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浩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哈佛分析框架分为四个维度,即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以及前景分析,该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哈弗分析框架下,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结合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分析工作与企业内部财务状况分析工作,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思维进行适当的改变,使得管理人员能够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全面综合的分析企业内部的财务运行管理状况。
1)新进入者威胁。首先,钢铁行业存在规模经济的特点,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产量的不断扩大,能够使得其成本不断下降。因此,这种规模经济使得新进入者需要投入极高的成本才能进入钢铁行业,也筑成钢铁行业的经济壁垒。其次,钢铁行业从原料处理到炼铁、炼钢、轧钢的一体化生产,需要较长的工序、复杂的工艺,因而钢铁行业存在技术壁垒。最后,受供给侧改革影响,钢铁行业标准得到了明显提高,尤其是环保方面,那么这就要求企业加大环保方面相关设备技术的投入,因此政策也是钢铁行业新进入这的一个壁垒。总而言之,综合经济层面、技术层面以及政策层面来看,钢铁行业新进入者威胁很小[1-2]。
2)替代品威胁。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钢铁行业面临着被替代的威胁,主要是因为钢铁行业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因而对其替代品的研制是迫切需要的。但是,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材料能够完全替代钢,同时从目前的科学发展状况来看,钢铁仍会是人类社会的十分重要的材料。因此,总体来说钢铁的替代品威胁还是很小的。
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钢铁的主要原材料是铁矿石和焦炭。铁矿石方面,由于我国的铁矿石品位偏低,采选成本高,随着铁矿石价格的持续下跌,铁矿石开开采利润持续压缩,导致国内铁矿石产量逐年下降[3]。产量下滑导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65%,从而导致国内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议价能力较弱。焦炭方面,2012 年以后,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和进口量的增加,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导致能源消耗增速下降,煤炭产品开始供大于求,使钢厂对煤炭产品的议价能力有所提升。
4)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我国钢铁下游需求主要来自于建筑(包括地产和基建)、机械、汽车和能源四大领域,近年来需求结构变化不大。因此,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弱[4]。
5)同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从规模上看,钢铁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现有市场的竞争中往往占据一定的优势。随着政策趋严,面临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一些中小企业退出钢铁市场。此外,我国钢铁企业CR10 集中度经过多年下降,终在2017 年开始回升,2019 年我国钢铁前10 位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为36.8%。总体来说,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存在着严重的无序竞争、同质竞争、低价竞争,同行业竞争是很激烈的。
1)应收账款分析。A 公司自2018—2020 年间应收账款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一个趋势,三年间分别为8.7 亿元、8.37 亿元以及14.24 亿元,2020 年应收账款增加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这三年间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呈现总体下降,从2018 年的6.72%降至2020 年的4.63%,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公司对于应收账款的质量逐渐重视。同时应收账款帐龄绝大部分都是在一年以内,并且账龄在一年以内的比例逐年增长,说明A 公司应收账款质量控制的很好。除此之外,A 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60 次至71 次这个区间,而行业平均在136 次至161 次这个去区间,明显A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远低于行业平均,但是远高于行业龙头企业B 公司的24 次至27 次。总体来说,A 公司应收账款质量很好。
2)存货分析。2018—2020 年间,首钢股份期末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分别为3.84%、4.66%以及7.34%。一方面是受到市场需求下行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首钢股份赊销政策的把控,从应收账款分析也可以看出首钢对于应收账款的把控是十分严格的。同时,首钢存货周转率也在三年间不断降低,这也与行业环境以及所采取的销售政策存在密切联系。总体来说,首钢股份的存货流动性是很高的。
3)固定资产分析。钢铁企业作为重资产行业,固定资产占据整个企业大部分,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2018—2020 年三年间,首钢股份的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三年间分别为817.26 亿、828.62 亿以及962.21 亿,固定资产净额分别占总资产60.49%、58.13%以及66.65%,总体来说首钢股份固定资产的规模是扩大了,主要是由于首钢股份近年来不断扩大业务,成立了新公司,建立了新的园区,购买了生产设备。
2.3.1 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主要体现企业的变现能力,首钢股份2018 年至2020 年间速动比率维持在24%左右,流动比率自2018 年的32%略微上升至2020 年的39%。但是,同行业最优的两家企业宝钢和鞍钢三年间的流动比率分别维持在90%至113%这个范围以及80%左右,同时宝钢和鞍钢三年间速动比率分别在59%至83%以及42%至47%这两个范围。因此,对比发现,首钢股份短期的变现能力是不足的,存在较大短期偿债压力。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反映企业不仅仅反映企业的付现能力,更需要企业长期的盈利能力以及企业的发展前景。本部分仅仅通过对首钢的资产负债率进行横向对比以及分析其负债结构,而负债与盈利的关系在后面部分进行综合分析。首钢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从2018—2020 年维持在72%左右,行业优秀企业宝钢三年间维持在43%左右,并且鞍钢维持在40%左右,基本上可以表面首钢股份负债在行业中是很高的。此外,首钢股份2018 年至2020 年间金融性负债占负债总额分别为58.90%、61.76%以及55.08%。总体来说,首钢股份资产负债率太高,并且负债主要是由金融性负债构成,因此初步可以判断首钢股份面临极大的偿债压力。
2.3.2 盈利能力分析
首钢股份从2018 年至2020 年营业收入在不断增长,分别为657.77 亿元、691.51 亿元以及799.51 亿元,同时其营业成本也同样在增长,分别为572.44 亿元、621.3 亿元以及730.72 亿元,并且营业成本增长幅度是超过营业收入的,从而导致利润总额整体下降,三年间首钢的利润分别为31.59 亿元、19.97 亿元以及27.78 亿元。此外,2018—2020 年三年间销售毛利率逐步下降,从2018 年的12.97%降至2019 年的10.15%再降至2020 年的8.6%,而销售净利率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现象,其三年间分别为3.65%、1.81%以及2.23%,并且2019—2020 年在销售毛利率下降的同时,销售净利率反而增加,其原因是首钢股份2020年销售费用大幅削减11 多个亿,并且2020 年投资收益较前一年增加2.6 个多亿,从而导致销售净利率增加。最后通过比对总资产报酬率可以得知,三年间首钢股份总资产报酬率总体下降,从2018 年的1.78%降至2020 年的1.23%。三年间在不考虑利息费用和纳税因素而只考虑经营情况时,所有资产管理的效果在整体下降。
2.3.3 运营能力分析
在上述会计分析部分我们对存货和应收账款以及固定资产项目进行了分析,本部分不再进行额外分析。总体来说,首钢股份资产的管理水平以及效率是相当低的,并且占用大量资金,对企业的付现能力造成巨大冲击。因此首钢股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产利用程度,加快资产周转速度,以提高公司整体的营运效率。
2.3.4 发展能力分析
2018 年至2020 年间首钢股份营业收入一直保持正增长,并且增长幅度很大,从2018 年的9.18%增至2020 年的14.7%,而行业龙头企业宝钢和鞍钢却一直负增长。同时,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以及下游需求总体下行的影响,首钢股份的营业利润增长率三年间分别为-6.13%、-35.61%以及41.84%。宝钢、鞍钢三年间营业利润增长率也都先大幅下跌,然后都在2020 年实现正增长,说明钢铁企业的行业环境对其经营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总体来说首钢的业务发展具有加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三年间展现出相对较大的扩张趋势、展现了其强大的竞争能力。
疫情和国际环境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从钢铁行业来看,在宏观环境变化、产业政策调整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因素的作用下,粗钢产能将从峰值区缓慢波动下降,中国钢铁将进入减量发展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转向创新驱动特征更加明显,对于供给质量要求更高,钢铁产品特别是高端板材产品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从环保节能低碳政策走向来看,绿色发展将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节能低碳法律约束力越来越强,能耗总量及强度成为“红线”,碳交易制度日趋完善,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