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胡利娟
8830米!近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在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北坡架设成功,实时数据传回正常,刷新了我国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架设高度纪录。
更令人期待的是,此次珠峰科考的浮空艇也将择机施放。浮空艇团队有60人左右,是本次珠峰科考活动中人数最多的团队。实验活动为期一个月左右。目前,所有的人员和设备均已就位。浮空艇搭载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仪、黑碳、粉尘、甲烷/二氧化碳和风温湿压观测仪,计划完成海拔9000米高空大气组分垂直变化和传输过程观测,突破本领域同类型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自去年至今,我国在海拔5200米至8830米的珠峰北坡,陆续建成运行8套自动气象观测站。为何要如此密集建立观测站?“地球第三极”上又能“看”到什么气象?
“从原纪录的8300米到现在的8830米,自动气象观测站突破的不仅仅是数字增加了530米。”我国首位完成地球三极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高登义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呈阶梯分布、密集建立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可精准实测珠峰北坡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和太阳辐射等数据,将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山地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同时对高海拔冰川和积雪变化的监测意义重大。更为重要的是,它们能够对以前初步取得的科研成果,比如观测数值等进行矫正。
高登义告诉记者,珠峰就像是一个加热的烟囱,当热源抬升到海拔8000米以上后,将产生许多奇特的现象,例如,它的加热作用可以影响到珠峰地区下游600千米以外的气温,使得春季时下游的气温比上游平均高出1—3℃。
“但是根据已有的初步观测,珠峰地区的气温并不是完全按照此规律递减。”高登义解释道,通常在海拔16000米以下的大气,其温度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如果珠峰温度不是随高度递减,原因是什么,这或将是另外一个科学研究新方向。
高登义认为,作为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正常工作需要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感应器元件要耐低温和大风,二是观测数据能实时传回接收站。
随着全球变暖,有着“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呈现海拔越高升温幅度越大的特征。高登义介绍,青藏高原大陆性冰川绝大部分在融化和退却,原因就是全球变暖所致。据青藏高原最近80年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增温比全球更厉害,若换算成百年为单位,其每100年增温3—4度,将会影响到珠峰地区冰川的融化。
为何要在“地球第三极”看气象?“青藏高原当年冬季的积雪量会直接影响我国来年夏季降水的分布情况。”高登义介绍说,当冬季积雪厚度大、面积广时,来年六七月份的降水将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而如果积雪薄、面积小,第二年同一时段的降水将从长江以南跳到长江以北的黄淮流域。
此外,影响亚洲的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交界线,正是在青藏高原南侧东经70°附近。
我国科学家曾通过模拟试验证明,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两大季风的交界线将向东迁移约20°,这会导致亚洲降水量和雨季的分布与目前不同。比如本该雨季时却不下雨,其他时候又偏偏下雨,从而影响到各地区的气候环境。另外,青藏高原加热以后,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影响全球大气环流的分布。
“此次科考将揭秘气候变暖背景下珠峰极高海拔区环境变化规律、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特征及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人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特征等,服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第三极环境保护及绿色发展。”高登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