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S火了
—— 碳中和目标下,一味减碳“强效药”

2022-12-18 19:04:23策划孙明华执行王继勇董蕾
国企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碳汇吸收能力二氧化碳

策划/孙明华 执行/王继勇 董蕾

执笔/资深主笔 高凡婷 图/中新社

“要想在本世纪末,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就得去除大气中百亿吨量级的二氧化碳”,今年4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明确表示。

“要想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仍有10亿吨左右的碳减排缺口需要填补”,中国工程院这样预测。

要想在短时间内抵消掉快速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森林、海洋等天然碳汇的吸收能力和效果有限的情况下,就必须借助技术和工程手段进行干预。

那么,到底由谁来做这件事?答案是——CCUS。

把多余的碳“捉”住并且固定封存下来,从而减少大气中的碳含量,直至净零,这就是CCUS的厉害之处。

有需求,就有市场。专门为捕碳而生的CCUS,火了。

猜你喜欢
碳汇吸收能力二氧化碳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哈哈画报(2022年8期)2022-11-23 06:21:32
四川桑园历史碳汇的评估工作完成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12-01 19:31:28
“抓捕”二氧化碳
山西省碳汇造林及碳汇交易发展研究
山西林业(2021年2期)2021-07-21 07:29:28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学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24
金融环境对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再探索
统计与决策(2017年2期)2017-03-20 15:25:36
青阳林场不同林分类型碳汇计量及碳汇价值评价
对内蒙古发展森林碳汇的思考
时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8:32:35
技术转移二元视角: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的作用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汽车零部件(2014年8期)2014-12-28 0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