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申仕
我长久地凝视它,幽深、神秘的洞穴。
那巨大的瞳孔,也正在凝视着我。
想到很小的时候一次玩躲猫猫,
藏身被废弃的阴暗而潮湿的防空洞,
因迟迟未被找到而在其中睡了过去。
但好像那个我不曾从它的内部真正走出来。
现在,从那未知的深处,
发出空旷的声响,滚落到脚尖
我向自己抛出的一颗小石子:
如果这就是未来,
你渐渐活成了自己的敌人,
仿若野草顺从晚风的方向,
最初的你是否坚持从另一个黑洞中诞生?
而头顶崩溃的星星,正在吞噬光。
仿佛物理定律失效,
“心中的眼睛,看见宇宙的回旋”。
现在我逃脱它的引力,在被拖入之前。
但至少有三种暗物质在经过洞口时
产生了微小的弯曲:爱与被爱,
纸上故乡,以及青春的时空。
——选自叶申仕《内心的潮汐》,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
推荐语
如同诗题《黑洞》一样,它是引力大到连光都没办法从上面跑出的星球,而这也是一首让人走进却迟迟走不出来的诗歌,诗歌开篇与黑洞的凝视作者致敬了尼采,但作者并不仅意指“善”和“恶”的变化与依存,更多的是一份自我精神的疑惑、追寻与疏解。“阴暗潮湿的防空洞”“空旷的声响”“自己的敌人”“崩溃的星星”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精神内搏与撕扯。最后在被拖入之前,映入眼帘是爱、故乡与青春、“微小的弯曲”表述欲言又止,引人无限遐思。本诗用词凝练且具有张力,节奏平缓却跳跃,意境神秘而灵动,这种高强度意识流的书写尽显诗人文字功底和其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