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17 22:45龙锦德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机构

龙锦德

(广东创华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 云浮 527300)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监测文件和政策,以此推动监测行业的规范发展,并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质量,使监测机构能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但不少监测机构受利益方驱使,对生态环境监测质量不重视,导致监测期间出现了不规范或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该类行为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全面重视,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质量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规范其监测活动,进而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善性,推动整个生态环境监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形成背景及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

1.1 形成背景

从80年代初期开始,伴随经济的发展,国家在不同层面成立了生态环境监测站,逐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环保监测体系。随着国家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的划分,将之前其承担的属于生产经营性社会委托监测转交给了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监测,从而为引进社会性监测力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市场。2015年2月5日,环保部印发《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同时现有的生态环境监测站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监测需求,导致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科学技术、技术人员等投入到生态环境监测行业中[1]。

1.2 面临的严峻形势

监测机构准入门槛逐步降低,机构数量日益增长,必然会出现资本力量单纯逐利的现象。同时,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形势仍十分严峻,不管是空气、水体还是土壤都面临着极高的环保要求。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相关工作朝着科学和精确的方向发展,减少环境对日常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所以国家环保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分析和探究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确保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朝着良好的趋势发展。

1.3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发展过程中的良好机遇

1.3.1 有关文件政策的落实和规划

为了加快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全面覆盖资源监测网络体系,我国各地方政府出台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和深化环境改革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等多项文件,这从一定程度上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方向,进一步调整和改进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把以往传统的生态环境监测转变成为新的生态监测,达到了统一部署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目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央改革文件的进一步落实,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效果[2]。

1.3.2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发展机遇

自从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采用互联网技术创建了预警网络,动态性监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具体优势表现为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创新和改进,监测数据的规模日益拓展和延伸,可以覆盖各个区域的各个时间段,可以通过联网达到监测数据信息共享的目的。同时,监测数据具有精准性和可靠性的特征,数据质量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原有粗放的监测管理方式转变为精细化检测管理方式,形成了全面的监督模式。

2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监督检查遵循的基本原则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应遵循依法查处、多元共治、坚持问题导向、凸显重点的基本原则。第一,依法查处。在现场检查过程中,要明确要求检测机构所在区域的市场监督部门积极参与进来,全面探究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保留证据。第二,遵循多元共治的基本原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生态部门要加强合作,创建完善的沟通体系,联合整治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第三,遵循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面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以检测行为合法性的基本能力和技术条件与检测数据相符为主。第四,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将两年内没有接受监督检查、问题比较多的检测机构作为重点抽查对象[3]。

3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监督检查期间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专业性的环保技术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污染物排放标准也随之提高,而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不断扩大,使监测需求越来越复杂,但是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较低,不符合市场变化的要求。另外,基于环境保护工作领域的拓展和延伸,要求相关人员要掌握丰富的环境知识和监测技能,综合熟悉监测的复杂情况。但部分专业人员并没有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能力,导致自身的监测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对人才管理和提升力度不足,存在着基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人员严重老化的现象,因而引进人才有一定的难度,导致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人才储备不足,无法满足监测任务的需求[4]。

3.2 检验、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不完善

部分检测机构存在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不全的情况。第一,相关机构原始记录不完善,缺少监测方案、使用记录、仪器数据等信息;采取的保存方式不合理,原始记录中检测人员和校检人员是同一人员。第二,关键检测记录填表人、签发人均是机器代替手打签名。第三,检验、检测报告信息不完善。第四,检验、检测报告与原始记录信息不相符,第五,没有依照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出具检测数据结果。

3.3 人员、设备数量及任务量不匹配

历年的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不少机构同一个采样员或同一台设备,在同一时段会出现在不同的采样现场,或者整家机构只有极少几个人,却在一年内出具了几千份检测报告,这就是明显的弄虚作假的恶劣行为。其中,有的确实是单纯追逐利益所导致,也有的是因为现阶段生态环境监测行业的过快发展,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培养跟不上,导致监测机构无法快速招聘到合适人员。另外,仪器设备研发机构偏少,仪器设备价格居高不下,加上行业低价竞争恶劣,为了控制成本,不少监测机构铤而走险,不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测,出具虚假报告。

3.4 技术方式有待创新

在信息化时代来临的背景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并没有正确了解到技术手段的作用,大多数机构的硬件设施得不到创新和升级,也没有引进新型的监测设备,虽然应用了一些快速检测设备,可是不符合社会需求或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整体而言,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技术方式不新颖、有关机构的重视程度不足、缺少资金和科研能力是导致技术手段过于滞后的具体原因。

3.5 质量体系文件落实不到位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日常生态环境监测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是保证监测质量的重要手段。从近年来的监督检查结果看,很多监测机构不够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在开展监测工作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相关要求贯彻落实不到位,技术人员在现场采样布点、样品运输、室内分析等环节不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导致监测数据无法溯源或数据失真、失准等,使环境监测工作失去了本身的意义[5]。

4 应对质量监督检查的建议

4.1 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重点引进创新型人才,并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排污标准及监测技术。同时,还要提升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另外,监测机构要努力留住人才,通过轮岗学习的方式,降低人员流动对监测机构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要创建奖惩体系,强化优胜劣汰的危机意识。

4.2 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实验室分析仪器、采样仪器等仪器设备的性能将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工作质量。因此,除了要正确操作仪器设备外,还要定期对其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满足要求,要及时送至相关机构进行校准或检定,避免仪器设备无法溯源。同时要根据工作量匹配足够数量或满足性能要求的仪器设备,如选择可以自动存储监测数据并能同步传输至实验室进行备份保存的监测仪器。

4.3 制定相应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质量,需要完善监督制度。首先,要健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体系,实行内部监督为主,外部监督为辅的工作模式。监测机构可以构建规范的数据管理平台,形成新型的内部监管模式,为内部监督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依据,而且要指派能力强的人员开展内部质量监督活动,避免流于形式。同时在制度中提出外部监督的基本要求,邀请第三方或同行开展随机性检查工作,将事后检查和管理转变为事前监督和事中控制,尽早发现问题,消除质量隐患,在此阶段还要统一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工作标准。另外要制定质量责任追究机制,追究质量事故的责任人,激发部门和人员监测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4 强化监测质量保障能力

监测质量保障能力决定了监测工作质量的水平,有关机构在开展监测工作过程中应注重质量保障能力的提升,正确了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作用及特征。其中,必须要提升机构和人员的技术水平,预防各项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定期培训技术人员,引导他们积极学习监测管理制度、质量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增强自身行为的规范性,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避免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期间发生质量隐患。同时在质量保障能力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借鉴丰富的经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能力和设备类型,并借助新型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体质量[6]。

4.5 注重监督抽查结果的应用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和汇总历年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案例,组织人员结合机构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学习,充分发挥监督抽查结果的作用,聚焦开展内部检查、报告反馈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健全长效机制、实施评估问责等关键流程,完善内部质量管理环节,消除隐患。同时,要强化所有人员的诚信意识,加强对弄虚作假行为及处罚结果的了解,务必清楚弄虚作假的具体行为和所需承担的后果,形成震慑效果。

4.6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支持,只有借助规范性的监测网络,才能够掌握具体的发展情况。基于此,为了有效监督和管理监测工作,应当综合考察监测机构应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水平。一方面,利用生态遥感监测和地面生态监测技术将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作为要点,通过构建一体化的生态系统调查网络全面评估和监测生态保护的各个阶段。另一方面,统一规划和整合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体现出环境质量监测的具体功能。

4.7 完善环保体系要求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保护领域和范围的扩大,相关部门不断出台和更新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生态环境监测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更多的污染物分析标准、质量标准或技术规范得到发布和更新,因而对监测机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要及时关注和了解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行业执行标准、工作开展文件的最新动态和要求等,并结合机构的具体工作转化成内部要求,进而进一步监督落实[7]。

5 结语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快速发展有助于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为人们构建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带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目前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也存在各种各样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监测机构通过各种有效可行的措施来提升自己的监测技能和质量意识。另外,相关行政部门务必要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和管理的力度,在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全力、及时地解决监测机构所遇到的困难,共同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整个监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机构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