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小麦品种徐麦2023在邳州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2-12-17 19:46庄焕信娄金凤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田间小麦品种

庄焕信 娄金凤

(邳州市稻麦原种场 江苏邳州 221300)

徐麦2023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矮抗58为母本、良星99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200071),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申请号:20183493.4,公告号:CNA024392E),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5[1]。为了提高邳州市稻麦原种场小麦产量水平,2019年秋季开始引进新品种徐麦2023种植,产量稳定在9 750 kg/hm2以上,表现出较好的稳产性、丰产性及适应性,综合抗性表现突出。现结合农场田间表现,总结出该品种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供大家参考。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徐麦2023属半冬性小麦,在邳州市种植全生育期225 d左右,与对照品种淮麦20生育期相当。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深绿色,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耐低温能力强,综合抗性强。后期灌浆快,落黄好,秆青籽黄熟相好。株高80 cm左右,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强,长方形穗,穗层较整齐,白壳,短芒,白粒,籽粒角质,千粒重40.0 g左右,外观品质好。

1.2 品质

徐麦2023两年品质检测结果:籽粒容重808 g/L、783 g/L,蛋白质含量13.56%、14.67%,湿面筋含量29.9%、32.5%,稳定时间5.7 min、6.2 min,吸水率59.0%、60.0%。

1.3 综合抗性

徐麦2023参加国家品种试验,经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高感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叶锈病。从农场大面积种植来看,正常的防治条件下,徐麦2023田间纹枯病、赤霉病及白粉病均轻微发生或未发,叶锈病未见,抗病性表现较好。该品种茎秆弹性好,即使在小麦灌浆后期遇到大风大雨,田间未出现倒伏和窝塘现象,可见该品种抗倒性较强。徐麦2023根系发达,尤其2022年表现的较为突出,2022年春季淮北地区降水较少,持续干旱较严重,很多品种长势较差,穗型偏小,株高偏矮,生长量不够,上部主要功能叶片发黄发枯,出现早衰现象,影响产量的形成。但是徐麦2023在大田中还是表现出喜人的长势长相,并没有因为干旱出现生长量不够,没有早衰的现象。其他很多品种由于早衰,植株提前成熟,麦粒灌浆不饱满,粒重降低,商品性差;徐麦2023成熟期和以往相差无几,收割时秆青籽黄,麦粒灌浆饱满,粒重正常,商品性很好。可见该品种根系发达,耐旱性突出,不会因为干旱而出现早衰的现象,从而影响产量和商品性。

2 产量表现

2016-2017年度参加中种黄淮麦区南片小麦试验联合体水地组第1年区试,平均产量8 346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3.96%,增产点率83%,增产≥2%的试点率为72%;2017-2018年度续试,平均产量6 897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38%,增产点率90%,增产≥2%的试点率为80%;2年平均产量7 621.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4.67%。2018-2019年度参加中种黄淮麦区南片小麦试验联合体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884.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39%,增产点率100%。

2019-2022年,连续3年在邳州市稻麦场大面积种植及参加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小麦新品种安全性测试,以江苏徐州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淮麦20和淮麦33为对照,连续3年徐麦2023产量稳定在9 750 kg/hm2以上,表现出较好的稳产丰产性,抗倒性强,田间长势清秀、熟相好,得到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种植大户的一致好评。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产量构成要素

小麦品种的产量由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及千粒重构成,如何协调三要素获得理想的产量是栽培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难点。从几年来的种植数据来分析,徐麦2023要想获得9 750 kg/hm2以上的产量水平,在种植过程中应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具体的穗粒结构:有效穗数630万~650万穗/hm2,每穗实粒数38~42粒,千粒重40.0~42.0 g。

3.2 高纯度基础种子是创造高产的前提

自2019年秋季引进该品种(育种家种子)以来,每年坚持用三圃法来提纯复壮,生产原种。每年从大田选取2 000个同本品种性状一致的、稳定的优良单穗,单穗脱粒、单穗播种,第2年选择性状更稳定的优良穗行50个,分别种植50个穗系,除去淘汰的穗行其余的混收作为当年秋播备用基础种子,第3年除淘汰掉穗系中个别不稳定的以外,其余混收播种作为原种。通过3年3圃所生产的基础种子性状更稳定、增产潜力更大,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3.3 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是高产的根本

优良品种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配套农业栽培技术措施对保证优良的品种取得稳产高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使良种充分发挥在农业生产中的增产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3.3.1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择晴朗天气对种子进行晾晒,可以提高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针对近几年病虫害频繁发生的情况及天气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小麦种子包衣处理已经成为一种必要措施,一般可以选用拌拌乐种衣剂,其有效成分为3%苯醚甲环唑,可达到防病防虫、双效合一的效果。

3.3.2 合理适时早播,提高播种质量 本农场是稻麦两熟制,前茬是水稻机插秧粳稻,粳稻的熟期一般较晚,常年在10月下旬成熟,小麦一般要在10月底播种,正常在10月25日之前或10月25日左右结束播种,如果推迟到11月初播种就会大大影响产量。

徐州地区秋播季节正常年份降雨较少,为了保墒在水稻收获之前7 d断水,这样既能保证水稻有较高的产量又能保证小麦的最佳播期,还要考虑好小麦播种的墒情。水稻收获后及时碎草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然后用大型拖拉机耙地2遍,把稻草全部埋净,在耙第2遍之前,施用复合肥750 kg/hm2作底肥。土地耕耙结束以后紧接着播种,播种方式还是沿袭最传统的方法人工撒播。一般正常播期下撒播用种量225~270 kg/hm2。迟于播种适期,根据实际播种期及整地情况,适当增加用种量[2]。同时还应结合天气、雨水及田间实际情况。撒完种子以后用s195型手扶拖拉机拉着木耙礳拢,这样既能将种子盖下去又能起到压实保墒的作用,有利于齐苗。

3.3.3 田间开沟,便于管理 俗话说好品种三分种七分管,小麦播种以后便于人工喷药、施肥等田间作业,应及时开通田间三沟,每隔4 m开一道竖沟,两头开通横沟,沟沟相通便于灌溉、排水,还可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田间群体通风透光,在小麦的生长后期更能提高群体抗病、抗倒等能力。

3.3.4 合理施肥 农作物想获得高产离不开肥料,合理施肥是重要的技术措施。具体可根据土壤地力及田间长势情况而定[3]。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12月至春节前根据天气情况,赶在雨雪之前施150 kg/hm2尿素作越冬肥;年后在第1节间定长、第2节间伸长1 cm左右时,撒施150~225 kg/hm2尿素作拔节肥;拔节肥的施用应结合田间麦色情况,如果麦色较深说明田间土壤地力好、前期肥料施用足,还有就是肥料利用率较高、肥效好,目前还不缺肥,可推迟施肥时间,亦可减量施用;如果麦色已经褪淡变黄,应及时施用拔节肥,并酌情增加肥料施用;拔节肥的施用除了观察田间麦色和节间长度情况,还应结合叶龄余数情况,做到科学精准施肥,一般在叶龄余数2.5叶左右时麦色褪淡时施用拔节肥效果最好。在叶龄余数为0.5时可施用尿素75 kg/hm2作孕穗肥,用以延长功能叶寿命,防早衰,提高粒重。

3.3.5 加强田间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播种出苗后抓住年前有利时期,根据田间草害情况尽早做好冬季化除工作,主要防治禾本科杂草,此时期草龄小、根系不发达、抗药性差,草害易控且成本低、效果好。年后再进行一次春季化除,主要防治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喷药的时候一定注意用药量,既不能重喷也不能漏喷,确保化除质量。蚜虫、红蜘蛛、白粉病、赤霉病是小麦最主要的病虫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本着防病治虫的原则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尤其在赤霉病的防治工作上,一定本着“无花早、白花迟、黄花用药正当时”的原则,有雨赶在雨前喷,建议防治次数以2次为好,第1次见花就打药,第2次5~7 d后如遇雨需要补喷,以提高防治效果。在药剂上选择应结合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的防治施用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单剂或复配剂。

3.3.6 适期收获、颗粒归仓 小麦收获过早,千粒重低、饱满度差、容重低、种皮皱外观商品性差;收获过迟,破损严重,机械收割时田间损失率高;如持续2~3 d阴雨还易造成穗萌发,种皮颜色暗淡无光泽,没有卖相。正常年份在小麦完熟期收割最合适,田间表现为中午麦穗稍微有些弯头,此时的小麦含水量也不高,应在晴好天气组织收割机及时收割,收割后及时进行晾晒,有条件的及时烘干,作为商品粮晒2 d即可,如果作为种子就需要晒2~3 d,将水分严格控制在13%以下入库。

猜你喜欢
田间小麦品种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田间地头“惠”果农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