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热格林,佐·德力格尔,袁德军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畜牧兽医站,新疆 博乐 8334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 博乐 833400
羊黑疫又名羊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毒血症,呈世界流行。养羊业发达的北美、欧美、中东和澳大利亚等地区都有羊黑疫的报道。该病病原为B 型魏氏梭菌,这是一种能形成芽孢体的细菌,抗逆性强,一旦感染,通过常规消毒难以短时间内控制,危害较大[1]。
B 型魏氏梭菌是引发羊黑疫病的病原,该菌归属于魏氏梭菌,恶劣环境下能形成芽孢,芽孢的抵抗力非常强,对绝大多数消毒剂都有抗性,繁殖体则抵抗力较弱,很容易被环境不良因素杀灭。该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体外易培养,但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对培养基营养要求不高,普通肉汤中就可良好生长,为了达到厌氧效果,实验室在进行液体培养时往往在培养基表面用灭菌的液体石蜡进行封闭。B 型魏氏梭菌不产生荚膜,周身具有鞭毛,能运动,可产生5 种以上的外毒素,可引发消化道黏膜的损伤,也能造成毒血症而引发全身症状。从膘情上来看,体重越大,膘情越肥,感染后发病越严重。应激对该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长期在地势低洼的草区放牧的羊只最易发病。
病羊和隐性感染羊是重要的传染源,通过粪便将魏氏梭菌排入环境中,对牧草、饲料、饮水等形成污染,健康羊食入后便容易感染[2]。在流行季节上,春季和夏季是该病高发期,肝片吸虫病容易流行,羊一旦感染肝片吸虫,肝组织的氧化还原电位能出现下降,继而促使食入的魏氏梭菌芽孢体活化,逐渐转变为繁殖体,繁殖体具有快速繁殖和代谢特征,代谢产物毒性较强,这些毒素随血液循环向全身移动,对肝细胞破坏力较强,引发坏死性肝炎,流入中枢神经系统时,脑和脊髓的部分神经元会受到破坏,还有其他组织器官的细胞都会受到影响。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患病羊表现出神经症状和全身症状,部分羊会出现急性休克而死亡,故该病和肝片吸虫的感染关系密切。消化道是该病的最主要传播途径。魏氏梭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导致该病多数流行于沼泽地区放牧的羊群[3]。
羊黑疫通常发病较急,很多时候病羊还未表现具体症状就突然倒地,全身发生短暂神经症状后死亡。潜伏期非常短,发病急是该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少数羊因品种、日龄和免疫力等原因病程较长,可拖延1~2 d,目前报道的病例中病程极少有超过72 h 的。病程稍长的病羊起初机体发热,采食量下降,呼吸不畅,血液中还原性血红蛋白升高,可视黏膜发绀发紫,体温最高时能达41 ℃以上,卧地不起,呈昏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毫无痛苦地突然死亡。有部分发病严重的羊可见尸体皮下静脉充血扩张,皮肤表面呈现出暗黑色外观,整体显黑色,故得名“黑疫”[4]。胸部皮下组织发生水肿,用手按压留印。该病发病急,治疗时间短,若未及时治疗死亡率在90%以上,通过药物及时干预病死率稍低,但耐过羊只后期生产性能不佳。
对病死羊进行剖检,主要病变器官为肝脏、心脏、皱胃、小肠等。肝脏表面有1 个或多个凝固性坏死灶,坏死灶的界限清晰,呈灰黄色的不完整圆形,皱胃常有一鲜红色的充血带环绕,坏死灶直径为2~4 cm,切面为半圆形[5]。肝脏的病变是该病的特征性病变,也是诊断该病的关键。如果伴发有肝片吸虫感染,则肝脏的肝窦及组织中还能分离到虫体,同时肝组织出血、硬化,坏死区域扩大,质地变脆。浆膜腔中有炎性液体流出,暴露于空气中后快速凝固,液体转变为胶冻样半固体,腹腔中充满血色渗出液。胸腹腔中液体容量可达数百毫升,心包腔中有积液,积液长期可发生浑浊,积液量能在50 mL 以上。左心室心内膜下常出血,皱胃幽门部位和小肠的肠道黏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将肠道内容物染红,也使得粪便排出体外后显黑色[6]。
通过病羊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死亡后的病变观察能对该病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借助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检查。无菌采集病羊肝脏的病灶部位,在载玻片上进行组织抹片,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如果能找到菌体粗大、两端钝圆、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梭菌,多单在或数个两头相连状存在,则可确定为梭菌感染。再将病料无菌接种于营养肉汤中,用无菌液体石蜡进行液面密封,之后于35 ℃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24~48 h 后,肉汤培养基由澄清变为浑浊状态,且肉汤中有气泡存在,取肉汤在葡萄糖鲜血琼脂表面进行划线,固体培养24 h 对菌落进行观察,如果出现薄而透明的菌落,形状不规则,边缘呈细线状散开,易蔓延生长的特征性菌落时,即可确诊。有些实验室通过豚鼠感染的方法进行动物试验,将病理组织肉汤培养液肌注豚鼠体内,豚鼠死后若在注射部位出现出血性水肿,腹部皮下组织呈胶冻样水肿,透明无色或呈玫瑰色,厚度在0.8~1.0 cm,则可认为是B 型魏氏梭菌感染。
预防该病需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方案,提升羊群的管理水平,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切断病原传播的防控措施,提升羊群的营养水平[7]。
做好对羊群的饲养管理能最大程度降低羊黑疫发病率。魏氏梭菌由于能形成芽孢,而芽孢体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强,故通过强化消毒的方法只能用于羊群中发现传染源后紧急杀灭环境中的繁殖体病原,尤其是刚排出的新鲜粪便繁殖体数量多,此时通过加强环境消毒能紧急控制。对于环境中长期形成的芽孢体,消毒的作用有限,防控主要依靠加强羊群的科学管理。放牧羊禁止到环境潮湿、通风不良、死水坑较多的地带放牧,最好在地势高燥,有阳光直射,空气流通性强,又有流动河水的地方放牧,遇到其他羊群一定要避开,做好管理防止混群。冬季天气寒冷,草叶表面多有露水和霜,尽量在日出后2~3 h 再出牧。舍饲羊群冬季到来前一定要储备足够的青贮饲料,青贮饲料不但口味良好,营养全面,还含有大量的发酵乳酸菌,有效促进瘤胃微生态平衡。羊场中有长期储水的废弃坑塘建议填埋,防止羊饮用其中的水,引发疾病。
魏氏梭菌在羊身上引发的疾病较多,除了羊黑疫外,还包括羊快疫、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等,该病的商品化疫苗临床多以联苗的形式出现,具有一针多防的特点。疫苗免疫只针对健康羊群,已经发生过该病的羊接种后效果不佳。免疫时机建议选择在晴朗无风的天气,免疫前后1 周内不要使用对机体有免疫抑制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地塞米松磷酸钠、氟尼辛葡甲胺等解热镇痛消炎药。霉菌毒素对免疫系统也有非常强的破坏作用,霉变饲料务必禁止饲喂。对于种羊群建议每年的春季到来前统一进行普免,1 年接种1 次,对于商品羊群,则在断奶后的1 个月内免疫1 次,之后检测体内抗体含量。临床经验表明,80%以上的羊抗体含量合格则该羊群就能对黑疫保持强的抵抗水平,确保平稳出栏。
很多羊场喜欢将收割的牧草、花生秧、红薯藤等直接撒在地面让羊自由采食,殊不知这样做会造成羊采食量下降,地面残留粪便中包含的病原体也很容易污染草料,通过消化道侵入机体。饲草应全部集中在离地面至少30 cm 以上腾空料槽中饲喂,禁止羊只踩踏。新鲜饲草最好晾晒4 h 以上再进行饲喂,叶子表面沾有雨、露、雪、霜等时不可食用。血吸虫病常和该病伴发,有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一定要加强魏氏梭菌感染的预防,每年春季和秋季建议统一对羊驱虫。有研究表明,血吸虫病控制后,该病的发生率至少能下降50%以上。羊粪便要做到每日清理,且集中运送至远离生产区的地方堆肥发酵处理,发酵过程是一个产生生物热的过程,能有效杀灭粪便中的病原体。实验室采集的病料以及病死羊尸体应做好无害化处理,建议焚烧或深埋,填埋深度一定要深,尸体最表层离地面至少2 m,填埋过程中撒生石灰,以防病原扩散。
营养良好的羊机体免疫力健全,对病原微生物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加大营养的强化,尤其是重视矿物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的补充,能有效降低发病率。机体出现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时,羊容易出现啃土、啃墙等异食癖行为,而土壤中该菌含量较多,沼泽地区的泥土中含量更大,很容易受到感染。建议根据羊日龄大小,每个圈舍中放置舔砖,舔砖中富含矿物微量元素,加上使用方法简便,是预防营养缺乏的首选。春季、夏季青绿饲料多,每天集中收割进行补饲,有助于预防维生素缺乏。饲喂模式推荐“少量多餐”“先粗后精”的原则,日粮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饲喂次数,减轻瘤胃及肠道负担,同时每次饲喂时先上粗料,粗料剩下10%~20%时再撒上精料,有助于羊只消化。
羊黑疫由于发病较急,很多羊只都是表现出症状时在数小时内就导致死亡,即使用药治疗,往往药效还未来得及发挥就濒临死亡,导致该病治疗难度大,救治的成功率低,因此,该病务必以防控为主[8]。有些羊只病程超过48 h 的则有治疗机会,先采取抗诺维氏梭菌血清紧急注射,通过血清来中和血液中的毒素,防止组织器官进一步被破坏,之后再2倍量肌肉注射抗生素,常用的药物有磺胺嘧啶、利高霉素等,同时灌服抗厌氧菌效果较好的甲硝唑,对体内的魏氏梭菌进行抑制和杀灭。粪便发黑、出血严重者可配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 和维生素K 进行治疗。该病治疗期间建议将饲喂量减少至正常量的一半或更少,饲料以柔软多汁、易消化的日粮为主,必要时加入微生态制剂进行辅助治疗,减少胃肠道消化负担。治疗期间可将病羊隔离在通风、干燥、有阳光直射的地方,通常用药后的第2 天症状就会好转,连续用药3~5 d 病羊可逐渐康复。
羊黑疫是养羊生产过程中常见细菌病之一,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发病很急,使得该病的治疗时间非常短,若不及时发现基本无治疗时间。该病在管理水平低的中小型羊场最易出现,临床一定本着“养大于防、防大于治”的原则进行预防,只有将病防住才能使养殖更平稳,一旦发展到治疗阶段,病羊完全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小,最终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