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陪弄的江南民居空间组织方式研究
——以江苏省苏州市黎里镇为例

2022-12-20 08:07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22期
关键词:建筑群弄堂民居

嵇 禹

民居是地区文化与人居智慧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民居发展过程、空间形式与形态格局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求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区域界定上,江南并非一个精准的概念,广义的江南泛指除四川盆地外的长江以南地区。近代依据自然人文因素的相似度,将范围缩小为苏南、浙江一带。“镇”的概念始于唐、五代,并在宋朝由草市进一步发展为具有商品经济特征的社交场所,成为介于城乡间的自发性聚落形态。

对于太湖流域的苏州市,春秋阖闾大城的兴建初步确立了与水共生的城市规划思想。后世定型为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依水而生的空间格局在次一级的村镇聚落中体现为一河两岸的基本形并定型于明清。临河街道空间作为聚落结构的重要层次,是线性空间的主要体现与居民行为的重要载体。垂直于河道方向的线性空间一般称为“弄堂”,“陪弄”即为弄堂特例之一。水乡市镇自由生长的特性使得建筑与巷弄空间并不规整但又自成体系,空间变化独特丰富。

本文着眼于江南市镇聚落的微观层面,以陪弄这一特有空间形式为侧重点,就其产生原因、空间形态、文化思想等方面对江南民居建筑空间组织方式进行研究。

1 黎里镇概述

1.1 总体区位

黎里镇位于江苏省南部的苏州市吴江区东部,东南近上海市青浦区与浙江省嘉善县。黎里镇地处太湖流域东部,区域内的河湖纵横、漾荡密布。古镇以太浦河为西界自西向东发展,南北无明确界限。

1.2 历史发展

黎里镇在春秋时为吴越两国之界,晋时始建罗汉讲祠(现禊湖道院旁),唐宋时为村落。其快速发展期大致可溯至南宋,并初具市镇规模。江南地区河湖密布,市镇的选址便依河道布置,临水筑屋。而后元朝的时局动荡,大量北方人口持续南迁并带来财富的转移与太湖流域大量村落的崛起,也使得村庄进一步发展为集市、市镇。

明朝成化年间黎里镇跃升成为巨镇,后来发展成为区域商业中心[1]。市河南北两岸廊棚相接数里,晴天不曝晒,雨天不湿鞋。商贾众多与人口稠密导致建筑密度较高,房屋紧凑,空间细分,也促使了弄堂的繁荣。

随着从传统农业向工业化发展,老街北岸的所有廊棚,连带下滩的房屋全部拆除,部分古桥由石桥改为水泥桥或替换了水泥预制路面,例如太平桥改双曲水泥拱桥,取名东风桥。黎里镇的空间格局历史演变如图1 所示。

图1 黎里镇的空间格局历史演变(来源:《黎里古镇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作者改绘)

1.3 空间格局

黎里镇以长达数里的市河为轴,呈现“T”字形。两岸筑河堤为街,沿河民居单体呈现横向连排,纵向递进方式排布。古镇核心保护区内分上岸、下岸和横街3个片区[2]。

市河北岸为上岸,朝南,居民以官宦、富商为主。建筑面宽依封建等级进行设计,官阶二品以上可七开间,三品至五品可五开间,进数不限,可达九进,陪弄长度多在80 ~90 m,超过100 m 的有10 条。

市河南岸为下岸,陪弄较为狭窄,长度为50 ~60 m,最多不超过70 m,居住的主要是普通平民。北面临市河,南面接小河,两河之间没有上岸宽阔。建筑一般都在5 进以内。

横街是古镇的第3 个居住片区,位于古镇偏西,建筑坐西朝东,是普通平民的居处。建筑大多在1 ~3 进,至多4进,开间更小,格局越发简陋。陪弄很短,大多30 ~40 m。

2000 年后,古镇区原有工厂搬迁。随着古镇保护性开发启动,上岸廊棚逐步恢复,遭到破坏的太平桥、明月桥等石桥重新复原。2014 年获评中国第6 批历史文化名镇,并增补进入江南古镇历史文化名录申报名单。

1.4 住宅形制

黎里镇的临河商业发达。河道至两岸民居的空间剖面,主要有“河-廊街-店宅”“河-店宅-街市-店宅”“河-街-店宅”3 种(见图2),“河-廊街-店宅”式剖面是黎里滨河空间的主要特色,上岸廊棚空间多为商业所用,下岸多为生活性街道。

图2 黎里古镇河道至两岸民居的空间剖面模式总结与分布概况(来源:《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作者改绘)

历史建筑主要以木或砖木结构为主。开间方向梁架单位称“贴”,进深方向桁条水平单位为“界”,以内四界的平房木架为基本贴式,前加一界则称五界连廊[3]。下岸的住开间与进深相比,上岸都要紧缩许多。下岸临街住宅多为“剖二作三”形制,仅仅能够保证正中的明间足尺,左右配以窄小次间二勉强作三开间。空间的狭促使得细长陪弄成为重要的空间联系[4]。

2 弄堂分类

2.1 以命名分类

黎里古镇作为商业重镇,不乏世家大族。清中期,黎里镇有8 大姓氏,分别为“周、陈、李、蒯、汝、陆、徐、蔡”,各姓家宅旁的弄堂便大多以姓氏命名,体现了浓厚的宗族色彩。如周家有周赐福弄、李家有李厅弄等。有些家宅较大,如蔡家弄由于多达5 条,分别冠以“东、西、南、北、中”的方位进行区分[5]。

近代以来,随着部分公共事业、新兴业态与宗教的进入,部分建筑的使用功能发生变化。

例如,原东邱家弄就因哺坊(即孵雏鸡的作坊)的引入更名为“哺坊弄”。随着弄堂的地名指向性需求增加,以商铺、行业为名的例子与日俱增。恒丰泰弄以布店命名;染坊弄、花车大兴弄,以行业命名;禊湖丝织厂弄、春蕾衬衫弄等则以镇社街道所办企业命名。

弄堂命名的变更记载着这个古老聚落时代的变迁,但也因改名的随意性致使部分历史弄名不复存在,造成了部分古镇历史记录的遗失。

2.2 以顶界面分类

在空间形态上,根据有无顶界面可分为明弄与暗弄。

明弄无顶界面,也较为宽阔,大多是二姓之间的间隔,开放程度较高,起到分隔建筑群、沟通南北交通的作用。明弄几乎都以姓氏为名,体现了家族领地的划分[4]。但明弄也因开放程度较高而未受到有效保护,随着各家自发修筑而略显杂乱,现代的水泥与贴面砖也使得历史风貌欠缺。

暗弄则可视为建筑群的一部分,大多作“陪弄”,私密性较高,多作为进入建筑的交通空间。“陪弄”之名取其附属于建筑之意。暗弄更为狭长、紧凑,最窄处宽度仅为0.7 m,而长度多在70 ~80 m,超过100 m 的有11 条。有顶的优势使得暗弄能够遮阳、挡风、避雨,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2.3 以平面形态分类

在平面形态上,除了单条贯通的常见单弄之外,还出现双弄、子母弄、三叉弄等单弄的复合形式[5]。

双弄多由于两姓人家住宅临近而各自有陪弄需要,一方作陪弄于西,一方作于东,而两姓又不能合弄为一,便构成了并置但分割界限明确的双弄,如图3所示。

图3 双弄的平面形态(来源:《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

子母弄与三叉弄则进一步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建筑思想。如图3(c)的新蒯家弄,袋型的狭窄入口使得从中心街进入便构筑双弄的做法无法实现,便形成了共用一段前弄,后分割为两弄的子母形式,根据三姓住户的各自需要,弄堂一分为三,分别进入各姓家门。子母弄与三叉弄的出现带来了更多的空间尺度、开合程度的变化,曲折的陪弄线性空间还可以插入遮雨檐、过街楼等活跃元素,进一步提升了陪弄空间的丰富性。

3 实例分析:周赐福弄

周赐福弄的得名源于周元理(1705 ~1782 年),他为官36 年,两袖清风,深得乾隆信任。每年腊月初一,乾隆连续13 年赐予御笔所书的“福”字。乾隆四十五年,周家翻新家宅便更名赐福堂,旁弄更名周赐福弄。后柳亚子先生寓居与此,现作柳亚子故居兼纪念馆,开放展览所用。

周赐福弄全长93 m,南北低而中部高,呈双“步步高”形式。由南往北一到五进长约70 m,前50 m 逐渐升高,后20 m 几近水平;第六进为下房,陪弄长约20 m 并且地面逐渐降低。由南往北仅初始段为明弄,后部皆为暗弄,内设灯龛、高窗以采光。柳亚子故居与周赐福弄平面图如图4 所示,周赐福弄的内部空间如图5 所示。

图4 柳亚子故居与周赐福弄平面图(来源:《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

图5 周赐福弄空间变化(来源:黎川四季歌公众号)

柳亚子故居体量较大,房屋数十间,采光通风成为建筑群组织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第三、第四进院落中,厢房与正厅以墙相隔,各获得一小天井以供采光通风。因其空间狭小,又称“蟹眼天井”。

陪弄与建筑各进相互对应,每进间设石库门以区隔,六进为五门,加之前后门即为七门。石库门上下条石凿凹陷以置“键门”。“键门”多厚实且牢固,前设“铁权”以上锁,后设门闩加固,再加“天落撑”加强竖向支撑,构成了完备的安防体系。

随着赐福堂建筑群转变为公共展厅,周赐福弄也随之向公共性进行改造。御赐的“福”字利用投影投于地面或改为卵石铺地,垂直面也投影有相关历史介绍。但此番改造,一方面使得原有的照明灯龛成为摆设,另一方面顶光体验也不尽如人意。尽管增加了投影,空间依然较为昏暗,加之地面起伏,不利于老幼进入参观。

4 陪弄特征

4.1 陪弄与建筑群的关系

黎里民居建筑皆为多进式的建筑群,每进以明间与庭院天井为构成要素,辅以视空间大小而定的次间。一般有中轴线串联成路,建筑群旁设陪弄,每进设边门,形成完整的建筑群体。

“非”字形陪弄不仅使建筑群布置更灵活,也是传统民居注重功能的重要体现。陪弄避免了每日打开重重大门、跨过重重门槛带来的不便,也便于一些低调的宾客入内,有“走后门”之说。

从民国开始,一些大姓逐渐没落,多进的建筑群也被分割为多户。私密性的陪弄几乎等同于了公共性的明弄,原有的边门也成为入户的大门,功能完全转变。

4.2 空间的曲折性

通头(即垂直贯通的弄堂)极易产生穿堂风,不利于健康也容易产生噪音。出于安全考虑,动乱年代只要有条件,多数弄堂都会采取曲折化处理。此外,多设键门,与曲折狭窄的陪弄共同形成重重关卡,不便冲撞破门也容易安置埋伏,令匪徒望而却步。

4.3 地势的变化性

黎里镇的陪弄,存在一定的地势抬升,坊间称为“步步高”,即第一进陪弄最低,从第二进开始逐步升高,伴随着多进建筑群的地基同步升高。每经过一个石库门,便伴随着几级台阶的地势抬升。

部分陪弄有局部明弄的采光做法。江南多雨,“步步高”的最低处位于河道旁,实现了“屋顶泄水-地表径流排水-倾斜阴沟排水”的顺畅通达。类似赐福堂弄这样的弄堂,采取两头步步高的策略,分别向南北两条河道排水,保证了积水能够及时排出。

4.4 防御需要

防御与保护的需要是黎里镇的大姓家宅选择陪弄的原因。对于普通百姓,陪弄之所以多为暗弄,也一定程度出于百姓对于“银不露白,暗可藏财”“以暗为安”的隐蔽需要。曲折的弄堂,复杂的分叉常常使初来者迷失方向,而一些窄小的门洞则利于遮蔽,是极好的藏身之所。夏家桥东北堍的西邱家弄因拥有特殊的布局与隐蔽的门,躲过了战争年代太平军与日军的轮番掠夺。

4.5 礼制思想的体现

陪弄是相对书面的说法,也称为“避弄”,隐含了更多的等级观念。黎里镇的深宅大院式民居,厅堂一般位于第三进,是宗族的议事场所,厅堂屏门后的空间为“退堂”,划清了公共与私密的空间属性。前三进为男性所用,女性活动多局限于后几进,体现了封建思想中的男女之别。对于宾客而言,贵客由正门进入,下人由陪弄进入,此谓“尊卑之别”。

5 结语

根据陪弄的发展脉络,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的需求反映出不同的陪弄空间形态,也充分展现功能与实用至上的思想。丰富的界面变化,多样的屋顶形态,明暗的交叠错综,都能在现代建筑中看到对应的影子。其对空间变化的处理,空间趣味性的营造,以及对于环境与心理的适应性,都值得学习。陪弄也是历史信息的重要承载,如同一个窗口,从中折射出黎里古老而绵长的历史。

猜你喜欢
建筑群弄堂民居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弄堂”一词的由来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弄堂里
探秘布列斯特要塞建筑群
新堡庙古建筑群考察记
浅谈阿尔寨石窟壁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