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储蓄大增,“储蓄搬家”何时上演?

2022-12-18 09:40:32张俊鸣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2年48期
关键词:储蓄股市A股

张俊鸣

巨量的居民储蓄经常被认为是股市的后备军,“储蓄搬家”更在每一次牛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在近期公布的11月金融数据中,居民储蓄大增超2万亿,推动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速达到12.4%。居民储蓄大增和A股在年内相对低位震荡形成鲜明对比,“储蓄搬家”何时上演?笔者认为,储蓄大增反映的是民间的巨量财富和求稳心理,在银行理财已经打破刚性兑付之后,只要经济基本面有实质性改善,一部分居民储蓄在明年成为A股增量资金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从11月的金融数据来看,居民储蓄同比大增2.25万亿,而企业存款仅仅新增不到2000亿,显示“超额储蓄”的现象明显。这一现象除了有消费和楼市投资意愿未见明显回升的因素之外,也和此前银行理财大规模赎回有关。在银行理财取消刚性兑付之后,真正意义上的“保本理财”已经不复存在,在11月债券市场出现波动之后,许多理财产品出现净值缩水,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民间资金购买相关理财产品的意愿。对这些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来说,宁可牺牲一点收益率,也要保证本金的安全,转向银行储蓄基本上是这类资金的第一选择。

实际上,不管是消费、买房意愿降温,还是银行理财存量资金转向,都反映出民间资金的“求稳”心理。在9月份起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之后,银行储蓄依然成为大量民间资金的避风港,这一讯号确实令人玩味。一方面,大量的居民储蓄为对抗经济风险提供了充足的粮草,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资金在银行体系内“空转”,无法为全社会创造更多效益的窘境。如果能够分流一部分储蓄资金进入目前相对估值较低的股市,不仅能够推动居民财富结构的转型,也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充足的动力。

长期来看,目前较低的银行储蓄利率,实际上是无法给居民财富太多的增值,甚至大概率会跑输通货膨胀率。单纯追求安全性并不是所有民间资金的长期目标,在未来经济基本面回暖之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将是大概率事件。在人口老龄化、存量供应充足的大背景下,楼市很难像过去20年那样走出无差别的长期牛市,回归居住和消费属性将是历史的必然。而依靠債市支撑起来的银行理财市场,也因为净值浮动而面临风险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变成“收益有限、风险不明”的产品。相比楼市和债市,持续推动改革且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A股未来获得储蓄资金的分流概率较大。虽然股市绝非稳赚不赔,但楼市和债市在这方面的优势已经大幅削弱甚至不复存在,而股市的流动性和参与门槛的优势逐步凸显。作为汇集了全国优秀公司股权的A股市场,只要经济长期成长的趋势不变,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也就不会改变,越来越多的民众认识到这点之后,股市吸引更多“储蓄搬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从短期来看,“储蓄搬家”也绝非易事,需要有更多的契机才能实现。一方面,股市需要通过更多实质性的改革,提升投资者的长期回报和持股体验,才能让这些风险偏好较低的民间资金入市。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有一批具有较高股息率和持续分红能力的蓝筹股,成为A股的中流砥柱。其次,也需要经济基本面的好转,来提升民间资金的投资意愿。从目前的政策导向来看,这两方面都在朝积极的方向演变,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在未来“储蓄搬家”可望阶段性出现之前,投资者不妨多关注目前市场上的“类储蓄”品种。一些精挑细选这些蓝筹股的公募基金更有稳健增长的潜力。比如中证红利ETF、红利低波ETF,成立四年以来净值震荡向上,不仅为长期持有的基民提供了远超同期银行储蓄的收益率,每年净值都实现了正增长,这在波动较大的A股市场中难能可贵,也值得更多投资者关注其长期投资价值。

另一种“类储蓄”品种则是低风险的可转债,特别是在100元面值附近的银行可转债。可转债和银行储蓄一样,本质上都是银行的债务,需要履行到期还本的义务,除非破产。而在A股上市的银行属于全国银行的头部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强,基本上不存在破产的风险,二者如果都持有到期的话,实际上具备相同的低风险性。相比之下,银行股的可转债还有到期未转股赎回提供托底,以及正股上涨推动价格上升的概率,部分品种可望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不低于银行储蓄的收益率,同样值得进一步挖掘投资价值。

猜你喜欢
储蓄股市A股
爱心储蓄
快乐语文(2020年26期)2020-10-16 03:06:24
储蓄方法面面观
金融周刊(2020年7期)2020-07-23 06:18:47
1月A股市场月统计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社会科学(2016年6期)2016-06-15 20:29:09
一月A股龙虎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