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现状与提升路径

2022-12-17 06:31
关键词:生产率河北省装备

于 强

(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装备制造业号称工业“母机”,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乃至国防建设提供装备及技术手段的重任,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与科技总体实力。装备制造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性,对于资本投资、技术进步、扩大就业以及拉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当之无愧的工业核心。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权威解释,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以下简称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下简称电气机械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下简称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8类行业[1]。装备制造业在河北省工业体系和工业结构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经形成涉及装备制造业的8个大类、61个中类、213个小类的3 000多个品种的具备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2],但是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整体实力还有待考证。如何进一步提升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也直接关系到河北省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

一、“十三五”期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按增加值计算的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平均增速达8.89%,远高于全省工业年均4.74%的增长速度。5年中,装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9 174.97亿元、利润总额达2 537.41亿元,分别占全省全部工业营收的23.40%和利润总额的21.50%[3]。但是也要看到,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在发展中存在增长波动过大、利润率偏低、行业内发展不平衡、整体竞争力不强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总体增长波动显著,利润贡献偏低

尽管“十三五”期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总体增长较快,但从各年份看,增长波动十分明显。2017年装备制造业增速达12.23%,之后的2018年增速回落到6.14%;2019年实现增速14.90%,之后的2020年增速又回落到4.40%。尽管最近一次增速回落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有关,但2020年装备制造业的增速已经低于全省工业4.70%的平均增速,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2021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平均增长又提高到13.65%,快于工业8.70%的总体增速,为“十四五”创造了一个良好开局,但增速忽上忽下,波动性日趋扩大的现象又带来隐忧(图1)。

图1 “十三五”及2021上半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增速与全部工业比较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9 174.97亿元,利润总额2 537.41亿元,分别占全省全部工业营业收入的23.40%和利润总额的21.50%,利润比重低于营业收入比重1.9个百分点;2020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 325.3亿元、利润总额338.9亿元,较“十二五”末的2015年分别下降了16.50%和54.13%,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2.14%和16.63%,较之“十二五”末的2015年分别下降了1.73和14.67个百分点(图2)。

图2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营收与利润占全部工业的比重

从图2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在全部工业中的营收占比相对平稳,但利润占比却出现了持续性下滑。2020年,在全省4 856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中,企业亏损面达14.50%,亏损额达140亿元,较之2015年11.30%的亏损比例增加3.2个百分点。

(二)行业规模差异较大,增速快慢不均

从5年的营业收入看,在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年均过千亿元的行业有4个,分别是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其中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年均收入超过2 000亿元,2个行业的营收占到整个装备制造业总营收的52.00%;而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年均营业收入占比不足5.70%。此外,从5年的平均从业人员看,从业人员最多的金属制品业达到35.46万人,是从业人员最少的仪器仪表制造业的20倍(图3)。

图3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规模比较

“十三五”期间在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2个行业增速均超过8.90%的行业平均增速,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最快,平均增速高达23.08%,汽车制造业实现了平均11.28%的增速;而其他6个行业增长较慢,其中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仅实现了1.84%的平均增速(图4)。

图4 “十三五”期间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增速对比

二、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行业实力与全国比较

(一)行业规模与全国比较

参考国家统计局对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4],本文分别从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3个指标对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及其各细分行业在全国的位次进行了统计(表1)。

表1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各行业规模在全国的位次/位

表1显示,从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整体与全国31个行政区的比较看,按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排序均处在全国第14位,按营业收入排序则位居第15位。从细分行业比较看,金属制品业排位最为靠前,3个指标均排在全国第5位;专用设备制造业,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分别排在第7位和第6位;仪器仪表制造业1个指标进入前10位(资产总额);其他行业则居于中下游水平,其中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3个指标均排在全国第20位左右,与全国相比该行业规模偏小。

从3个指标的排位还可以看出,无论从装备制造业整体,还是从各细分行业看,按营业收入排位大都落后于按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的排位,这也从总体上反映了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状。

(二)行业集中度与全国比较

为了分析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地区竞争力的强弱,我们引入最早由哈盖特提出的用于区域产业实力比较的区位熵进行分析。区位熵是指某地区某行业的产出在该地区产出中所占比重与全国该行业产出在总产出中所占比重的比值。区位熵大小反映了某地区某行业产出集中度的高低,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某个行业地区竞争力的大小[5-6]。区位熵的计算公式可表达为:

其中,E ij表示j地区i行业区位熵,q ij表示j地区i行业产出,表示j地区工业产出,Q i表示全国i行业产出,为全国工业产出。若E ij>1,则表明该地区i行业地区集聚度或集中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若E ij<1,则表明该地区i行业地区集聚度或集中化程度低于平均水平,不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若E ij=1,则表明i行业地区集中度处于平均水平。

本文选取2019年各省市装备制造业相关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作为区位熵的产出指标计算依据(因青海、西藏两地数据不完整,故将两地做空缺处理),计算了29个省(区、市)的区位熵并按装备制造业总体区位熵从高到低进行了排序(表2)。

表2 基于区位熵的全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竞争力

从装备制造业总体区位熵看,在除青海、西藏之外的29个省(区、市)中,河北省区位熵仅为0.61,位列全国第20位,反映了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总体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影响力在全国还处于落后水平。与同属于京津冀区域的北京、天津相比,河北的差距则更加明显,北京位列全国第5位,天津位列全国第7位,区位熵均大于1,整体行业竞争力均远高于河北省。

从装备制造业所属细分行业看,河北省仅有金属制品业1个行业的区位熵在全国位列第1位,反映其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是汽车制造业位列第12位,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在其他6个行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和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位列全国中游(分别位列第15、15、15和16位);通用设备制造业与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2个行业排位靠后(分别位列第19位和第24位),处于下游水平。

从京津冀区域内行业比较看,北京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4个行业聚集度较高,京津冀地区具有规模优势;天津在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等3个行业在京津冀地区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河北省除了金属制品业集中度高于京津,电气机械制造业集中度略高于北京以外,其他6个行业集中度和行业实力均低于京津。

三、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行业运行效率与全国比较

(一)效率定义与模型选择

行业是若干相同性质企业的集合,一个行业的运行效率必然是该行业内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在考察生产单位的运行效率时,Koopmans(1951)最早给出了一个技术效率定义:如果在不减少其他产出(或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技术上不可能增加任何产出(或减少任何投入),这样的投入产出向量称为技术有效[7]。在进行技术效率分析时,理论上用投入产出数据构建的生产前沿面描述各决策单元(DMU)的技术情况,技术有效的DMU 一定位于生产前沿面上,位于生产前沿面下方的DMU 则技术无效[8]。本文采用了效率测量的非参数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该方法无须估计生产函数的设置以及要素参数的选择,只须通过生产前沿面与DMU 之间的距离函数便可测算主体的效率值。这不仅可以简化运算,还可以进行效率分解,在投入产出效率评定上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常用的DEA 分析模型包括:规模报酬不变的CCR 模型、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和利用面板数据反映效率变化的Malmquist模型。尽管从长期来看,各行业内生产要素的变动都会带来企业生产规模的变动,进而导致企业规模报酬存在着递增、不变和递减的3种变化,但由于本文是以装备制造业及其所属行业为研究对象,而各行业内企业众多,行业规模报酬的变动也会因企业规模报酬所处阶段不同而相互抵消。即使测算出某些行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规模效应,也难以分辨到底是宏观经济规模发生了变化还是微观个体规模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文认为,规模报酬不变更接近于行业现实,故选用CCR 模型对地区间行业运行效率进行测算[9]。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关于制造业经济效率的投入和产出指标选择并没有统一规定。考虑DEA 分析产出指标的代表性和统计数据的完整性,本文选取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2个指标作为装备制造业各行业的产出指标[10]。营业收入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事主营业务或其他业务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营业利润是企业在报告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利润。该2个指标统计数据完整,且从各年份行业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的数据比对看,2个指标在数值上具有较强的对应性。

在各种生产函数中,资本和劳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投入要素,因此本文首先将资本和劳动2个基本指标纳入分析模型[11]。考虑在产出指标中已将利润指标纳入分析模型,故相应地在投入指标中将成本指标纳入投入指标体系。具体而言,资本投入指标选择资产总计,劳动投入指标选择平均用工人数,成本指标选择营业成本。资产总计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等;平均用工人数指报告期年度内各行业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营业成本指标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本文对行业运行效率计算所需的2 个产出指标和3 个投入指标的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20)》和《中国统计年鉴(2020)》。

(三)效率计算及其与全国比较

本文按照选定的效率指标,运用Deap2.1软件DEA-CCR 分析模型,分别对除青海、西藏以外各省(区、市)的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数据进行了效率运算,得出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各行业运行效率与全国比较(表3)。

从装备制造业总体运行效率看,在除青海、西藏之外的29个省(区、市)中,河北省综合运行效率位列全国第21位,总体运行效率偏低,而同属于京津冀区域的北京则位列全国首位,天津也并不突出,仅高于河北1个位次。这反映了津冀两地与首都北京装备制造业运行效率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从装备制造业所属细分行业看,河北省运行效率居全国前列的行业有2个,一是仪器仪表制造业(全国第一梯队),二是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全国第10位);其他6个行业运行效率均处于全国下游水平。

从京津冀区域内的比较看,北京除了专用设备制造业运行效率居全国第11位以外,其他7个行业运行效率均处于全国最高水平(处于生产前沿面上);天津除汽车制造业运行效率较为突出以外,其他行业也均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尤其是金属制品业运行效率更是排全国最后。这反映了在装备制造业的细分行业中,河北除仪器仪表制造业,天津除汽车制造业,两地其他行业的运行效率与北京相比均存在着较大差距。

四、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一)全要素生产率定义与模型选择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产出增长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的部分,或者说是除去所有有形生产要素投入以外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增长,在计算上,它是除去劳动、资本等投入要素生产率之后的“余值”。由于“余值”还包含了没有被识别的增长因素以及度量上的误差,因此只能相对地衡量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益改善程度[12]。

Sten Malmquist(1953)最早提出Malmquist指数,Caves等(1982)将该指数运用于对前后两个时期生产率变化的测算,Färe等(1994)建立了基于Malmquist指数,测量全要素生产率的线性规划算法,并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变化(TC)指数和技术效率(EC)指数。Ray和Desli(1997)进一步将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分解为规模报酬变化指数和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13]。由于本文是以装备制造业行业为研究对象而非单个企业,短期内规模收益固定的假设应更接近实际,故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时,仍然采用Färe等人的分解方法[12-13]。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这种非参数分析方法,无须事先确定生产函数的形式就能够评价生产率跨年度变化,便于细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原因等诸多优势,因而被广泛用于经济主体的生产率评价[15]。

利用面板数据测算的基于规模报酬不变(CRS)的行业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模型如下:

其中,TFP、TC、EC分别为在时间t和t+1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指数)、技术效率变化率(指数)和技术变化率(指数)。技术效率变化衡量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效率的提升,是相对于技术前沿的效率变化,反映的是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与最高水平的差距状况;技术变化则反映技术变革所导致的生产前沿面的移动,是投入组合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广义上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产出额外增长。将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结合在一起便构成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各指数均以1为分界线,大于1表明效率上升,小于1则效率下降。

(二)全要素生产率计算与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选择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运用Deap2.1软件对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各行业2015—2019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进行测算,并分解得到技术变化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5年中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EC)指数、技术变化(TC)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变化,见表4。

表4 DEA-Malmquist模型的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个综合表达各行业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综合指标,可以全面地反映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5年中,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增长了0.20%,显示5年中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益改善较为缓慢。从细分行业看,通用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设备制造业2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2.50%左右的下滑;其他6个行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增幅有限,增幅最大的行业是电气机械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5年中全要素生产率分别增长了1.80%和1.60%。

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看,对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技术进步0.80%的增速贡献,而技术效率变化则几乎没有贡献。从技术效率看,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3个行业技术效率较高,反映这3个行业的生产要素配置较为合理且保持相对稳定;从技术进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4个行业的技术进步相对明显,而且前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的电气机械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2个行业的增长贡献也均来自技术进步。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从总体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产品门类齐全,在全省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三五”期间,按增加值计算的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平均增速快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速,但增长波动显著,利润贡献率偏低,行业发展不平衡。

2.从行业规模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按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排序均处在全国第14位,按营业收入排序位居全国第15位;从细分行业规模看,金属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位居全国前列,仪器仪表制造业资产总额也进入前10位,其他行业的行业规模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则普遍偏小。按营收计算的行业排位普遍不及按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计算的排位,反映了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相对落后的现实。

3.从行业集中度看。基于区位熵的分析表明,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总体行业集中度位列全国第20位,与同属于京津冀区域的北京、天津差距悬殊。从其所属的细分行业看,河北省仅有金属制品业在全国地位突出,汽车制造业位列全国中上游,其他6个行业均不具备行业优势。从与京津的比较看,河北省仅在金属制品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集中度略高于北京,其他6个行业集中度和行业实力均低于京津。

4.从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综合运行效率在除青海、西藏以外的29个省(区、市)中位列全国第21位,总体偏低。在8个细分行业中,仅有仪器仪表制造业和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2个行业运行效率排位靠前,其他6个行业运行效率均处于全国下游水平。在京津冀区域内,河北除仪器仪表制造业,天津除汽车制造业与北京相当以外,两地其他行业的运行效率均与北京差距明显。

5.从全要素生产率看。“十三五”期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增长缓慢,其中电气机械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2个行业效率改善相对明显,通用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2个行业出现效率下滑现象。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效率增长几乎全部来自技术进步的贡献,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4个行业的技术进步相对明显。此外,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以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技术效率贡献较多。

(二)提升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1.扩大产业投资,提高行业规模效益。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行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均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与京津的差距更为显著。产业规模是产业实力的重要体现,也关系到整个行业的效益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为此,壮大产业规模已成为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做大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就要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相关行业的投入力度,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首先,要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投资者,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产业转移等多种形式扩大产业规模。其次,要扶优扶强,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引领和带动作用,带动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形成新的龙头企业,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共同成长并形成规模。在龙头企业的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在全国具有较高产业集中度和较强行业规模的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并给予政策扶持。再次,要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和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朝着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发展,增强行业竞争力。

2.强化技术创新,提高行业运行效率。相对于行业规模和行业集中度,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在全国排位更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技术进步对效益改善的贡献也不突出。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通过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加快技术创新速度,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业运行效率,不断增强行业实力。

首先,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力争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技术、重大共性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等领域形成鲜明的地区特色和独特的竞争优势。其次,鼓励企业独立申报和联合申报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品牌产品,提升品牌竞争能力。再次,鼓励企业加强对传统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升级改造,以信息化为基础,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应用,推进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和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装备制造业新模式。最后,要贯彻高效、清洁、低碳和循环的绿色制造理念,加大节能环保技术和工艺研发力度,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支持企业清洁生产,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提升产品节能环保和低碳水平。

3.加快产业整合,提高行业要素配置效率。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技术效率反映的是技术和管理上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水平。“十三五”期间除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3个行业外,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其他行业大多处于技术效率低下且原地徘徊状态,整体要素配置水平和配置效率亟待改善。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产业转移、产业链整合等多种途径,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首先,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结合各区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不断优化装备制造业行业布局和区域分工,尽量避免区域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效应。其次,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指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动首都产业转移和跨区域产业联动与产业整合,加快构建结构完整、运营高效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对接与延伸,并持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跨区域深度融合。再次,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加深企业间的专业分工和生产协作,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关联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园区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产业集群发展为核心,以专业化和分工协作为导向,重视多层次集群创新平台的搭建和园区集群创新体系的优化,努力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产业园区集群与外部的广泛联系,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园区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

4.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行业发展环境。首先,细化实施方案,确保已有国家产业政策落地。“十三五”以来,为推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行动纲领和政策文件,为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将智能制造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装备制造业短板领域设计问题的有效改善,努力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增强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实现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次,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支持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财政政策:设立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与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相关的专项补贴,加大对装备制造企业在建设用地、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技术和人才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重点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支持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税收政策:制定和落实对装备制造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与高新技术企业有关的所得税减免、出口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允许技术开发费用税前列支、加速研发仪器和设备折旧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政策:重点解决中小装备制造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是完善面向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的征信制度和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健全政府、银行、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和企业互助等多主体、多形式的信用担保体系。二是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建立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量身打造综合性融资方案;通过科技贷款、股权投资、知识产权融资、融资租赁、互联网平台融资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5.深化人才管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和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第一,重视对装备制造业人才的自主培养,积极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成长的良好环境。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优化创新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并在科研条件、管理机制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重视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重视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为骨干型国有企业配备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奉献精神、开拓能力强的管理干部。第二,建立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政府部门设立“专项人才基金”“专项技术基金”,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收益分享等方式,吸引各类人才来河北发展,并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生活福利条件。第三,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加强校企人才交流与合作。面向科技前沿和实用关键技术,组建协同创新团队,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在校企之间双向流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通过共建专业、共建实习基地等方式,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新模式。第四,加快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以能力、贡献和创新价值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制定有地区竞争力的人才奖励政策。关注人才的日常生活问题,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生产率河北省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港警新装备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防晒装备折起来
跟踪导练(三)4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