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丽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在数字技术及网络应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数据技术在政府绩效审计领域的应用,可以为政府绩效审计提供技术保障,可以提升政府绩效审计的效率,同时还能实现对政府绩效审计进行动态监控,这些为解决政府绩效审计面临的适应时代发展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学者们对大数据、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非常深入。有学者提出五个因素均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审计人员素质因素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为政治因素、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和信息因素(李素利,2013)。还有学者提出要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内容上强调系统观,强调整体政府观;在政府绩效审计开展方式上,强调通过协同方式开展绩效审计(王会金,2014)。政府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项目的绩效来进行评价,虽然其评价标准是不固定的,但是其审计目的却都是衡量被审计对象是否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曲明,2016)。为实现审计技术更好的发展,建立更加新颖的审计模式,将审计模式变更为适应大数据环境的新模式(唐都灵,2017)。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具有大容量、多样性、高速率和准确性特征的大数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绩效审计的局限性(马蔡琛、管艳茹,2020)。
政府绩效审计是由审计机关依据国家审计法律法规,从经济性、效益性以及效果性三个角度,围绕政府及其各部门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和评价的一种审计方式。政府绩效审计是监督政府各项公共管理活动,评价政府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更是衡量政府行为的重要标志。通过有序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各类项目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从审计层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进而促进政府部门实现科学管理,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然而,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审计系统高额的建造和维护成本。这是由于各级政府的审计机构都需要建立独立的审计系统造成的。二是“审计全覆盖”的任务不易达成。各级政府的审计机构缺乏沟通,资源更难以共享,使得无形中加大了政府间交叉审计的难度,“审计全覆盖”的任务无法完成。三是审计机关没有执法权。我国各级审计机构没有执法权,无法对被审计单位提出强制性措施,直接导致政府审计工作无法发挥其国家治理监督和改善功能。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审计领域的运用,推动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审计监督的全方位、全过程覆盖是新时代下审计工作创新的主要方向,而大数据技术是推动新时代下审计创新的重要技术支撑。大数据技术在政府绩效审计领域的运用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审计监督全覆盖提出以来,审计部门在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时,需要对涉及各个层面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从而获取具备价值的信息。这个过程要求审计部门耗费大量的审计资源,即需要大量的审计人员、审计资金以及其他审计配套资源。这种情况下,审计机关需要投入较大的审计成本,但是依然存在因人为因素、数据质量以及数据采集效率等原因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较大地提升审计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地突破传统审计模式的不足,有效节约审计资源,实现政府绩效审计经济性的显著提升。
政府绩效审计以政府及其各部门的各项活动为对象,涉及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由于涉及范围广泛以及存在跨学科的情况,单纯依靠审计队伍开展,无法准确地抓住审计重点,更无法全面地反映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则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高速处理、深度挖掘分析等优势,层层深入地对被审计对象涉及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抓住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重点。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深入反映数据间的内在联系,显著地简化审计工作流程,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大数据技术为实现对被审计对象的实时监控提供技术支持,完成对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督。大数据技术在数据分析层面的优势可以捕捉政府绩效审计整个过程中的信息数据,通过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形成更加准确的评价结果,能够显著提升审计部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质量。此外,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这对于确保政府绩效审计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时代下,大数据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及。大数据环境下,政府绩效审计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提升政府绩效审计效率,实现政府绩效审计创新,对发挥政府绩效审计的监督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政府应从构建大数据平台、建立多层级协同合作模式、完善数据安全体系,以及培养具备大数据审计能力的审计人员入手,提升政府绩效审计的质量水平。
建立政府绩效审计大数据平台,是确保持续性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一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涵盖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备份等全功能的政府绩效审计大数据平台。政府绩效审计大数据平台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可以划分为四个子平台,即数据收集平台、数据分析平台、数据存储平台和数据备份平台。不同子平台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其中,数据收集平台负责对被审计对象的各类审计数据进行及时、快速上传,确保审计数据收集的及时性。数据分析平台主要是利用专用的分析软件或分析模型,对政府绩效审计相关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挖掘。这样可以从不同层面反映政府绩效审计的情况。通过数据存储平台可以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各类数据进行快速地整合和分类,确保审计工作者快速地查询和调取数据。数据备份平台则是确保审计数据安全性的保障,避免因数据丢失而造成的审计工作遭遇困难等问题的发生。二是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对被审计对象的动态监控。审计工作者利用政府绩效审计大数据平台对被审计对象涉及的海量数据利用算法进行分析,利用平台实现持续性审计,确保对政府各项活动的实时监控,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做出预警,防范于未然。此外,利用大数据处理平台可以对审计数据进行深度地解析,构建政府绩效审计经常性问题数据库,方便审计工作者运用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分析结果进行科学考虑,快速而准确地确定政府各项经济活动中的审计重点,从而有效地提升绩效审计效率。
大数据平台的构建为实现多层次审计部门协同合作提供了可能。通过将大数据审计平台与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可以构建起多层次审计部门系统合作模式,实现绩效信息的有效共享,达到丰富和完善大数据审计平台数据收集的目的。省级、市级以及县级三层审计机关组成协同合作模式,由省级审计部门负责牵头,三级之间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协同审计模式。具体而言:一是要确保数据收集归入同一系统,由同一系统对省、市以及县级的所有审计数据进行采集,及时上传至政府绩效审计大数据平台。二是利用大数据平台具备的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检测,并将分析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三是针对大数据平台发现的问题,及时将其反馈给相关环节予以核查。在多层级审计部门协同合作模式中,在审计专用网络下信息安全地传播和共享,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人力资本,更能够显著地提升审计效率。
大数据技术为提升政府绩效审计的效率和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因海量数据而引发的安全性保障问题日渐受到重视。因此,完善政府绩效审计数据安全体系尤为重要。一是建立起完善的审计数据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应当涉及审计数据采集与报送、审计署的分析与应用以及大数据平台等的管理办法等等。通过健全完善制度确保审计数据从采集、处理、存储、传递、运用以及最终的清理等各个环节均按照制度进行,既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也可以使得数据获得有序地利用。二是从技术层面建立起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政府应明确各单位审计安全职责,从防火墙、用户认证、端口绑定以及数据库记录权限等各个环节,建立起具有预见性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构建起高级别的安全系统,让审计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更加立体化,确保审计数据的安全性。三是从人员管理角度,必须定期开展审计数据安全管理教育活动,一方面,引起工作者对审计数据安全的高度重视和提升数据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提升审计工作者的应急处理能力,定期进行数据安全应急处理演练。此外,针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人员必须严肃处理,确保审计安全无漏洞。
大数据技术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的应用,需要一支具备跨学科知识基础和多样化能力结构的专业化的审计队伍。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背景下,为充分地发挥出大数据技术的作用,应当加强政府绩效审计工作队伍建设。一是审计机关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将审计行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在一起,既要引进具备专业技能的财会专业和审计专业的人才,也要高度重视大数据专业、云计算专业等领域人才的引进,实现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机关人才队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填补当前审计机关工作者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单一的问题。二是积极开展针对审计内部人才的培训工作,利用大数据专题、政府绩效审计专题等内容的培训活动,增进审计人员对大数据审计的理解,培养审计工作者的大数据审计意识。同时,通过培训也可以增进审计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对于促进大数据技术在政府绩效审计领域的应用创新提供契机。此外,有序地开展培训活动,也可以提升审计工作者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能力,有效地提升审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出大数据技术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而确保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审计监督作用。
总之,在我国加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审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从构建政府绩效审计大数据平台、建立跨部门联合开展绩效评价的工作模式、完善政府绩效审计数据安全体系以及培养具备大数据审计能力的政府绩效审计队伍等方面入手,不断地推进政府绩效审计的创新,充分地发挥出政府绩效审计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