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问题研究

2022-12-18 15:47:38张正国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广播电视广播

张正国

(作者单位:益阳电视调频转播台)

近年来广播电视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满足了大众的精神文化追求。但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得不到保障依然是困扰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问题,不仅会影响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还会使电视台产生经济损失,因此相关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问题的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完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提升电视节目播出的清晰性、完整性与流畅性,为观众带来更为良好的收视体验,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1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概述

1.1 含义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的就是电视节目在播出过程中,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节目的信号十分稳定,内容能够得到顺利播出,大众能够及时、安全、顺利地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1.2 特点

广播电视相较于其他媒体类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如下:

首先,广播电视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影响力很强,能够在丰富大众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广播电视具有实时运作的特点。例如,多数电视新闻节目都是以实时方式进行播放的,晚会的播放方式大多为录播,因此在播放这些节目的时候,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就会对节目整体的播放效果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再次,广播电视涉及的机械设备比较复杂,操作要点繁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影响电视节目的播放安全;同时,电视台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开始到播放广播电视节目,需要历经一系列的工作环节,如信息采集环节、信息加工环节、后期制作环节等,这些环节都不一而同地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1]。

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影响因素

2.1 网络架构

网络架构是进行通信连接的一种网络结构,对于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网络架构本身是为设计、构建和管理一个通信网络提供一个构架和技术基础的蓝图,它定义了数据网络通信系统的每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使用的接口类型、使用的网络协议和可能使用的网络布线的类型[2]。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更迭,与广播电视网络架构有关的系列设置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革新与升级。目前,控制网络与数据网络分离的双网络架构,逐渐成为广播电视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网络架构,在应用此种网络架构的前提下,广播电视的控制网络与数据网络主要由以太网交换机连接,网关认证模式为“白名单”,这显著降低了高峰时期广播电视网络宽带受外界因素影响的概率,提升了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

2.2 视频、音频播出设备

一般来讲,广播电视在视频、音频两方面的常规格式是M2V 与WAV。但近年来,随着制造技术的升级,目前市场中绝大多数视频服务器在播放格式上都具有一定的兼容性,为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便捷,但这一特征在某种情境下也导致广播电视播出事故频发。因此,为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相关工作者可结合服务器制造商、电视台给出的要求,对广播电视节目实施入库前转码,将视频、音频格式转换为常规的M2V、WAV 格式,控制视频、音频的码率到合适的范围内(一般为1.5 Mbit/s 和8 Mbit/s)。此外,为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已经入库的广播电视节目,工作人员也可为节目设置一到两周的保证期,也可在入库节目时应用B/S 方式和GPS系统,显著提升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

2.3 移动监测技术

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与广播电视有关的移动监测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更新升级,工作人员可加强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实时监测广播电视的播出情况,提升节目播出的安全性。但从各大电视台应用这一技术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到应用理念的影响,电视台更多利用这一技术监测广播电视的固定范围,该技术的功能实际上并未得到较为全面的发挥,影响了电视台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由此可见,为保障广播电视播出安全,相关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对移动监测技术的研究,逐步改善现有移动监测系统存在的不足,利用其全面监测广播电视的播出情况,防微杜渐,避免播出事故的发生。

3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有效策略

3.1 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在电视台制作、播出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广播电视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电视台有必要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体系,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3.1.1 加强人员培训,树立安全播出理念

电视台应加强对广播电视技术人员的培训,定期考核其专业素质,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技术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发挥制度对人的约束、激励作用,督促各技术人员严格规范应用广播电视技术,树立坚定的安全播出意识,认真负责地执行各项工作任务。此外,电视台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单位中的技术人才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对广播电视技术进行反复的研讨,及时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革新一些落后的技术,提升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操作水平,实现对广播电视安全播放的有效、有序、规范化管理。除此之外,电视台应针对广播电视播出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事故建立专门的应急处理方案,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强化工作人员对多种应急处理手段的掌握,做到有备无患。

3.1.2 规范广播电视技术使用流程

电视台应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广播电视技术的使用要求、使用流程,规范工作人员的各项操作行为。例如,应对工作人员上传广播电视素材的质量进行明确规定,对于一些帧数不符合标准的素材,应及时剔除,从而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画面的清晰度,促进广播电视安全、高质量播出。再如,电视台也应编制操作手册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解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大环境,对自身肩负的职责有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进而自觉提升对广播电视技术的使用水平,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3]。

3.1.3 加强对机房环境的管理

机房环境对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包括值班人员工作环境与设备运行环境两方面。工作人员可围绕机房环境“清洁、通风、滤尘,播出设备摆放合理,照明设备、防火、防雷电设施齐全且有效”的要求,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督促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另外,可建立24 小时值班制,专门安排具有岗位责任心的工作人员对机房进行管理,同时还可在机房装设安全防范报警装置,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3.1.4 加强对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

电视台应建立关于广播电视设备的运行维护制度,督促工作人员定期完成对各类设备的维护,保证节目播出效果。对于一些与广播电视节目播放效果息息相关的重要设备,电视台应编制专门的检查维修手册,督促技术人员定期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后立刻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电视台可对检修人员发放统一的问题检修手册,指导检修人员在完成检修后上报检修内容,包括发现的故障、故障出现的原因、维修过程、使用的维修技术、维修效果等,为后续相关工作的进行提供一定的依据。此外,电视台对广播电视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对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督促各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这一标准,在提高设备管理质量的同时,提升设备管理效率,强化工作人员对广播电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了解,督促其认真学习正确的设备应用方法,严谨、有序地执行各项工作任务,将广播电视设备的作用落到实处,提升节目播放质量,帮助电视台取得更为良好的收视效果。

3.2 加强对信息发射设备的管理

保障数据信号传播的及时性、有效性,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关键,因此加强对信息发射设备的运维管理,提升其安全性、稳定性,是确保电视节目得到顺利播放的基础。一般来讲,为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信息发射设备的建设地点普遍具有海拔高、空间辽阔等一系列的特点,但这也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信号发射设备受到雷电影响而无法正常运作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发觉这一情况,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4]。电视台的管理人员可针对这一信息发射设备,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首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信号发射设备的防雷能力,避免其受到雷电侵扰而无法正常工作。工作人员应检测设备的电阻值,保证其符合防雷标准的要求,能够实现对信号的安全传输。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合理利用地阻检测器等仪器、设备,准确评估设备的防雷性能,并连接好各电阻,提升其防雷性能。其次,电视台应加强对信号发射设备运作连续性的检查,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自动化的设备预警机制,从而利用这一机制实现对信号发射设备故障的实时化监测,甚至实现对故障的自动化处理。再次,电视台应加强对运作录像带、垫片工作站的管理,在信号发射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时第一时间使用这些设备,避免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受到影响,做到有备无患。

3.3 加强对软件设备的运维管理

软件设备亦是广播电视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设备通常涉及大量的数据信息,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电视台有必要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对这些软件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对于软件中含有的垃圾数据,应当进行及时清理,避免这些垃圾数据降低软件的运行效率。具体来说,工作者可先利用相关技术筛选软件中的重点信息并进行数据备份,避免在软件受到攻击或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数据信息遭到破坏甚至损毁,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字幕软件是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所必须用到的一类软件,工作人员应重点加强对这一软件的检查、维护与更新,尤其应当加强对信息检索功能的管理,避免节目字幕出现错别字,对于字库中的生僻字,也应进行管理,避免生僻字过多,为收视者带来阅读困难。另外,电视台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软件的安装与升级,对于防火墙等深刻影响着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软件,应进行重点的升级、维护,提升其对病毒等不良因素的发觉、预警能力,保证其能够在出现病毒的第一时间实现对病毒的有效防控,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信息安全。

3.4 加强对在线包装直播的管理

3.4.1 版块内容

电视台的相关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对在线包装直播版块内容的设计。目前,电视台在播出这类节目时,大多采用的是模板套用的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放效率,但亦会导致观众出现审美疲劳,难以保障节目的收视效果。因此,电视台有必要在保证节目正常播放的基础上,对版块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加强对版块内容的管理,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提供保障。

3.4.2 滚动字幕

电视节目在线直播过程中,观众可借助滚动字幕,更为清晰、直观地了解直播间内容,电视台也可利用这一技术,将信息更好地传递给观众,由此可见,加强对滚动字幕的管理很有必要。工作人员可利用相关技术,过滤滚动字幕素材,避免不良信息干扰节目收视效果。此外,电视台还应做好字幕审稿工作,可对系统进行相关操作,提升系统筛选关键词的强度,对于新闻直播节目的内容,更是应当进行严谨、细致的审核,字斟句酌,提升节目滚动字幕的严谨性。

3.5 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技术改造

资金不足是限制电视台发展、限制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重要问题。电视台应当重视对资金投入问题的管理,合理利用财政部门的拨款,最大限度发挥每一分资金的效用。首先,电视台可利用这些资金对广播电视技术进行创新,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提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水平[5]。其次,电视台亦可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渠道,增强大众对广播电视行业的认识,进而利用好社会投资,推进对广播电视技术的研发改造,取得更为优秀的收视成绩。

3.6 应用网络技术构建安全播出保障体系

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电视台亦应尽快跟上社会发展形势,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利用其构建更为全面、更为高效的安全播出保障体系。例如,可利用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实时监测网络入侵问题,扫描网络系统中存在的漏洞,亦可建立虚拟专用网络与安全隔离区,避免广播电视网络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保障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另外,电视台应针对网络化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督促工作人员定期升级防病毒软件,及时修复系统漏洞等,确保安全播出保障体系能够实现长久、长效运行。

4 结语

广播电视媒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节目在传输、播放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很大,相关工作者应加强对这类外界因素的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避免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受到影响。还应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将广播电视技术的性能落到实处,提升技术人员的操作、检修水平,保证广电技术的运作质量,制作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促进整个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广播电视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航天控制(2020年5期)2020-03-29 02:10:28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8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