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振国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电视媒体加速融媒转型的背景下,新闻生产的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和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顺应这种变化,电视新闻人必须重新认识自我、审视自我,从新闻理念、角色定位、话语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转型,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
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给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影响。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崛起,给传统电视带来巨大冲击,使传统电视的优势逐渐消失,彻底打破了媒介传播格局和人们的新闻信息消费方式,给电视新闻人的生存带来严峻挑战。
传统电视“式微”,移动互联网异军突起。近年来,传统电视一直在走“下坡路”,多数省市级电视台经营陷入困境。据TCL发布的数据,2019年电视机的日均开机率已经由3年前的70%下降到了30%。[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1亿户,较上年减少0.09亿户。[2]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据CNNIC数据,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10.29亿人,比例达99.7%,手机仍是上网的最主要设备。[3]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2216亿GB,比上年增长33.9%。[4]
新闻获取方式多元化,智能手机首当其冲。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使用各种新媒体获取新闻资讯、购买社会服务、开展社交活动已成为常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1(2020)》(蓝皮书)的分析结果,如今单纯依赖从传统媒体获取新闻信息的人已经非常稀少,人们主要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来获取新闻信息,微信是覆盖面最广、用户最多的新闻信息获取平台,智能手机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第一终端。
电视新闻时效差,常吃新媒体“嚼过的馍”。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化时代,新闻信息制作和发布已不再是传统媒体记者、编辑的专有技能,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媒体人,门户网站、视频网站、客户端和大量的自媒体都在跟电视新闻人抢饭吃,新闻机器人的出现更是会让许多记者、编辑感到惶恐。电视记者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采编效率、时效性低下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电视台的新闻采编工作模式都还停留在传统阶段,与各种新媒体相比,电视新闻信息的采集方式和制作手段比较落后,除了一些地方时政类新闻之外,大多数社会新闻都是从互联网上寻找新闻源,吃新媒体“嚼过的馍”,直接导致电视影响力显著下降。
新闻形态多样化,新闻消费习惯已变化。伴随着“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兴起,大众对新闻资讯的阅读习惯也已悄然转变,在人们的新闻信息消费活动中,多媒体内容展现的直观化、内容的丰富性和传播即时性等已成为人们的消费选择标准,很多智能手机用户都装有手机新闻客户端,最受欢迎的是短视频、音频、直播、H5页面、手绘动画片、静态图片和动态图片等新媒体新闻样式。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1(2020)》分析研究结果,新闻资讯类APP用户规模达6.2亿,渗透率达53.9%。54.6%的用户关注平台是否有音频、短视频、视频、直播等内容展现形式,52.4%的用户关注新闻资讯内容的丰富性,47.7%的用户关注新闻资讯内容的即时性。[5]
2014年,中央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级广播电视台搭乘一系列政策的“快车”推进媒体融合,目前很多省市级电视台都建成了“中央厨房”和云平台,形成了“两微一端一网”(微信、微博、客户端、网络电视台)的新媒体布局。但是总体而言,多数省市级电视台的媒体融合仍没有实现“简单相加”到“深度融合”的转变,传统电视新闻人的素质能力跟不上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在与网络新媒体竞争中自身“短板”显露无遗。
观念落后。媒体融合是科技引领的新闻生产方式变革。很多电视新闻人在媒体融合实践中,从观念上脱不开传统媒体的思维方式。从领导层面来看,很多主要领导仍然是行政思维,对新媒体规律的认识不全面,对技术引领的理解也不够,对用人、激励、考评、创新等方面存在认识偏差。从新闻工作者层面看,主要是一种“唯上”思维,普遍缺乏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对市场反应迟钝,故步自封。很多传统电视新闻人曾对新媒体内容不屑一顾,视传统电视节目为“正宗”,用做电视新闻的思维和套路去做新媒体内容,难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
知识老化。新闻传播业属于知识经济领域,在互联网催生知识爆炸的时代,很多传统电视新闻人的知识结构已然落后。很多地方电视台的新闻采编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主要靠吃电视发展黄金期的“老本”,凭经验办事,从新闻策划思维、采访方式、素材处理办法到节目制播选择都形成了固定套路,电视新闻的可看性、时效性都敌不过网络新闻,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多数传统电视新闻人对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新媒体内容样态、新媒体内容制作技术和方法比较陌生,在互联网赛道上与新媒体人竞争处于明显劣势。
话语陈旧。传统电视新闻话语是传统新闻理念和电视新闻节目线性化采编播流程下形成的一套话语体系,多年来曾经成为电视新闻节目把握导向和确保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的有力保障。但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原有的电视新闻话语缺乏创新,与新媒体传播环境脱节。通常表现为:电视新闻报道习惯于宣传式话语和宏大叙事,“官话”“套话”“没有温度的话”和“自说自话”比较多;电视镜头语言的表达方式严重套路化;时政新闻报道中通稿模式和语态占据着主要地位,社会新闻报道和监督类节目的话语方式也趋于程式化,有浓重的“八股味”,缺乏感染力吸引力;在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中反应迟滞,譬如电视台要对一条突发性公共事件进行直播,要启动多个摄像机、多讯道直播车等庞大的硬件设备,远不如新媒体人“一机在手”的一键式直播快捷有效。在融媒体新闻产品生产中,很多电视新闻采编人员不会使用音视频相结合、口语化、通俗化的新媒体语言,不懂得用适应网络语言环境下的新语言和新句式来进行叙述、表达和传播,不少融媒体新闻节目缺乏“网感”只是传统电视节目的“翻版”。
能力不足。全媒体传播语境下电视新闻人的观念理念、知识结构、话语方式等方面的“短板”,最终会集中体现为电视新闻人自身的综合能力不足,致使电视新闻人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新闻宣传引导力方面没有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具体主要体现为:电视新闻节目创新能力不足,新闻节目形式单一,内容思想性和信息含量不够,收视效果不佳;电视台内部的新闻节目考核评价标准较低,通常只是将“不出问题”“回避敏感词”作为最低标准,致使一些地方台电视新闻处于“低位运作”水平。视频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端的新媒体内容生产,缺乏优质原创内容,主要还是充当传统媒体内容的“搬运工”,将传统媒体内容由“大屏”搬到“小屏”。而且,在“搬运”时没有根据新媒体平台特点,将传统内容形式转变为新媒体制式,有的只是改动了一下标题,有的是进行拆条,有的是断章取义地抽取内容。
在新的融媒生态下,电视新闻人作为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必须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传播环境、职业环境,及时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全面提升素养能力,才能跟上广电融媒转型和重塑性改革的时代潮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人。
从传统媒体人转变为新型广电主流媒体人。新型广电主流媒体是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产物,是通过对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对新闻制播流程的回炉再造,对传播平台和分发渠道的有效聚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的共融互通,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和一体化发展,形成全媒体生产与传播的新业态新模式,进而成为全要素全平台全功能的新主流媒体。
传统电视新闻人要真正变成新型主流媒体人,必须从观念理念、知识结构、话语方式、素质能力各方面完成深层“蜕变”。一是牢记初心和使命,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要求,立足本职,守牢传统电视和互联网新媒体“两个主阵地”,完成好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的使命任务。二是紧跟媒体融合步伐,转变观念和思维。树立互联网思维,用全新的媒体理念,对整个新闻行业重新审视,树立互融、互通、开放、共享的理念,创造新闻的多元价值;树立“用户至上”思维,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多层次、多角度制作新闻产品,赢得用户支持;树立服务思维,适应移动化、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以满足用户的新闻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融媒体新闻品质,做好融媒体新闻服务。三是根据新媒体逻辑,打造融媒体节目精品。始终坚持“新闻立台”“内容为王”的理念,运用新媒体技术和话语手段,采用多样化的采编思路,结合新闻节目的现场、新闻信息的背景以及互动反馈,使新闻内容呈现更加立体,载体样式及文本制式更加适配化,信息含量更加丰富,传播平台和渠道更加多样化,表达方式更加生动,实现新闻信息共享,进而实现新闻的多元传播价值。
从传统电视新闻人转变为全媒体新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四全媒体”(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概念,深刻表达了传播方式、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的发展大势,科学概括了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全媒体发展规律,为传统电视媒体进行融合转型和重塑性改革指明了方向。
全媒体时代要求电视新闻人具有全媒体素质、掌握新媒体技术和手段,促使电视新闻人的角色转变,从传统电视新闻人转变为全媒体新闻人。一是实行全媒体采编。借助数字技术,进行媒体采编流程的重构,融合文字、声音、图片等内容,进行一次生产、多次加工、多渠道传播,从而提供多样性的内容,使信息形式和结构发生本质的变化,不同收视习惯的受众都得以满足。二是运用全媒体话语。改变以往单一的传播话语方式,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话语表达手段(多媒体),利用视频、音频、电影、图文、动画等多种媒介形态,推出数据新闻等新产品,开通VR/AR频道,制作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类原创新闻,为用户提供具有内容多样性和形态多元化的融媒体内容服务。三是延伸全媒体渠道。依托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品牌优势,开办微博、微信公众号,创建客户端等多媒体领域,融媒新闻内容在不同的平台与终端相互嵌入,进行内容的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发布,打通大小屏,实现新闻内容的多终端全覆盖和全天候传播。四是拓展全媒体运营。在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和完成一定的用户积累基础上,推动融媒体平台将向聚合型、应用型转移,打造“新闻+政务、社会服务、商务”平台,使其成为集新闻资讯、本地信息、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运用大数据技术,将会不断孕育和创造新业态,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从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融媒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媒体融合时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随着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全媒体人才紧缺已成为广电融媒转型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某种意义上说,全媒体人才是一种“复合型融媒人才”,就是具有互联网思维,具备全媒体创意、生产、传播、运营、管理等相关能力,能够胜任全媒体流程与平台建设、全媒体业态与生态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就目前情况看,这种“复合型融媒人才”既不能与“高学历”划等号,也不能一些社科研究单位和高校善于照本宣科的“专家”划等号,他们大都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实践中锻炼出来的。一些媒体融合起步早、经验丰富的主流媒体锻炼和培养了一批这样的复合型融媒人才。另外,新兴媒体在这些年的发展壮大中,也积累了不少胜任新技术、新营销、新内容与新服务要求的融合型复合型人才。
原有的传统电视新闻人,不论记者、编辑还是后期制作、包装、技术人员,都是比较单一的专业人才,这主要是由线性化分布的传统电视新闻制播流程和专业化生产方式造成的。在传统电视向全媒体转型过程中,原有的电视新闻人需要转型升级,由专业人才升级为复合型人才,这不仅是媒体深度融合的需要,也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闻思想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能力和政策水平,养成敏锐的判断力和快速的执行力;认真学习新媒体专业知识、技术和话语表达方法,树立全新的传播逻辑与思维,能够熟练应对各种新闻报道,熟练掌握摄影、摄像、采访、写作、剪辑、图片美化、页面设计等多种技能,对各种媒体形式的特点了然于胸。二是加强实践。电视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历练才能成为“熟练工”。要突出实践环节,适应新传播环境下受众习惯的变化,把“走转改”当作长期任务和追求,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勤于观察,多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多参加新闻活动,进行体验式、参与式和互动式培训,刻苦钻研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业务技能,苦练综合运用图文话语、音频话语、视频话语的看家本领,不断推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优质融媒新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