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东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七小学,甘肃 景泰)
小学美术是一门对学生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艺术类课程。许多学生在这类艺术课程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很吃力,这会让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从而影响他们在艺术方面的成长。基于此,小学美术课上,教师要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用趣味化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促进他们更好地追求艺术梦想,让他们在艺术学习的道路上收获更多,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在课堂上运用趣味化教学模式,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教师可以将美术课程与学生的兴趣有机结合展开科学教学,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术方面的成长与发展。
美术学科可以为学生展现出多种多样的画面素材,该学科具有较强的视觉传达力,使学生能够理解美、感受美。在小学美术课中,利用趣味性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带给学生压抑枯燥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无法唤醒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反而在压抑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当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课堂环境中,就提升不了美术核心素养,这是一种失败的美术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想象力比较丰富,发散思维也是非常强的,敢于表达自身的想法,能够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大胆的探索。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当科学、有效地利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激发创造力,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逐渐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观念,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将趣味化教学带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另外,美术教学中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敢于与教师沟通交流,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欲望,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相较于传统的美术课程而言,趣味化美术教学主要是以创意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单纯地为学生教授绘画技巧,更应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美术综合能力。例如,在手工实践创作的课堂中,教师要向学生展现出美术的乐趣,为学生建立充分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发散思维,还增强了学生对创造的自信心。美术趣味化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表达出自身的想法,在和谐的氛围中创作出艺术作品,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理解与审美。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教师和家长更注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较少关注美术课程学习。在这种课堂教学环境中,缺乏有趣的教学环节。课堂内容是否丰富、有趣,这是学生能否认真倾听的重要基础。例如,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赶上教学进度,有的老师把一学期的美术课程压缩成几节课。这导致很多学生只学了理论,动手能力不足,对美术的理解较肤浅,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美术课上,一些美术老师过于重视绘画技巧、手法等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美术课堂体验与艺术情感发展。一部分教师的课堂目标是以临摹为主,让学生参考图画照着画,这样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只是结合理论知识为学生开展美术课程教学,那么,这节课对学生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美术学科中,理论知识固然是需要加强学习的,但是学习艺术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艺术产生良好的兴趣。过分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进行灌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此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影响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生往往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好奇心也是由兴趣主导的,学生对一些新鲜的事物常常会感到好奇,这样的心理状态驱使学生喜欢寻找有刺激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让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传统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对一些难学的美术知识点也只是做理论上的讲解,而没有对相关知识做延伸与拓展,使一些学生对美术学习一知半解,很难将相关的艺术技巧应用到美术实践中。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就导致知识学习较为枯燥,无法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验到美术的乐趣。教学内容的匮乏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较少参与实践锻炼,这样一来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许多学生都喜欢美术课,但他们大多不具有美术艺术方面的特长,所以对美术课的兴趣会逐渐下降。如果学生擅长美术,那么他们在美术课堂上就可以展示自己的绘画。基于此,教师需要不断深化新课改理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积极引导下深入学习,并通过这种学习发展自己的美术特长。部分学生喜欢利用彩色铅笔在画纸上自由作画。虽然他们不知道画什么,但他们会一直画下去,直至画出完整的图形。这就是与美术的交流,教师要在这种交流中发挥自身作用,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自己画什么的基础上进行画画。绘画属于特殊的语言符号,它可以凸显作画者的内心世界,打开画者的心灵,而趣味化教学模式是打开学生内心世界的钥匙。
新课改背景下实施趣味教学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加强引导,缩短了他们与美术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更容易解读美术知识。学生学习美术,不但要掌握绘画技巧,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美术知识基础,因为只有在绘画中更好地融入美术知识,才能使自己的绘画作品体现出更多内涵。在美术课上,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艺术认知培养。实施趣味教学可以使学生增长更多美术知识,促进他们美术认知的发展,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积累更多的美术知识,而美术认知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升。这些潜力的发挥都必须通过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来施展,并为学生今后美术技能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许多学生喜欢具有创意的艺术作品,从作品中他们可以感受到创意带来的趣味,但很多学生无法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真正体验艺术的创造力。在小学美术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创造力。创造力和趣味性是相辅相成的。美术教师采用趣味性美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个性见解,当学生积累了更多的美术学习经验,你会发现他们与艺术产生了更多交流,同时他们的个性见解会变得越来越成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在艺术上的个人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
学校不同教学环境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学质量水平不一,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会随之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学美术课不单单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画家、摄影家,而是强化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意识。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不可用相同的标准来评价所有学生,而应着重分析学生的画作是否能够反映其内心感受,是否具有新颖、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过去的美术课堂教学,一些教师过分依赖美术教材中的理论,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往往未能采取趣味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影响了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以及相关能力。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教材内容,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通过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发现,学生的审美意识、综合素养得以不断发展。
在小学美术课上,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手工活动的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活力,通过手工美术等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眼睛与手的协调能力的锻炼,这样一来,对提高他们的整体艺术制作能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小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这在手工制作实践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小学阶段的工艺美术课程体现的是学生动手与动脑的有效结合,课堂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手工制作主要分成仿制和创意制作。在形式多样的手工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感受各种素材,然后让学生应用各种材料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锻炼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把他们的创意转变成真实的实体。值得说明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实践活动,证明小学生都非常喜欢实际操作,他们对各种素材的使用都非常感兴趣。很多情况下,生活中的很多废旧材料,在美术课上就会变成非常漂亮且具有一定实用性的小物件。这对学生来讲是一次非常神奇的体验。所以,这样的课堂活动逐渐受到小学生的喜爱。
信息技术时代,采用多媒体开展趣味教学,融合了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一些内容,对于教师来讲,可以将美术教材内容通过直观的形式展现到学生面前,让学生更生动地感知抽象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美术课学习,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形式,创设美术教学情境,借助音乐更好地渲染气氛,将教材内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将艺术学习环境转化为学生愿意接受的趣味化场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
如美术“下雨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力以及观察力都较为有限,并且对雨也缺乏深入的认识,所以,教师采用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工具,首先在网上下载有关下雨的一些图片、视频,然后在多媒体辅助下,将图片、视频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在下雨天的感受、下雨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感受雨的特点等,最后由教师做总结。整个美术课堂中,教师应用多媒体创设美术教学情境,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给学生听觉、视觉带来全新的感受,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深入体会美术中的生活气息。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理解和美术学习有机融合,也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环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小学美术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会投入全部的情感,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并理解学生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方法,通过趣味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绘画的艺术性。主题墙展示的形式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绘画设计中,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宣扬自己的个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作信心。
在主题墙上展示艺术品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主题画能充分反映学生眼中的世界和创作心理。主题绘画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例如,教师为学生提供木条、泡沫和其他材料,以便学生利用红、黄和蓝这几个主色展开绘画,有的展示出自己的夏日主题绘画图片,并粘贴到主题墙上;一些学生决定创作一个以“冬天”为主题的艺术场景,决定将冰棒作为主要的创意材料,并将其连接到泡沫板上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不同艺术活动中呈现的艺术作品存在一定的差异,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极具趣味性的校园主题墙呈现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并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在创作的同时真正感受到艺术带来的魅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应引入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用趣味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生与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还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推动艺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