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楠
(滨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山东滨州 256600)
林业育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对提高林业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造林绿化会用到大量苗木,研究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林业生态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林业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提高林木成活率,提升林业发展水平,不断增强林业生态保障能力。
林木种子的选择和处理直接影响苗木培育质量。母树林树种是种子的最佳来源,经过大量培育实践研究可知,使用母树林树种可提升苗木移栽后的存活率。确定培育树种之后,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催芽前,要对林木种子进行清洗和消毒。通常用清水浸泡种子,也可以用鼓风机将质量差、干瘪的种子清除;用甲醛或硫酸铜溶液浸泡30 min,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可提高苗木抵抗害虫侵蚀和病毒感染的能力。在催芽阶段,需要时刻关注种子萌芽状态,当萌芽率达到65%以上时,便可在苗圃地播种。
在苗木培育前,要对种植苗圃地进行实地勘察,要综合考虑水源、土壤等因素,保证苗木生长条件。若苗圃地土壤盐碱重、水源不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对于盐碱地,可采用撒磷石膏、脱硫石膏等化学药剂快速改良。与此同时,重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完善浇灌排水设施、开挖沟渠和整地等,为苗木生长提供基础保障。
在选好育苗地后,要进行育苗地土壤处理,主要处理黏土含量高的土壤以及沙质土壤、偏碱性土壤、偏酸性土壤。针对黏土含量高的土壤,可用烧过的灰炭加干草、木屑、糠皮混合撒入土中改良优化土壤;针对偏碱性土壤,可在土壤中掺入泥炭土、松针土进行改良;针对偏酸性土壤,可掺入草木灰和石灰进行改良。同时,在苗木培育过程中,必须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硝石灰、硫黄撒施土壤表面,用铁钉耙深翻后,大水灌透,杀灭土壤中的害虫,为苗木健康生长奠定基础。
育苗地选好后要进行苗床设置,苗床多以东西向为主要走向,苗床长度<80 m、宽度<10 m,以便于浇灌和覆盖塑料膜。根据苗木培育实际情况,确定苗床规格。种子粒径小的,可选择窄床育苗;种子粒径适中或者较大的,可以选择宽床育苗;若苗木过大,可单独设置单行垄床[1]。根据土壤含水量及湿度确定育苗床高度。若苗圃地湿度较高,可以抬高苗床,减少湿气对苗木的影响;若苗圃位于干旱少雨区域,应降低苗床高度;若苗床处于坡地,需要将苗床的长边平行于坡地等高线;为了使苗床更加平整,需要保证苗床中的土块足够细碎。
前期工作完成后,进行苗木播种,要选择合适时间播种,同时注意土壤水分管理。在林业苗木培育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在播种前必须充分了解气候状况和近期天气情况,全面掌握不同苗木的生长周期。一般在春季3月、4月播种,在播种过程中注意温度的调节。如果选在夏季播种,应为苗木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也可为苗木浇灌水,利用蒸发作用将多余热量吸走。如果播种时气温较低,可为苗木覆盖地膜或施加肥料,肥料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有助于苗木存活。遇风力较大、气温较高的天气,应为苗木提供更多水分[2]。
全面分析苗木的生长特性,根据苗圃实际情况选择肥料,根据苗木生长状态科学配方施肥。幼苗期,育苗当年一般不需施肥;第2年注意观察,对于养分急缺的苗木,要及时增加施肥量和次数,苗木具有吸收功能的根多分布在15 cm左右深的土层内,采用地表施复合肥后再浇水即可;第3年,苗木处于生长期,要重视追施复合肥,保证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及时关注苗木长势,科学制定施肥计划,既能保证苗木获得适量养分,又能减少肥料浪费,有利于提高林业培育效益。
林业苗木培育初期,苗木抵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注重外界因素对苗木生长的影响。苗木培育初期,要进行精细化管理。一是夏季雨季要防涝,及时排出苗圃地的积水。二是冬季要防冻,可采取塑料小拱棚或设置风障的方式,提高苗木御寒能力,提高苗木抵御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三是注重苗圃地除草管理,忌使用化学药物除草,要采用人工拔除方式进行除草,可以避免苗草争肥争水,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四是抓好苗木病虫害防控工作,做到早发现、少用药、早清除。针对虫害,可采取人工捕捉方式,避免幼苗产生药害;针对病害,可采用清除、集中销毁的方式清理病苗,防止病害蔓延。
苗木移植要因地制宜,科学选择适宜的移植时间,尽可能提高移植苗木存活率。3—5月是移植造林的最佳时机。3—5月北方进入春季,苗木开始萌芽,并且此时冬季残余积雪融化,可以提高土壤湿润度,使移植的苗木获得充足的水源,从而提高苗木成活率。
确定苗木规格是成功移植苗木的关键,要根据不同林业种植需求确定苗木规格。例如:选用杨树作为速生丰产林时,一般选择胸径2~3 cm的苗木;选择国槐、白蜡作为道路绿化树时,一般选择胸径3~5 cm的苗木。在苗木移植过程中,苗木规格的选择除了与造林环境有机结合外,还要在保证成活率的前提下注重造林美观性,兼顾美观、实用生态需求。
育苗起运一般从春季开始,原因在于这一阶段的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苗木根芽尚未萌动。苗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补给水分,确保土壤含水量能够满足苗木的种植要求。苗圃起苗时,要保持根系相对完整,不对苗木造成破坏;苗木运输过程中,可喷洒一定量的水,有效减少运输过程中树体水分蒸发,从而提高苗木成活率。
苗木移植后的抚育管理非常重要,要做好水肥、除草、修剪等日常管理。一是松土除草。对树穴松土、除草,结合松土培好外埂,以拦截雨水。二是浇水。视土壤墒情合理浇水,可结合水肥一体化方式进行,浇水后可采用塑料地膜或杂草覆盖穴面的办法,保持土壤墒情。三是抹芽修枝。要做好树型修整,及时修除竞争枝、卡脖枝、双顶枝,保留辅养枝,修枝强度不宜过大,修枝要用快刀利斧,保证伤口平整光滑、不撕皮[3]。
一是了解苗木移植区域病虫害类型,制定针对性的病虫害预防机制,采用科学防治手段,减少苗木病虫害威胁。二是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虫害及病害,采取针对性方法,比如喷无公害药剂、捆草把、人工剪除枝条[4]等。三是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避开炎热干燥天气,选在阴天、无风时喷洒杀虫剂,避免阳光曝晒导致药剂蒸发,避免降雨天气喷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