稿人库并进行小同行精确送审;(2)如何确保审稿人收到审稿信息并快速审稿。
传统的选择审稿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29]:(1)由编委或者编委推荐的审稿人审稿;(2)由作者推荐审稿人;(3)从稿件的参考文献作者中寻找审稿人;(4)从拒绝审稿要求的审稿人处获取新审稿人信息。这些方式的缺点明显,包括效率低、送审时间受制于人、难以避免人情因素、专家接受审稿率低等。
为充实审稿人库,期刊可以借助数据库和优质学术资源搜索平台扩充审稿人库并进行精确的研究方向划分。审稿人必定是优秀的作者,通过检索他们发表的论文,可以确定他们的研究方向并获取联系方式。常见的数据库和优质学术资源搜索平台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超星、百度学术、PubMed、SciHub、ScienceDirect、Google学术搜索等。编辑可以根据刊物的收稿方向进行关键词检索;获得作者信息后,再对作者进行检索,分析作者的学术水平,确定其是否是合适的审稿人。以百度学术为例,编辑在确定拟纳入审稿系统的审稿人后,只要在百度学术“学者频道”检索该学者,就可以看到其发表论文、所在单位、合作学者、h指数、g指数等有用信息。编辑也可以直接从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结果中遴选审稿人。以中国知网为例,其“学者库”栏目按学科对学者进行了分类,编辑只要基于刊物的方向进行筛选,就能快速找到优质审稿人。目前,国内暂时没有成熟的人工智能软件或系统可用于推荐审稿人,但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使用智能指派系统进行同行基金评审:该系统可以自行收集网络上的学者信息,分析汇总后遴选合适的审稿人。张彤等[30]介绍了国外的2种具备审稿人推荐功能的人工智能系统——UNSILO和AIRA。人工智能推荐审稿人或许会成为未来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主流方式,将大幅提高选择审稿人的效率。
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内期刊都通过邮件发送审稿信息、与审稿人沟通。有的审稿人有多个电子邮箱,或者不经常查看电子邮箱,或者因过于忙碌不得不延后稿件审理,导致外审时间较长。如果可以确保审稿人在第一时间看到审稿信息,并明确给出短期内是否有时间审稿的回复,外审时滞就可以大大减少。建议使用即时通信工具(QQ、微信等)在首次邀请审稿或者召开编委会议时建立群聊。当稿件送审之后,编辑可以通过即时通信工具询问对方是否有意审稿,甚至可以在送审之前将论文摘要先行发送给审稿人,询问其能否快速审理稿件。
2016年,Synlett提出了一种新的同行评议模式——选择性众包同行评议。在该模式中,大量审稿人被招募到同一个在线审稿平台;编辑部将稿件上传之后,所有感兴趣的审稿人都可以对稿件进行评价、审阅[17]。该模式将传统的“编辑挑审稿人”模式转变为“审稿人挑稿件”的新模式,其平均审稿时间仅为72小时。在国内,郭伟[31]提出的“群审稿”模式与选择性众包同行评议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群审稿”模式下,编辑将所有审稿人按照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分别建立即时聊天群,在群中发布需要审理的稿件,最后收集审稿意见并反馈给作者。“群审稿”模式可以做到精确送审、及时审回,还能促进专家之间、专家与编辑之间的互动。这些新的同行评议模式都基于近年来出现的数字化交流手段,可以极大缩短同行评议时间,在未来一定会大放异彩。
传统出版模式中,编辑部按期安排照排人员运用方正书版、方正飞腾(飞翔)、InDesign、Latex等软件进行排版[32]。编辑完成每个校次后,将稿件交予照排人员修改;照排人员修改完成后,再返给编辑进行下一轮校对。这种方式虽然分工明确,节省了编辑的精力,但稿件交接时间较长;照排人员会因为编辑标识不清而错改、漏改;错改、漏改处一般在下次稿件交接时才能得到修改。
编排校一体化是科技期刊数字化快速出版的必经之路,可以优化出版流程,提高出版效率。编排校一体化后,责任编辑可自行按篇排版、校对,每完成一篇文章的编排校工作就提交清样;清样无问题就可直接在网络上出版。Elsevier 的 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EES)系统采用XML结构化排版技术,可实现编排校合一,使论文经过编校可马上出版[18]。国内也出现了类似的数字平台,如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公司的XML一体化融合出版平台[33]、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方正学术出版云服务平台[34];一些大型期刊社自行研发了数字出版平台[35-36]。这些平台可以自定义期刊参数,实现半自动化的智能XML结构化排版;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支持编辑、作者等角色同时在线修改稿件,编辑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完成排版、校对工作,从而大幅缩短排校时滞。例如,姜梅等[37]整合了采编系统与排版云平台,使单篇稿件的XML结构化自动排版在1分钟内完成,整期论文的排版与精调也只需2个小时左右。
对于科技期刊而言,文章主体内容的校对是现阶段数字化技术难以插足的环节。虽然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人工智能校对软件,如针对英文的Grammarly、Writefull、Wordvice AI Proofreader,针对中文的黑马校对软件、方寸智能校对与知识审核系统、无错字校对助手等,但这些英文软件目前还只能修正语法、词汇、标点符号和特定学术用语的错误,中文软件只能进行简单的错别字、单词和人名拼写、政治性问题检查,故更适用于社科类期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该很快就会出现适用于科技期刊的、可精确检测唯一确定性内容(如数字和字母的标准化写法、单位的正确写法、英文图表名、专业名词的全称/缩写,以及参考文献、标题、公式、图表顺序等)的智能校对软件。很多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参考文献自动校对软件,如NoteFirst、善锋软件等。《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于2019年引入了善锋软件,该软件可以进行参考文献一键校对,校对的速度、准确度全面超越人工校对,可以有效节省编校时间。短期内,人工智能无法修改逻辑性方面的差错,这也是未来期刊编辑最需要关注的地方。
科技期刊一般包含大量的图片和公式,两者的修改比较费时。数字化时代的编辑必须要熟练掌握修改图片和公式的软件,如MathType、Photoshop等。如此,编辑无需联系作者,自己可以修改图片,从而大幅减少沟通和等待的时间。
优先数字出版是目前缩短出版时滞的最有效的措施。从表1可以看出,有19种样本期刊采取了优先数字出版模式;17种样本期刊的平均网络优先出版时滞为201天,相对传统出版模式缩短了156天,出版速度提升43.70%(《地球物理学报》和《机械工程学报》缺失必要数据,无法进行统计)。
国外大型出版机构在20年前就采用数字优先出版模式(如Springer Nature的Online First、Elsevier的In Press等)将优质论文提前以电子版的形式发表,此举可以缩短2~3个月的出版时滞[38]。国内的数字优先出版主要分为平台出版和期刊出版两类。2003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推出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平台。该平台实行“先发后审”的按篇出版模式,打破了传统出版物的概念,免去了传统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程序,但难以保证稿件质量,所以其目前的业内认可度较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在2009年推出了自建的在线优先出版论文系统,但该系统没有被充分利用:优先发表的文章数量不多,更新也较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分别在2010年和2012年推出了优先出版平台。中国知网已经与2267种期刊签订网络首发协议(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2-04-19),是目前科技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主要合作平台。《知识管理论坛》从2013年起实行按篇出版、按期归档、按需印刷的择优优先出版。从官网发布的数据来看,《知识管理论坛》文章的出版时滞短则1个月左右,长则6个月左右。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2016年推出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用户可以在ChinaXiv快速预发布论文,以获取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中华医学会迅速搭建了中华医学期刊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用户通过中华医学期刊网可以免费发布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论文,论文的平均发表时滞仅为6.22天[39]。
优先数字出版一般可以分为整期优先数字出版和单篇优先数字出版。整期优先数字出版即将付印的整期电子版文件先于纸质版进行网络发布,此举一般可以缩短1~2个月的出版时滞(取决于编辑部的工作进度)。单篇优先数字出版指单篇论文在录用之后,经过简单的编辑加工,以电子版形式发布。单篇优先数字出版又可分为部分优先和完全优先,即部分录用的论文优先数字出版和所有录用的论文优先数字出版。目前国际知名期刊基本采用出版速度最快的单篇完全优先数字出版模式,这种模式几乎可以消灭待刊时滞。
优先数字出版模式目前还存在部分问题,如撤稿率较高[40]、论文版本冲突[41]、引用标注不规范[42]等。
科技期刊的未来出版模式是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快速按篇数字出版。
当前,论文的发表速度远远落后于论文的产出速度。在信息以光速传播的网络时代,绝大多数期刊仍在按期出版,出版时滞长达数月,甚至超过1年,且还是以出版纸质期刊为主。期刊电子版发布仅比纸质版快数天,有的期刊的电子版发布时间甚至晚于纸质版。虽然现在科技期刊或多或少采用了数字化的方法、方式进行出版,但多数现有的数字出版只能称为“伪数字出版”——在完成整期“三校一清”后,将电子版上传至自建官网、微信公众号或者数据出版平台进行传播。尽管期刊传播方式多样,但期刊传播仍然立足于整期的纸质期刊[1]。即使是目前速度最快的单篇优先数字出版模式,其出版时滞也在201天左右,且发表的还是未经编校的稿件,发表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可读性有所欠缺。过长的出版时滞完全无法满足作者、读者,乃至整个社会的需求,按期刊载论文也不符合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的现状。
科技期刊可以考虑逐步打破传统出版模式,实行按篇数字出版。与单篇优先数字出版模式不同的是,本文所指的按篇数字出版是编辑部按篇处理所有稿件,完成录用稿件的编校后直接实行单篇出版,不再将稿件按期发布,也不再印刷纸质版,如此可以使期刊出版不受年、卷、期及页码的限制,也无需印刷、装订、邮寄,从而大幅提升出版速度。事实上,早有学者提出按篇数字出版的设想[43-47],但是由于数字技术不成熟、编辑部人员不足、无法保证编校质量等,此设想难以实现。随着各种智能化和自动化软件、即时通信工具的出现,这一设想在技术层面已经可以初步达成。本节将简述所设想的按篇数字出版模式,阐述该模式的优势,并探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设想的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快速按篇数字出版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数字技术贯穿了整个出版流程,但仍然由编辑作出重要决策,如是否退稿、选择同行评议专家、是否录用等。从收稿到出版,所有的数字化操作都可以通过一体化的采编系统完成。按照该模式,单篇文章在编辑部中流转的时间可以压缩到1周之内,甚至更短,其出版时滞将取决于同行评议和作者修改的时长。如果同行评议时滞取文献[17]中的72小时,修回时间按照小修2周、大修2个月预设,则单篇文章整体出版时滞应该可以控制在1~3个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章一旦录用就应添加DOI、作者及作者单位、收稿及录用时间等重要信息,然后即时网络发布,以帮助作者抢占首发权。
按期出版除了会限制单篇论文的出版速度外,还存在2个主要弊病[47]:(1)多数期刊会囤积稿件,以防出现“无米下锅”的情况,这无形之中造成了出版延迟;(2)期刊在来稿量大的情况下会提高录用标准,在来稿量不足的时候又会降低录用标准,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如作者质疑刊物的审稿体系、优质作者流失、刊发文章的质量不一,这不利于刊物的平稳发展。
按篇数字出版的优点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篇论文完成清样即可出版,无需等待整期一起发布;(2)无需凑版、拼版、缩版,减少了发生版面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工作效率;(3)数字出版可以节约印刷成本,避免纸张浪费,保护了环境;(4)容易检索——几乎所有作者都通过数据库、搜索引擎寻找文献资料,纸质期刊在文献检索方面已经毫无优势可言;(5)增加了针对性——按篇出版之后,大数据可以直接将论文精准推送给有需要的读者,读者无需从整期中慢慢挑选有用的论文;同时,可以单篇售卖论文,读者无需打包购买整期内容;(6)经营方式便捷、多样——期刊数字化后更容易实现经济效益,可通过电子支付平台快速、准确地记录收支情况,打破依赖邮局、发行公司的传统定期结算模式;(7)产品种类丰富——数字化后,期刊可以进行增强出版[48],如使用超链接或者二维码为论文附加动图、视频、原始数据等。
图1 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快速按篇数字出版模式流程
虽然对按篇数字出版的需求非常旺盛,按篇数字出版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出版模式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但仍然有些问题需要解决,否则改革将难以开展。
首先,从外部因素来看,期刊主管部门必须放开权限,不再要求科技期刊必须按期出版、每期页码必须相对固定,并迅速完善数字出版的相关标准和制度、法律法规,包括论文质量界定、著作权归属、版本设置、引用格式规范[49-50]等。各学术评价机构、用人单位不再依据纸质期刊进行职称、学位评定等,给予数字出版物与纸质期刊相同的认证地位。主管、主办单位给予编辑部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文章主体内容校对方面的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次,从内部因素来看,编辑部应该转变思想,意识到数字出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破传统出版的思维定式[51];应该加快数字出版人才培养[52-53],帮助编辑学习新的数字出版技术;同时,探索有效实现经济效益的方式,保证期刊盈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期刊需要拓展自身的定义。根据《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又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一旦实行按篇数字出版,期刊将不再定期出版,也不一定会成册装订。期刊定义可改为:有固定名称,按一定顺序编码,按篇或者成册出版的连续出版物。
分析了26种中文科技期刊的出版时滞现状,发现目前中文科技期刊出版时滞仍然较长,平均为357天。基于新的数字化技术,本文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缩短出版时滞的策略,并设想了未来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快速按篇数字出版。按照该模式,未来大部分科技期刊的出版时滞可以控制在1~3个月。
按篇数字出版的最大价值在于快速,但是快速并不意味着牺牲质量。如何平衡质量与速度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