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星
(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建福安 355017)
葡萄栽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受葡萄生长特性的影响,我国葡萄栽培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但随着设施栽培技术及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我国葡萄的生产出现明显的“西迁”和“南移”的发展趋势[1]。福建省福安市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巨峰葡萄,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东南沿海主要葡萄生产基地,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福安市葡萄种植面积7.7万亩,鲜果产值达到近10亿元,有效带动了当地果农增收致富[1]。
葡萄作为一种连作的经济果树,长期的不科学管理方式使葡萄土壤出现板结、酸化等现象,降低了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土壤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从而影响了葡萄品质[2-3]。因此,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升土壤地力水平是保障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相关研究表明,果园套种绿肥对打破果园土壤的非良性循环,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效果显著[4-6]。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团队筛选出适宜当地套种的绿肥品种光叶苕子,通过在葡萄棚下套种绿肥光叶苕子,可充分利用葡萄与光叶苕子2种植物吸收养分的差异性,光叶苕子自然倒伏能抑制杂草,抗旱保湿;光叶苕子的根系发达,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环境,根系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能培肥地力,进而促进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的提升[7]。为此,本文作者研究总结了福安市设施葡萄园套种绿肥光叶苕子的栽培技术规程,旨在通过该技术规程的实施提高葡萄园科学化管理水平,以推动福安市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规程规定了设施葡萄园套种绿肥的产地环境、避雨栽培设施结构、套种时间、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翻压。
本规程适用于福安市设施葡萄园套种绿肥光叶苕子的栽培规程。
下列文件对于本技术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NY/T 391-2013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 469葡萄苗木;GB 8080-2010绿肥种子;GB/T 3543.1-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总则;NY/T 5088-2002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NY/T 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1199-2006葡萄保鲜技术规范;GB 8321(所有部分)农药使用准则。
按照NY/T 391-2013规定执行。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及地下水位在0.5 m以下、土壤pH 5.5以上的地块建园。
避雨棚规格:棚宽5.0~5.2 m,棚肩高2.0~2.2 m,棚顶高3.0~3.5 m,棚长30.0 m以下;柱间距不大于3.0 m,横梁跨度不大于6.0 m,纵梁跨度不大于3.0 m,拱管间距不大于1.0 m。
水平棚架搭建可与避雨大棚共用立柱,规格同避雨棚规格,水平棚架高1.7~1.8 m,架面采用钢丝或防锈铁丝拉成网格状。
选用醋酸乙烯多功能复合膜(EVA)或聚乙烯薄膜(PE)的无滴膜,厚度以0.5~0.6 mm为佳,釆用新膜,要求1年一换,最多可使用2年。忌用厚膜、陈旧膜。
按照NY 469规定执行。选择巨峰、夏黑和阳光玫瑰等适宜本地区栽培的品种。苗木要选用粗壮、无病虫、根系发达、芽眼饱满的嫁接苗或扦插苗,其中嫁接苗要求嫁接口愈合良好。
符合GB 8080-2010中规定的光叶苕子大田用种标准。按照GB/T 3543.5-1995的规定进行纯度、净度、水分和发芽率检验,达到品种纯度在96%以上、种子净度在98%以上、种子水分不高于12%、发芽率在80%以上的要求。
春、秋植均可,避免冬季寒冷天气种植,其中春植以萌芽前20~30 d为宜,最迟不超过3月中旬,营养袋苗周年可定植;秋植要在新梢老熟后种植。行距2.5 m,株距1.5~3.0 m,每亩栽植89~178株。将处理好的葡萄苗木垂直放入挖好的定植穴中,舒展根系,然后覆盖细土,用手轻轻提振苗木,使根系与细土充分接触,用单脚轻轻向里踏实,然后培土至嫁接口以下2~3 cm,浇足定根水,可用稻草或防草布进行树盘覆盖。定植后立支柱,用于固定和引导苗木。
采用单主干自然伞形整形。种植第1年苗木萌芽后,选留一条健壮直立的主梢,其余新梢全部抹除,当主梢生长至架面时进行定干,定干高度1.5 m,1.5~1.7 m为整形带,在整形带选留3~4个主蔓,各主蔓在架面上均匀分布。当主蔓生长至12~15叶时进行摘心,促进主蔓成熟与发育,冬剪时对各主蔓上的副梢进行抹除,保留主蔓上的冬芽。第2年新梢萌发后,在主蔓上选留3~6条新梢在架面上均匀分布,其他新梢剪除,单主干自然伞形架构形成。
提倡增施有机肥,并根据土壤和叶片的营养分析进行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应选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合格的肥料。施肥方法为植株两旁开条沟施,或全园撒施浅耕入土。
基肥:在采果后,绿肥种子撒播前1周,亩施腐熟农家肥1 000~2 000 kg、钙镁磷肥100 kg、硼肥2 kg、锌肥2 kg。萌芽肥:萌芽前10~15 d,施复合肥15~20 kg、尿素5~7.5 kg。膨果肥:果实黄豆粒大时,亩施复合肥25 kg、尿素10~15 kg,长势偏旺的树可少施或不施尿素。转色肥:套袋前10 d,亩施复合肥20 kg、硫酸钾25~30 kg。
雨季及时清沟排水,保持园内排水顺畅不积水。萌芽期和果实膨大期保持良好的水分供应,遇旱及时灌水;花期禁止灌水;果实成熟期控制灌水,采前半个月应停止灌水。
疏花:开花前1周至初花,去除副穗,疏除穗肩以下小花穗,回缩过长小花轴,剪去穗尖,对小型花穗可不掐穗尖,留下中部或尾部12~15个小花轴。
整穗:开花前7~10 d疏花序和掐花序尖同时进行,一般枝条留花序1个,强壮枝留花序2个,掐去穗尖1/4~1/3,剪除副穗。
疏果:坐果后,将每穗粒数控制在30~40粒,亩产量控制在1 250 kg左右。
葡萄套袋要尽可能早,一般在果实坐果稳定、整穗及疏粒结束后立即开始。套袋应尽量避开雨天和炎热天气,套袋时将袋口合拢,固定于穗轴基部。果实采收前10~15 d将果袋摘除,同时疏除病、伤果。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应防治的主要病害为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褐斑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主要虫害为短须螨、透翅蛾、虎蛾、斑衣蜡蝉、金龟子及叶甲类等。药剂使用准则依据NY/T 5088-2002、NY/T 1276-2007和NY/T 393-2013的相关规定执行。
按NY/T 1199-2006规定执行。
葡萄果实采收后,一般高山地区(海拔600 m以上)在9月中下旬播种,低海拔地区(海拔600 m以下)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种。播种时间不能过晚,过晚易使绿肥生育期缩短,植株矮小,绿肥产量低,影响下一年葡萄生产。
清挖排水沟,保障及时排水,防止出现涝害。清除葡萄种植垄面上的枯枝、落叶、杂草等,并使用人工或机械松土,以便于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提高种子出芽率。
条播:距离葡萄植株底部30~40 cm处开深度约5 cm、宽度约5 cm的浅沟,将种子与细沙以1∶3的比例混匀后,均匀地播于浅沟中并覆盖上表土。
撒播:将种子和细沙以1∶3的比例混匀后,均匀地撒播于设施葡萄园土壤中。
一般条播为每亩1.5~2.5 kg、撒播为3.0~4.0 kg。合理控制播种量,用种量过少,造成绿肥产量低,影响套种效果;用种量过多,种植密度高,影响田间农事操作,同时也不利于后期翻压。
为获得充足的光叶苕子地上部鲜草,在入春后每亩施用尿素2 kg,也可根据耕地情况和绿肥生长情况适当增减,有利于保证葡萄和绿肥生长。
葡萄采收后,避雨大棚薄膜应及时收拢,通过雨水补充使绿肥获得生长所需的水分,不需要灌溉处理。若遇到冬季干旱少雨情况,造成田间水分不足,则需要及时灌溉,20 d左右1次,一般到绿肥株高30 cm为止。
光叶苕子病害的发生主要出现在生长的中后期,一般以白粉病、蚜虫、蓟马等病虫害较多,应及时防治。所选药剂及使用准则应符合GB 8321的规定。
翻压适期以盛花期为宜,光叶苕子盛花期(80%开花)一般在4月中下旬,这个时期的绿肥不仅鲜草量多,且肥效高。翻压过早,绿肥产量低且幼嫩,植株体内主要为水分,养分含量不高,降解快,肥效短;翻压过迟,绿肥纤维硬化,养分含量低,分解慢。
光叶苕子的翻压量为每亩1 000~1 500 kg的鲜草产量。翻压量参照设施葡萄园土壤肥力水平进行调整,当土壤肥力高时适当减少翻压量,当土壤肥力低时适当增加翻压量。
用农机器具翻耕,沿施肥沟将绿肥埋入沟内覆土。或翻压前用镰刀割断地上部分,并稍微晒干,然后将绿肥及要施的其他肥料放入施肥沟,覆土盖严压实,应做到植株不外露,以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快绿肥分解。另外地下部保留在土壤中不需要拔起,将根部的根瘤菌保留在土壤中以增加土壤的氮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