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泄漏朋友的隐私

2022-12-17 09:45
中外文摘 2022年21期
关键词:布罗德奴性罗曼

□ 沈 栖

M 和B 是一对发小,同窗加同事,交往二十多年,自诩“铁哥儿们”,近来却割袍断义。原来,B 是私生子,旁人只知道他早年丧父。M 在一次聚餐时乘着酒兴泄露了B 的这一极为忌讳的隐私,令B 陡生怒意、怫然绝交。论述朋友之道的信条不胜枚举,上述事例告诫人们:“别泄漏朋友的隐私”当是一条不可轻忽的规箴。

何谓“朋友”?中国最早的经书之一《周易·兑卦》中有“君子以朋友讲习”一说。其实,朋友之间的“讲习”(共同学习、切磋)固然时有,更多的则是生活的互助和情感的交往,连词典都把“朋友”解释为“彼此之间有良好关系和情谊的人”,讲究的就是两人之间的肝胆相照,同心相契。似乎不需要私拆信件、偷窥日记,也不需要非法调查、跟踪刺探,朋友之间近距离接触、长时间交往,无意间会掌握对方大量的纯属个人的私情,甚至基于信任,朋友间常会向对方主动“全盘托出”某些绝非他人可以窥探的秘密。对朋友的隐私绝对要守口如瓶,滴水不漏,唯有如此,才能彰显出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情。罗曼·罗兰曾经对斯蒂芬·茨威格讲了一些朋友之间才讲的私情,但是,茨威格没有辜负罗曼·罗兰的信任,他在写《罗曼·罗兰传》时,没有哗众取宠,随意就把大师的隐私出卖给公众。1919 年11 月,茨威格致函罗曼·罗兰:“关于您的那本书,我拖了很久,因为我想尽量不要以知情人的面貌出现,不要泄漏您完全处于好意告诉我的事情。”这段文字虽说平实无华,但令人动容,因为茨威格的人格显得非常高尚:他是一个真正的有道君子。

隐私是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如身体缺陷、私密照片、生活癖好、日记等。自然人的隐私权也是人格权的题中之义。古今中外的朋友之道都注重一个“诚”字,无论是挚友,还是素友,抑或是诤友,都立足于“诚”。严守朋友的隐私,乃是“诚”的要义之一。1880 年6 月1 日,贝多芬写信给自己“心爱的朋友”卡尔·阿门达,告诉他自己的听觉已经变得很弱,内脏状况也不好,总之,不得不过着“悲惨之极的生活”。他希望从朋友那里得到安慰,但不希望他做自己的“新闻发言人”:“请把我告诉你的有关我的听力及身体情况当作重大的秘密保守吧,不要将它泄漏给任何人,无论他是谁。”(《贝多芬书简》上册)这足以说明,有时候为朋友的尊严而保守秘密,恰好是为友之道中最重要的德行。

别泄露朋友的隐私,应当成为不着文字的承诺,即使一方过世亦然,否则将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弗兰兹·卡夫卡与马克斯·布罗德交往多年,无话不谈。卡夫卡曾有三次解除婚约,性格内向、多思、忧郁的气质使之有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他交代布罗德在自己死后将其遗稿全部烧毁,但布罗德没有遵照卡夫卡的遗愿,相反悉数保存了卡夫卡的全部手稿,还从抽屉里搜罗出所有卡夫卡写过的文字,包括私人信件和日记,一律付梓。

米兰·昆德拉将卡夫卡自编的短篇小说集与布罗德只字不漏的以编年方式出版的《卡夫卡全集》作了比较,认为前者“处处闪烁着艺术家处心积虑的美感诉求”,而后者则是“偶像崇拜地抓住作者每一字句的奴性编纂”,而其中泄漏朋友隐私乃是“奴性编纂”的表征,不足取矣!

猜你喜欢
布罗德奴性罗曼
高贵的友情
多变与奴性:《动物庄园》中人性的探讨
愤青
布罗德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