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苑鹃
2012年11月,快手从专门制作与分享GIF图片(动图)的网络工具转型为短视频社区以来,“短视频”这一新的媒介形态已经在中国发展有十年了。这是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十年,也是“Z世代”从成人到走向社会的十年。[1]短视频伴随着第一代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的成长,成为他们获取资讯、释放情绪、调节生活的重要手段。在诞生之初,短视频主要目标是让用户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各种“UGC”成为一时热门形态。一如早年的微博出现,种种“草根”的狂欢都为所谓“互联网精神”提供了注脚。但是,随着诸多互联网巨头和传统主流媒体的亲身“下海”,短视频的创作与生产从“草根”转向了“专业”。“PGC”开始以媒体融合、MCN公司等形态出现于短视频平台之上。主流媒体传播的时效性、到达率、亲和度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可以说,短视频是主流新闻媒体转型的重要战场。如2019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天目新闻客户端”,就以短视频为其主要形态,还举办了“开天目,见美好”全国短视频高峰论坛。
这说明短视频参与新闻制作,已经不再仅限于“传播载体”这一条路。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理论,短视频本身就是新闻的一种表达。综合近年来短视频参与新闻制作的方式看,它至少有三条传播路径与四种传播形态值得分析。
路径一:嵌入式短视频新闻传播。短视频新闻的出现,最早是以网页嵌入的方式,出现在互联网页面新闻上的。无论是微信图文推送里的短视频,还是门户网站条目上的短视频,都是短视频新闻“嵌入式”存在的重要场景。这些场景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新闻制作与传播的丰富性和有效性,使新闻传播的触角得以抵达全媒体传播的每一个角落。
嵌入式传播的短视频新闻可以作为传统图文新闻的补充、支撑与佐证,也可以成为独立的新闻内容本身。在短视频平台上,它还可以组成系列新闻,定期推送,以形成更为连贯与强大的传播力。特别是对非专业新闻生产单位来说,他们自主可控的视频新闻推送主要是通过嵌入式短视频新闻传播来实现的。这是短视频新闻传播的最初传播路径,也是最契合“移动互联网精神”的传播路径。
路径二:专题式短视频新闻传播。专题式短视频新闻传播是传统新闻单位融媒体转型之后的主要战场之一。如在快手、抖音这类专门化的短视频平台上开设“XX新闻”的抖音号、快手号,就是把其自身创作与生产的短视频产品“排架上货”,“供人挑选”。2020年初,微信推出了“视频号”业务之后,专题式短视频新闻传播更是扩大了生产群体,诸多企事业单位也在与自身宣传相关的短视频新闻制作领域分得一定流量。
如2019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推出的“美丽浙江”抖音号,就以浙江的美食美景、风俗人情为焦点,通过美丽乡村推送、浙里能人挖掘等方面的短视频征集和传播,有效地展示了浙江省在美好生活方面的丰硕成果。尤其在疫情期间,“防控疫情,浙江在行动”的话题以短视频的方式展示相关新闻,总播放量达到了5亿,充分显现出嵌入式短视频新闻传播的力度和广度。此外,专题式的短视频新闻传播依托官方媒体账号、政务号、警务号等,都是实现与社会公众权利较好互动的重要形态。
路径三:平台式短视频新闻传播。无论嵌入式还是专题式,短视频新闻传播主要是作为传统新闻的补充品而出现的。这一方面与短视频这一媒介形态的“出身论”有关,如其在一开始就是以社交化、娱乐化为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它也与我国主流媒体工作重心主要在传统媒介领域相关。“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多,专业新闻单位自建短视频新闻平台的趋势愈加明显。2022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达9.6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了2805万,占网民整体数量的91.5%。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短视频的用户数量已经接近于全体网民,近乎只要上网者皆会观看和使用短视频。
这就为短视频的自建平台式传播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从前文提及的天目新闻客户端,到央视频、央视影音等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传播平台,乃至“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专业新闻单位和相关机构建立的短视频新闻传播平台,都可以代表这一趋势。只有自建的短视频传播平台才是自主可控的,这对新闻生产有重大意义。
形态一:信息报道类短视频新闻。短视频参与新闻制作,主要是以新闻为内容,即“关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从全国“两会”到各种节展、事件,专业新闻生产单位进入媒体融合阶段,总是要以短视频生产为表现形态。就连“李子柒”的民间传播,以带动中华美食热度、东方审美意蕴传播为主要目标的短视频创作,也离不开信息报道的元素。
信息报道类短视频新闻未必要以娱乐、搞笑、休闲、民生为主,时政类新闻也可以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加以表达。2021年3月,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成为一时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诸多双方交流中“唇枪舌战”的片段被裁剪成短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提振了社会舆论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形态二:社会评论类短视频新闻。短视频新闻除了信息报道外,还可以有社会评论的内容形态。不少非专业新闻人士(如Papi酱)通过短视频进行社会评论,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这是因为短视频的生产门槛低,内在的社交属性注定了它具有很强的“言说”色彩。
不过,从主流媒体转型的角度看,社会评论类短视频新闻的创作与生产并不十分乐观。这是因为主流媒体社论往往需要经过极富逻辑的铺陈,态度、立场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和高度,决不能通过“博眼球”的方式“博出位”,因而也就很难进入社交领域。传统电视新闻评论的表达往往较长、较为书面,不太适合短视频传播。而在这一领域,专业新闻生产单位还可以有更富创新的探索,否则延续惯常以播音员的方式生产社会评论,极有可能被机器人所取代。[2]
形态三:消息集采类短视频新闻。消息集采类短视频新闻主要以系列报道为形态,往往具有很强的共情效果。如获2021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短视频作品《第一书记》,就通过诸多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路上奋斗,展示了一系列人物的传奇故事,引发受众共鸣。此外,诸如“先锋100”“抗疫志愿者群像”等选题,都属于这一类型的短视频新闻。
这种短视频新闻多聚焦平凡人物,用一个个暖心故事,把平凡人物的坚守拍摄下来、传播出去。这类短视频以纪实眼光观察社会变迁,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接近性,从而足以唤醒每一个在社会变迁中有所参与、有所付出的人。目前看,不少商业广告也以这种短视频新闻为“外衣”,通过“贩卖”情感,达到吸引流量的目的。如浪胃仙、江小白等产品,也都多少剖析到了短视频新闻的“流星密码”。
形态四:花絮周边类短视频新闻。短视频作为新闻生产的形态,还可以很好地表现新闻事件的花絮周边,以“元叙事”的形式打开受众的视野。如2022年《人民日报》旗下视频客户端“视界”出品的短视频《新千里江山图》,就通过依托“古千里江山图”这一大IP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一大新闻事件,展开富有年轻态的话题传播,效果极为显著。
近年来,不少影视创作、综艺节目、重大活动等新闻事件都会在事先以短视频新闻的形式,登陆互联网平台,为新闻事件的出现“暖场”。可以说,短视频已成为新闻媒体融合创作生产的标配。从传统新闻生产注重深度,到短视频新闻生产注重传播,这一变化较好地反映在了短视频自身的发展与演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