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彬 操武能(重庆市云阳县畜牧发展中心)
蔡俊(重庆市云阳县水利局)
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社会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特别是畜牧业转型升级,如何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的问题一度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为改善生态环境,有效控制畜禽养殖面源污染,笔者结合当下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就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思路及对策进行简要阐述,主要从畜禽养殖空间规划、养殖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养殖污染治理举措、养殖污染治理原则、分畜种制定污染治理标准,扎实推进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工作,因地制宜完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以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切实提高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绿色健康发展。
畜牧业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从畜牧业和环保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畜牧业一定要围绕当地畜禽养殖规划布局发展。
2018年以来,各地相继对畜禽养殖区域划分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明确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区域位置,畜禽养殖区域管理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管理规定:禁止在禁养区新建、改扩建畜禽养殖场,限养区实行畜禽养殖存栏总量控制原则,超过畜禽养殖存栏控制总量,不得新建、改扩建畜禽养殖场,适养区采取“以地定畜、种养结合”等原则,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污染防治统一监管。
一是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落实好养殖场治理主体责任,督促养殖业主自觉承担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费用,主动承担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日常管护;二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好属地乡镇监管责任,对辖区内养殖场建立治理台账,加强日常巡查,确保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一旦发现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损坏,及时督促养殖业主修缮设施设备,降低畜禽养殖粪污污染风险;三是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原则,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指导,落实好人员定点联系,推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新模式、新技术,切实解决养殖污染治理问题,促进畜牧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始终坚持“环境无污染,资源化利用”为原则,以“粪污有效处理,资源化利用”为目标,配套建设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实现畜牧产业可持续绿色健康发展。
1.压实属地监督管理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构建种养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畜牧业与环保和谐相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与属地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只有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属地监督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任务,积极协调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2.强化行业部门技术指导。县级畜牧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技术培训,宣传推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新技术、新模式,更新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理论水平,提升基层畜牧兽医人员认识,切实体会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新技术及新模式的优势,认识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势在必行,自觉为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同时通过基层畜牧兽医人员传导,提升养殖业主对新技术及新模式的接受度,充分认识到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性,自觉投身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同时畜禽养殖污染指导工作包片到人,建立定点联系制度,联系人要深入一线,加强对养殖业主进行现场指导,合力布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设备,确保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效。
3.建立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在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过程中,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沟通,建立紧密协作机制,采取“以治理为主,执法为辅”方式,积极推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畜牧部门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技术指导,督促养殖业主及时整改增设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实现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对拒不整治的畜禽养殖场予以相应处罚,以此营造良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氛围,促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顺利推进。
4.积极推进现有养殖场户治理。针对已建成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不配套、种养脱节及种养不配套等问题,要按照“雨污分流,固液分离”原则,坚持畜禽养殖粪污“减量化产生、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思路,分畜种制定粪污处理设施治理标准,因地制宜,一场一策,一场一档,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科学规划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推行“以地定畜、种养平衡”的治理模式。对原有畜禽养殖场现有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情况,以养殖规模和当地土地消纳情况,对原有畜禽养殖场增设粪污处理设施,促进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过程中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深入实际,灵活调整治理方案,确保治理成效,如部分畜禽养殖场周边无消纳土地,但养殖区域位于适养区,不能一刀切将其关闭,可以考虑异地消纳和委托第三方机构处理。
5.科学管控新建设施配套。新建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要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要与养殖场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以“减量化产生、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原则,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促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
(1)减量化产生。一是推广节水工艺。传统养殖采用鸭嘴式饮水器,致使大量饮用水进入粪污,导致粪污产生量增加,处理难度大。新建养殖场要推广节水工艺,从饮水器上下功夫,逐步推广饮水碗、自动水位控制器,从源头上减少粪污产生量;二是改变圈舍结构,传统养殖采用水泥地板,粪污清理基本上靠人工清理和高压水枪冲洗,粪污产生量取决于圈舍清洗频率,新建养殖场圈舍结构发生变化,采用高床漏缝式水泥地板,运用机械刮粪机,实现粪污清理自动化,圈舍基本不用水冲洗,从而减少生产用水进入粪污;三是饲料品种改变,随着饲料中抗生素禁用,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有利于调节畜禽肠道微生物菌群,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从而减少粪污的产生量。
(2)无害化处理。传统养殖粪污处理工艺主要为厌氧发酵、堆肥等方式,随着生产工艺的成熟,异位发酵技术在粪污处理上运用日益增多。通过在畜禽养殖粪污中添加益生菌和垫料,通过益生菌发酵处理,发酵过程产生高温,将水分蒸发,同时将粪污中病原微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形成生物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
(3)资源化利用。在化肥减量的背景下,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迎来了春天,畜禽养殖粪污的使用将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疏松土壤,改善土壤板结情况,提升耕地肥力,提升农业种子品质,促进种植业绿色有机发展。当前,畜禽养殖粪污主要用于果林的种植、蔬菜的栽培、花卉种植等方面,提升产品品质,逐步形成了绿色生态种养循环模式。
根据养殖畜种和养殖规模分类治理,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达到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效果。
1.生猪规模场治理。一是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宜采用异味发酵床处理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工艺为养殖场粪污集中收集,通过粪污暂存池搅拌均匀,进入喷淋池,均匀喷洒在垫料上,利用翻抛机定时将垫料与粪污混合,其中加入发酵菌种,通过高温好氧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分解粪便和尿液中的有机质,产生热量蒸发水分,从而达到处理粪污目的,同时异位发酵床处理后的垫料原料,可作为有机肥原料用于生产有机肥;异味发酵床面积按照每头生猪0.2平方米进行建设,发酵床一边建设粪污喷淋池,用于吸取粪污并喷淋在发酵床垫料上,发酵床中间底部设置曝气导流沟,选用pvc管间隔一定距离打孔,用于发酵床曝气,发酵床墙体高度为1.8米,主体采用钢架结构,顶棚宜选用透明材质建设;同时建设粪污暂存池,按照存栏每头生猪0.2立方米建设,主要用于粪污暂存和搅拌。二是年出栏5000头以下,按照每存栏1头生猪测算,需配套粪污消纳土地0.6亩,建设干粪堆积池0.01立方米,沼气池0.4立方米,贮液池0.8立方米,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结合实际情况安装铺设还田管网。
2.肉牛规模养殖场治理。按照每存栏1头肉牛测算,需配套粪污消纳土地2.5亩,配套建设干粪堆积池1立方米,沼气池2立方米,贮液池2.5立方米,由于肉牛在养殖过程中添加草料居多,沼气池厌氧发酵易造成堵塞,若无特殊要求,不建议建设沼气池,可适当将储液池容积扩大,每存栏1头肉牛建设贮液池5立方米,结合实际情况安装铺设还田管网。
3.山羊规模养殖治理。按照每存栏1只山羊测算,需配套粪污消纳土地0.1亩,配套建设干粪堆积池0.1立方米,贮液池0.1立方米,结合实际情况安装铺设还田管网。
4.肉禽规模养殖场治理。按照每存栏100羽进行测算,需配套粪污消纳土地0.4亩,配套建设干粪堆积池0.2立方米,贮液池0.2立方米,结合实际情况安装铺设还田管网。
5.蛋禽规模养殖场治理。按照每存栏100羽进行测算,需配套粪污消纳土地1.5亩,配套建设干粪堆积池0.4立方米,贮液池0.4立方米,结合实际情况安装铺设还田管网。
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是一项持久性工作,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思想,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环保意识,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持续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切实做到畜牧产业与环保和谐相处,打造绿色高效生态畜牧业,促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