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圣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7)
河道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涉及到水利、市政交通、环境保护、园林、景观设计等多个专业领域,河道综合治理不仅要考虑恢复河道生态功能,还要兼顾城市形象建设等多个方面。滨水景观的营造需在河道治理满足防洪安全基础上,注重保护和修复城市生态景观,进行维护生态多样性以及自然景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景观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的河道综合治理,需从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生态、水经济等五位一体的综合统筹,系统治理[1]。目前,如何结合河道治理工程完成滨水景观的营造,提高城市河道周边的景观及综合效益,已经成了当代河道综合治理研究的新课题,由此可见,对基于河道综合治理的滨水景观营造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滨水地区景观设计,应确定其总体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考虑土地使用功能是否恰当,根据调整的可能性,进而改善相关河道与道路的关系,扩大滨水地区的绿化系统,确定其景观的布局方式,充分发挥城市沿河的环境优势。此外,滨水景观在设计时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根据地区的气候、人文条件、风俗习惯等进行设计,从而保持城市的排涝、灌溉、景观生态等功能的完善与统一,提升城市河道水源的质量,给当地的居民创建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打造城市的滨水景观品牌。
城市滨水景观要注重水系生态景观及自然地形的利用和改造。在满足疏汛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塑造自然式地形,尽量减少水工构筑物破坏风景的负面效应。地形地貌给人以自然氛围的感染力是极为直接的,这是滨河景观最基本和本质的要素。在蓝线和绿线的规划上,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2]。蓝线应和绿线相衔接,河道顺其自然,逶迤生姿,切忌过于平滞和呆板的人工造作。在滨河带的竖向设计上,或籍壁延岗,或高下拉坡,或脊或谷,虚实相生。并在滨河两侧天际线轮廓设计上多加创作,在水一方的土丘自然回环、曲折起伏,可形成花草树木的俯仰效果,产生具有节奏感的绿色天际线的变化。滨水造丘也是增加城市绿量事半功倍的手段,尤其在河道地段,可局部扩大断面,挖湖造丘,以沉床地形处理,扩大水面,增设绿地,岸线为土丘且密植树林围合,虽土山和树木未必太高,在用地内侧凸现四面自然山林和水生环境,甚至在视觉上由林木全部遮挡城市的高楼大厦,人在其中而淡忘身居闹市,以一方静土而悠然自得。
人类在与水的共同生存过程中产生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水文化,这一文化较好地体现出了滨水景观在营造过程中和湖泊沿岸分布的多个城市之间的自然景观,水体现出了城市历史文化的底蕴,表达出了城市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特点。因此,在滨水景观营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与城市水文化相关的历史内容,从而丰富与创新城市的文化元素,比如,通过历史文化景观再现等方式,唤醒人们对城市历史的记忆,提高人们对城市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感,从而保证滨水景观的创建能够与地区文化特色相融合。
在滨水景观营造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和自然景观、动植物生长环境不产生冲突。现阶段,城市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滨水景观,例如,通过湖心岛及观景亭的建设,能够给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通过观景台的建设,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的接触大自然;在滨水两岸修建草坡,可以当做人们活动与动植物生长的天然缓冲区,同时提高了河道两岸的趣味性;充分的利用好堤岸的自然环境,建设滨水公园等景观,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滨水景观的营造以水为核心,设计景观的平面和剖面形态,不仅可以保持水岸线的自然形态,而且要密切关注水剖面对水系生物活动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
基于河道综合治理的滨水景观营造设计,主要有河道平面形态、纵剖面、横断面、堤岸、滨河绿化、滩地等内容。
第一,河道平面形态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形态、宽窄有度,并且存在生态的多样性,这是滨水景观营造的基础。把城市水系建设成为一个网络,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河流生态系统。第二,纵剖面的设计。在河道周围设置阻水建筑物,比如堰坝等,可以为滨水景观添加一份动态的景色,水面可以产生动感,给人们提供水上娱乐场所,水下为水生生物提供生存的空间。第三,横断面的设计。断面处理和护堤岸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要符合防洪排涝的要求,满足生态景观的观赏性以及动植物的用水需要,另一方面,还要综合考虑河流的水域面积,在河流枯水期要保持一定的水面。横断面包括矩形式、复式断面、台阶式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要求和用水需求选择相应的样式。第四,滩地的设计。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滩地进行设计。其中,自然生态保护区位于水位线下方,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亲水公园是滨河的开放性空间,需要和河堤内外进行结合,设计出完整、连续的滨河景观带。
龙山县果利河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西北部,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果利河为酉水一级支流,发源于龙山县石牌镇与湖北省宣恩县交界的大灵山,由北向南流经6个行政乡镇,最终流入酉水河。全长49km,流域面积362.8km2。
本工程(一期)设计范围为龙山县城境内果利河上游东门桥至南门一桥段,全长3.5km,为主城区段。
3.2.1 缺少河道防洪、排涝体系
河道的防洪能力不足,且明显偏低,沿岸居民长期饱受洪灾之苦;缺乏系统性的防洪、排水、排涝规划,无法适应今后龙山县城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无法为沿河两岸的土地开发利用和景观建设提供保障;总体而言,该河流防洪体系构建不完整,无法发挥总体防洪效益;防洪管理体系也亟待加强。
3.2.2 土地利用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规划区域内,建成区内当地居民自建的住房较多,居民生活居住用地、商业、企业、文化教育用地混杂,土地功能定位不明确,土地利用效益较低,用地较为粗放,与龙山县总体规划目标有加大差距;现状道路网体系不完善,内外交通缺少系统规划,通达性不够;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较弱,缺乏片区级公共配套设施,市政设施系统不完善,亟需通过统一规划进行整合[4]。
3.2.3 水污染较为严重
这里的水环境质量较差,流域内混入了城市主要排污企业和生活污水,污水处理设施和处理能力不足且效果不佳,特别是部分地段存在明显岸边污染带,流域环境监测体系还需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果利河作为龙山人民的母亲河,见证了龙山的历史、承载了龙山人民的感情,防洪、市政、景观项目的建设,始终离不开优美高质的水环境。为实现河段内水质的大幅度提升,必须通过控制污染源头、构建完善的截污、治污、垃圾处理等配套的功能设施,彻底改善水质,保护好环境,切实实现综合开发治理的效果[5]。
3.2.4 缺少滨水特色景观 县城形象有待提高
受制于洪水灾害、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果利河两岸居住环境较差,沿岸居民屋舍杂乱无序,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建筑风貌缺乏特色,部分建筑间距不足,存在消防隐患。这些都是亟需要借助防洪工程、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提升城市居住品质,改善脏乱差的无序局面,通过系统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还母亲河流一明亮、舒适、宜居、具有当地人文气息的特色生态文明空间。
3.3.1 做好水源保护及排污处理工作
污水排放与河道环境治理要同时进行,首先,要加强污水排放管道的建设力度,建立健全污水管网体系,使得河道的排水网能够相互贯通,从而加快排水的分流处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污水的净化质量和效率。现阶段,截污纳管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污染问题。其次,要做好污水违规排放监察与查处工作,排入河道的污水要进行截流并网,同时对水质污染源进行及时的检查,从而降低河道水质中污染物的数量。另外,对于恶性、紧急的水污染问题,环保部门要根据流程进行上报,及时的防止污染源的扩散。
3.3.2 提高河道的蓄水及排洪能力
城市需要根据河道的特点完成设计,实现加固堤防。河道综合治理要定期的清理淤泥物质,提高河道排洪泄洪的能力。首先,要净化河道水质,主要对污臭等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同时清理河道中的淤泥物质。当淤泥处理完成后,需要完成填埋工作,防止环境污染;对于无毒的淤泥,可以对其回收利用,用于制砖;对于营养化的淤泥,可以对其进行加工用于肥料。通过变废为宝,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提升河道的排洪能力。
3.3.3 建设生态护岸
生态护岸不仅可以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及自然景观。堤岸的建设过程不仅仅是通过混凝土人工建筑,还需要具备安全性及耐久性,同时实现水体、动植物以及景观的涵养,以便建设环境友好型、适宜人们居住的住宅区。另外,要缩小堤岸周边的硬化带面积,科学的规划堤岸上行人和水的接触地方以及动植物生存的空间区域,从而提高河道系统水资源的物种多样性。作为河道综合治理的目标之一,生态护岸的建设能够提升河岸的绿化率,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维持堤岸的水土,同时具有固定河岸、防洪泄洪等作用。目前,生态护岸的建设已经成了汇集水利工程、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现代化工程。
龙山县果利河景观规划结构为“一轴一带,四点五区”。其中,一轴指果利河—龙轴—贯穿整个规划区,是本次规划设计的主线。一带指右岸城市景观带,建筑风貌控制带。四点指中秋坝公园、宝塔公园两个主要景观节点;右岸两个半岛景观节点。五区指果利河上游生态景观涵养区、小河上游生态田园区、果利河中游城市滨水公园、果利河下游生态景观修复区、果利河右岸城市滨水服务区[6]。
分区景观设计主要有生态景观涵养区、生态田园区、城市滨水公园、生态景观修复区、城市滨水商务区等。尽管龙山县水系发达,但水面狭窄,缺乏视野开阔的大面积水体,水体形体单一,加之天然径流分配不均,河流来水陡涨陡落,河道水位常年偏低,很难达到人与水的亲近和谐。为提高城市品位,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在规划河段内拟新建2座景观壅水坝。从而营造人工水面,达到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味与价值的目的。保护和拓宽现有水面,利用防洪排涝沟渠兴建城市绿色廊道,将果利河作为龙山城市艺术构图的主轴,建设生态型带状绿地和桥头广场绿地相结合的城市景观带及滨水空间;利用现有河流造园造景,兴建生态主题公园;在景点适当位置,按园林小品的方式置石、题刻景名及相关的古今文人的咏景诗词,以及富于生活情趣的城市雕塑,营造深含意境之美的园林氛围及城市历史文化氛围,营造诗意的城市风韵。
龙山县通过果利河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建设,提高了城市的防洪能力,为社会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并且以此为契机促进了滨水景观改造,美化了城市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该工程充分发挥了河流的综合服务功能,打造了龙山县城的“绿色廊道、活力引擎”,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