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涛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1]企业以合资、合作的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职业学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鼓励以引企驻校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探索购买服务、落实税收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
“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职业院校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2]。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创办于2007年,到2017年的十年间,专业建设与发展可以说基本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特别是在最初的五、六年间,专业教师短缺,实训设备和实训室场地不足,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在校生规模长期徘徊在200人左右,专业发展面临障碍。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学校汽车实训中心建成,专业发展态势虽有好转,但2017以来汽车专业先后被确定为武警、空军定向培养士官专业,招生数量急剧增加,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必要条件完全无法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汽车专业再次面临发展困难。学校紧跟职业教育政策更新,积极制定专业发展计划。
2017年,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发布,学校在广泛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决定“以‘引企驻校’的方式与企业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为突破口,对汽车专业开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目前主要形成了“引企驻校”的“峰达模式”和“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北方模式”,逐步提升汽车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效促进了汽车专业的规模、内涵的协同发展。
2018年5月,学校决定以“引企驻校”的方式吸引汽车维修服务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汽车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在《延安日报》和学校网站等媒体发布公告、企业报名、资质查验、实地考察等程序,确定引进延安市宝塔区峰达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为校企合作对象。学校将校区内汽车实训中心厂房的一部分(面积约1200m2)无偿提供给企业作为经营场所,企业无偿承担汽车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指导和师资培训任务,并面向社会开展商业服务活动,经营效益与学校无关。
峰达汽修公司的进驻,极大地缓解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压力。“峰达模式”使企业方得到了学校在厂房、技术及技术工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学校获得了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培养人才的条件,使学生在校期间已具备企业工作经历,以后到对口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适应能力提高。三年来,进厂实习实训的学生达18000人次,初步形成了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有效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的有机衔接。
2018年12月,学校与北方智扬(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共同投资、共同招生、共同教学、共同管理”的方式设立“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北方汽修学院”,合作开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历教育,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改革。
合作共建的“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北方汽修学院”,力求通过先进的教学模式、一流的实训设备、国际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硬件设备,建设国内一流的奔驰、宝马、奥迪等专业实训室,并负责提供“北方国际汽车教育课程体系”,承担专业技能核心课的教学任务及其相关费用;学校投资400余万元用于建设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和实训车间的装修改造,免费提供企业人员办公场所,并承担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及其相关费用。
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制以来,北方班已有在册学生390名。专业核心课程实行小班分组教学,由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授课,理论与实践两手抓,真正做到了课堂变车间、老师变师傅、学生变徒弟、黑板变图纸、课桌变平台、书本变工具、学历变技能。
“峰达模式”和“北方模式”核心要素是把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在机制设计上着眼于学校和企方利益的保障与实现,最大程度满足学校和企方的利益关切。
汽车专业坚持面向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心任务,牢牢抓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条主线,实施“双模式驱动、双主体育人”,实现了“实训条件大为改善、师资力量明显增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生源规模不断扩大”的既定合作目标,有效促进了汽车专业规模与内涵的协同发展,达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目的[3]。
“北方公司”投资建成由其研制的“奔驰”、“宝马”、“奥迪”三个高端品牌车辆实训室和一个“奔驰”吊装车展厅。学校投资建成新能源汽车实训室,主要包括纯电动吉利EV300、混动的比亚迪(秦)、纯电动的特斯拉75D各1台;混合动力整车网联多维教学平台;全车模组拆解实操平台;交直流充电桩;以及相关课程体系等。另外还有吉利EV300 VR虚拟系统1个,包含VR 眼睛、无线遥控手柄、定位器、基站和吉利 EV300VR 软件各1套。
“峰达公司”将其全部维修服务设备器械搬入校内实训车间,形成了与市场无缝对接的企业真实生产环境。
校企合作共建的汽车实训中心,既能满足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师生动手操作;既具体形象,又直观明了;既能看到高端BBA,又能见识大众化车型;既能了解普遍性原理,又能学习特殊性故障诊断与排除;既能在上课时间学习,又能在课余时间见习、实操,真正建成了“特色鲜明”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峰达公司”目前拥有驻校维修服务团队16人,其中项目负责人2名,技术负责人2名,质检员2名,高级维修工5名,钣喷组4名,电器维修人员1名。“峰达公司”的入驻,特别是有丰富实战经验工人师傅的“加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师资困难和危机。“峰达公司”成为老师们随时下厂锻炼、培养学习的理想场所。
“北方公司”拥有一支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技术水平精湛的强大专业教师团队,仅获批授权专利就多达900余项。“北方公司”不但提供了专业教师承担专业技能核心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提供了辅助学生管理工作。
“峰达公司”和“北方公司”深度参与学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标准制定、教材开发,企业骨干直接介入教学组织、实习实训与学生管理等应用场景,为师资队伍注入了新的血液,形成了新的活力,极大地弥补了校内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差的短板,同时也实现了教师和师傅“双导师”共同教学、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的目标。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北方国际汽车教育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教学借鉴“北方公司”探索出的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职业教育实际、可以与德国双元制媲美的“十变”教育新理论,实行小班分组理实一体化教学;专业综合实训课在“峰达公司”真实生产环境中任务式培养,教学不再是枯燥乏味、不再是照本宣科,基本上实现了课堂变车间、老师变师傅、学生变徒弟、黑板变图纸、课桌变平台、书本变工具。课内,教师将理论知识渗透在实操环节,学生通过实践训练理解、强化理论知识;课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北方职教平台了解汽车前沿科技、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也可以在师傅指导下到“峰达公司”带薪顶岗实战,课内、课外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和学徒“双身份”成长。
近三年,汽车专业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获国家奖学金8人,参加各类大赛获省级奖励12项。目前,已立项院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校本教材2部,建设汽车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教师获批授权专利20余项,获取省级以上荣誉14项。
2019年,汽车专业成功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改革试点专业。目前,共计开展了3次309人的汽车专业领域1+X证书考评工作,过关率达到92.6%。2020年,汽车专业1+X证书考评典型工作案例,入选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编撰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1+X证书试点案例汇编》,并获批陕西省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专项研究课题1项。2021年,我校被职业教育培训考评组织—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评为2020年1+X证书考评工作优秀单位。
学校与“峰达公司”、“北方公司”共同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承担相应的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责任,努力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大幅提升了汽车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汽车专业的稳步发展,有效的增强了生源规模。实训室和相关企业合作,汽车实训室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近年来,汽车实训中心已然成为接待来校参观交流的必到之处。据不完全统计,汽车实训中心接待量达10000人次以上,成为我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极大提升了汽车专业的知名度,咨询报考学校汽车专业的人数大大增加,在校生规模更是直线上升。目前,汽车专业在册学生1463人(其中,三年制562人、五年制和三二分段制829人,含永坪校区72人),达到历年来招生数量最高水平,大约是2017年在校人数的6倍之多。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对于合作企业而言,主要以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技术人员最终目的[4],从目前来看,通过“峰达模式”和“北方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已经可适应企业生产,尤其突出在峰达汽修公司,每年三年制毕业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峰达汽修公司顶岗实习人数逐年增加,企业和学生的实习效果反馈良好。企业降低了培养技术人员的成本,增加企业与员工的联系紧密度,学校同时降低了实训课压力,学生适应汽车技术发展,做到了三者互赢。
在完成相关顶岗实习的同时,企业可储备自身适应的技术人员,学生毕业之后,从学校到工作做到有效衔接。在校园内设置企业工作室,有效提高企业知名度,营造企业品牌效应,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再者,企业在职人员由学校应聘为汽车实训教师,企业技术人员通过教学培训后参与具体实训教学,并且参与相关教学教研、教学科研等教学活动,取得科研成果,可根据相应的技术或科研成果按规定给予奖励。
诚然,做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篇大文章,我们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尝试,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还有非常大的差距,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在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企业员工与学校教师相互促进以及探索“引校进企”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有更艰巨的任务要完成。
第二,北方班目前年均招生量只有160人,且全部为五年制或者三二分段制学生,三年制占比为零,生源结构极不均衡,现有规模仅为合同约定的年招生300人的53%,企业后续投入动力不足。建议学校继续完善招生策略、创新招生手段、拓展招生渠道,尤其加大三年制汽车专业的招生支持力度,更加讲究契约精神,以利益为先导,积极扩大校企双方“利益最大公约数”。
第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峰达公司”运营收入下降较为严重。建议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强化管理措施,方便维修车辆出入,让“峰达公司”实实在在地感到“有温暖、有关怀、有帮助、有价值、有效益”。
第四,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培训和其他提质培优项目不足,目前汽车技术快速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日益更新,多数教师缺乏相关知识更新。汽车专业课程的重难点目前也发生改变,专业教师需快速适应专业发展趋势,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随着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的颁布,进一步对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提供了法律支撑,提高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形成的“引企驻校”的“峰达模式”和“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北方模式”已经得到初步验证,说明这两种模式均适用于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不管是“峰达模式”,还是“北方模式”,都属于深化“引企入教的”的改革范畴,能够让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标准制定、教材开发、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等应用场景,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教学、学生和学徒“双身份”成长。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共同努力,前三者共同制定教师发展项目,让企业深度参与教师专业技术培训,以及相关技术考核标准[5]。可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标准制定、教师和学生快速适应专业发展可行性,更好的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企业发展技术人员需求。后续进一步完善实训室设备,保障汽车专业理事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有序展开,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