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探究

2022-12-18 23:30:54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心群众人才

张 歆

(作者单位:陇南市武都区融媒体中心)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工作所面临的困难相对较多,相关单位机构应当采取顶层设计策略,优化现有的工作管理方式、管理机制,结合县域经济、文化、民生的发展状况,稳定、高效地开展相应的媒体工作,同时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确保融媒体中心所具备的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1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意义

1.1 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县级融媒体中心具备明确的信息传递任务,具体来说,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将本地区的政策准确无误地传递给人民群众,并且要通过专项解读,使人民群众能够了解地方政府的决策指示。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还需要做到对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和管控,如县级融媒体中心要高质量、高效率地收集民生信息,将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准确无误地反馈给县委和县政府。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工作对于实现数字信息双向流通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并且优化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工作也能够助力县域经济的发展。

1.2 丰富本地的新闻信息素材

县级融媒体中心具备区域化、地域化的特征,其所关注的是本地的重点新闻事件,并且其在管理过程中还应当对本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合、加工、传播,促进本地文化、教育等各项信息资源的流通、传递。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也是外界了解当地的重要媒介和渠道,能够有效地向外界展示本地的风俗习惯、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实现当地的招商引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3 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

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引导当地新闻舆论朝着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转变,其播报的都是当地真实、可靠的新闻,使得当地的人民群众能够知晓本地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进一步优化当地的公共服务。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所播报的本土新闻具有贴近性和精准性,比如,在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天气预报以及本地公益活动组织方面更具优势,其所播报的信息均是针对本地的。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进一步优化县域的信息服务工作,使得当地的人民群众能够足不出户便知晓当前所发生的事件,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

1.4 有利于宣传本地形象

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县级网络运维平台能够充分反映出当地的风俗习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对外宣传。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能够将展现本地的特色与优势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将县域良好的一面展示给外地人民群众,同时也能够使得县域的发展规划建设更加透明、公开且公正[1]。

2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所面临的困难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工作所面临的困难较多,首先是缺乏专业人才,其次是缺乏与受众的互动环节,再次是生产内容的能力不足,区域特色不明显,从而使得自身的作用很难有效地发挥。

2.1 缺乏专业融媒体人才

相较于省级市级融媒体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难以吸引专业的融媒体人才,所以导致新闻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县级融媒体中心通常设置在县城内部,而县城对人才的吸引相较于更高等级的大型城市不具备优势,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很难吸引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当前大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才团队通常由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工作人员所组成。虽然当前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便捷,但是由于大部分传统媒体人才普遍不具备时代前沿性的知识理念,其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能力相对较弱,思想认知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从而也无法更加高效地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内部的建设活动。比如,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相关融媒体人才需要具备整理数据信息的能力,能够使用视频、音频制作软件,能够撰写新闻文稿。同时,融媒体人才还需要具备整理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能力,将其转化为结构化数据,以此来使得融媒体信息更加完整、全面。显然,当前大部分县级融媒体人才还不具备复合型技能,无法生产出优质的新闻内容。

2.2 缺少与民众的互动

大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对融媒体中心的作用认知不充分。具体来说,融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具备高效性、便捷性,因此大部分工作人员将融媒体中心当作一个信息中转平台,同时,由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具备显著的区域特征,因此大部分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也只是将其当作解读政策文件以及实时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平台。简而言之,当前大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工作只是实现了对信息资料的单向传递,还未实现与人民群众多维度、多形式的交流沟通。民众缺乏与融媒体中心的有效交流、互动,从而使得人民群众所反馈的信息也很难得到及时传递。由此可见,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稳定高效的双向交流沟通机制以及服务意识较高的工作人员,存在互动不足、人民群众关切回应不及时的状况。

2.3 内容不足,缺乏特色

融媒体概念相对较为新颖,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起步时间也相对较晚,因此县级融媒体应当如何建设一直困扰着工作人员。由于融媒体中心部分工作人员不具备先进、开放的思想,在对新闻信息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不求创新、不懂变通,在制作相关节目时往往是“新瓶装旧酒”,未对节目内容作出实质性的改进。而且,融媒体中心部分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工作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往往照搬其他县级融媒体中心所发布的信息,而未实现对相关节目信息的本土化改造,导致所发布的信息不具备明显的本土特征。比如,在发布对国家政策的解析内容时,一味照搬其他媒体发布的内容,从而使得发布的内容不具备原创价值,内容千篇一律,无法给予民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融媒体中心部分工作人员也不注重发掘本土地方特色,无法激起人民群众的收听/收看兴趣[2]。

2.4 信息传播力度不足

现阶段,大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仍然采用传统的信息传递通道和传播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变革的新要求,从而使得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县级融媒体中心未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媒介,其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传统的广播电视领域,所发布信息渠道仍然以广播电视为主,所以信息传播效率未能得到有效提升。简而言之,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新闻信息发布方面还未完全摆脱来自时间和空间的禁锢,所以给自身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3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对策

新时期,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及时引进专业化的融媒体人才,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另外,融媒体中心还应当进一步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沟通,分析受众的收视偏好,结合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与群众相关的信息。在建设和发展融媒体中心的过程中,还应当展现出地方特色,相关政府部门也应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确保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工作能够持续、稳步地进行。

3.1 引进融媒体人才,打造专业运营团队

融媒体人才对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在打造相关专业运营团队的过程中,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当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提高相关专业人才的福利待遇,同时与其他媒体平台开展交流合作,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比如,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与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进行交流合作,挖掘专业人才;也可以与相关高等院校进行交流合作,完成对新时期融媒体人才的定向培训,实施对相关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最终实现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储备。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依托一套成熟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创新现有的运营方式,借助新思路、新思想,确保融媒体中心的发展建设具备相应的专业人才支持[3]。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除了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也需要对现有工作人员实施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培训,确保其能够稳定高效地开展相关工作。首先,融媒体中心要定期组织部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明确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方向,及时借鉴其他县级融媒体中心所使用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及时转换思想,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提高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3.2 加强与用户的互动

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信息单向流通的问题,所以其在发布相关新闻时要与民众进行密切的交流沟通,同时及时收集民众的留言和建议,建立稳定高效的交流沟通机制,开发双向交流对话的窗口,加强与民众之间的交流沟通。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还要分析县域内人民群众的喜好,尽可能开发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新闻节目来吸引民众的注意力,以此来增强用户黏性,使得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与人民群众实现稳定高效的交流互动。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沟通,县级融媒体中心还要根据当地的民俗习惯,在特定的节假日开展丰富多样的区域性文化活动,寻找与民众交流沟通的共同话题,实现受众与媒体平台的双向流通,构建全新的对话交流机制。

3.3 分析受众的收视需求,把握信息生产方向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当明确当地人民群众的收视需求,确保发布的相关信息与人民的需求一致。具体来说,就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应当分析本地人民群众的收视偏好,及时分析人民群众的收视需求,发布与当地群众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新闻,丰富新闻内容,提升新闻质量。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还需要提高新闻的原创性,如在向当地人民群众讲解国家发布的政策时,可以适当融入更多相关政策对本地民生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的信息内容,将自身所具备的实际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赢得当地人民群众的好评、认可[4]。而要想更加全面完整地分析出受众的收视偏好,县级融媒体中心也需要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相应的画像模拟,对居民的生活喜好、生活偏好进行分析评估,构建大数据资料库,以此生产出更加优质的内容。

3.4 增强地方特色,实现多元化发展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应当融入更多地方特色,在议题的设置层面加强对本地形象的建设和打造,同时在策划相关内容时也需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转变。比如,县级融媒体中心在解读相关政策文件时,不仅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还应当采取顶层设计策略,根据县城和周边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实际收视需求,设置多元的信息内容,以此才能够确保相关信息资料能够更加广泛高效地传播。另外,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要将目光放置在新媒体上,实现与其他媒体平台的交流沟通,打破原本融媒体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来自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可能拓宽信息传递的范围,从而使得其他地区人民群众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提高县域的知名度。

3.5 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工作需要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县级融媒体作为宣传地方经济、文化的阵地,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引导市场、人才以及社会共同参与其中,推动自身的发展。政府部门可以优化现有的基础网络设施,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网络载体;同时,政府部门在发布相关信息时也需要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分析,协助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对相关新闻事件的实时报道,尽可能提高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影响力[5]。

4 结语

新时期,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当在建设过程中不断革新理念,结合新思路、新思想,有效开展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确保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工作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猜你喜欢
中心群众人才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42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