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刘胜男
督查督办是指对上级要求和本单位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研究分析,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决策的有效实施。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对提高督查工作效率、促进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政府督查工作中,督查手段和方式较为传统、落后,与督查内容的日益系统化、复杂化不相适应。因此,要探索创新督查工作的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提高督查工作效率。
督查手段决定督查工作成效。目前督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传统方式,电话督查、会议督查、文件督查等方式仍在很大的范围内应用,当然,这种传统的督查方式对一些工作来讲必不可少,但就总体而言,传统督查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被动型特点明显,被督查对象主动性受到限制。传统督查方式一般是由政府督查室启动督查后,被督查部门才会反馈相关进度或结果,被督查部门处于被动状态。这种被动状态也是由传统的督查方式决定的,传统督查方式缺乏有效的双向启动机制,被督查部门一般习惯于直接向政府主管领导汇报工作进度或结果,主动向政府督查部门报送的情况很少。
(二)督查时效得不到有效保障。督查工作的一个关键作用就是推动政府决策部署得到及时贯彻落实,因此,督查时要及时掌握政府决策部署的进展程度、进行整理汇总、向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汇报,以便政府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若是反馈不及时,极有可能导致错过制定实施对策的最佳时机。传统督查模式一般需要经过“发送—传递—接收—总结—反馈—整理—上报”等步骤,从启动督查到督查结束往往需要几天到十几天的时间,时效性不高,对一些紧急性的督查工作,虽可以压缩各阶段时间,但效果不一定理想。
(三)督查内容的深度和强度受到限制。在当前,政府需要督查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维度越来越宽,传统督查方式对简单的督查工作尚可游刃有余,但面对大批量、专业化、复杂化的工作要求就显得力不从心,会造成督查工作覆盖面不广、程度不深。
(四)督查分析难以做到全面深入。由于传统督查方式搜集的资料主要是各部门报送的文字材料、电子表格等,督查工作人员主要依靠人工和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因缺乏先进的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和方法,对资料中信息的挖掘深度不够。
大数据是海量数据的结合。大数据技术就是采集、分析、处理这些庞大数据的信息,通过大数据体系层层处理从而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或使原始数据获得增值的处理方式。
大数据技术在政府督查工作中主要用于信息处理,包括采集、存储、清洗、分析挖掘、展示应用等。依据大数据的特点,在政府督查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如下优势:一是利用大数据分布式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及时快捷地完成督查信息的搜集录入工作,减轻基层重复工作压力,去除逐层汇总的繁文缛节,为督查工作提供及时的信息参考,更好地推动督查工作的开展。二是利用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及时快捷地更新信息,加快对决策部署贯彻情况的反应速度,既可以让具体负责督查工作的人员开展更深层次的分析,及时跟进监督各项工作的进展,对偏离目标的工作进行纠正,又可以让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及时看到所主管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以便采取措施。三是利用大数据可视化展示技术,可以把在督查工作中搜集的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让相关领导、部门、具体督查业务人员一目了然。四是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可以对督查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立体化挖掘分析,利用模型对督查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相比于人工分析和简单的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会更加科学,从而对所督查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如果偏离目标可以及时对被督查部门进行指导和纠偏。科学结论可以快速准确地反映决策部署的进度,便于责任部门掌握实情,及时部署下步工作,确保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预期目标运行落实。五是利用大数据海量存储技术可以系统化、持久化地保存督查数据,不仅可以向相关人员展示督查工作的相关历史信息,也可以避免对同一工作进行多头督查或重复督查,提升督查工作的效率。
(一)利用大数据建立分布式数据采集机制。通过开发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督查工作应用软件,或者将相关督查程序接入当地政府综合政务应用软件中,为督查工作所有涉及部门、人员设置管理账户。在政府督查工作应用程序中,根据所督查工作的实际特点,确定督查项目、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督查时限等,利用大数据技术导入软件中,由督查业务部门一次性部署给相关部门,被督查对象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和督查时限要求主动通过应用程序填报相关工作情况和进展数据,督查数据的采集更加及时快捷。此种情况下,可以建立督查工作双向启动机制,既让督查人员通过大数据向被督查部门部署督查事项,也让被督查部门通过大数据主动将督查事项录入上报,接受督查业务部门督查,使督查工作更加高效。
(二)利用大数据建立督查信息挖掘分析机制。根据被督查工作的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督查分析评价模型,通过大数据搜集模型所需要的源数据,利用大数据海量数据分析技术,对源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关联分析,并对所督查工作进行科学有效评价。对于常规项目,可将督查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对于短期项目,可通过督查次数进行模块归纳,在模块中写入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对于长期项目,可分时间节点或分阶段进行模块归纳,如分期建设的重点工程,可以从一期到全部建设结束,持续记录各期投入的资金数额、工程建设情况等,运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进行层层分析,得出结论。如果符合预期则启动下一期督查,如不符合预期,则要进一步查找原因,确保完成预定目标。工程完成后,还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对工程建设做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估。
(三)利用大数据建立督查信息展示应用机制。通过设置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模块,根据需求设置图表分析模板,对督查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将督查主要数据信息以二维表、多维图等形式向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展示,既可以让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提高督查强度,也可以提高部门的责任意识,推动被督查工作快速运转。社会公众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建议可以加入分析模板中,提高督查的深度,促进执行力的提高。
(四)利用大数据建立历史数据存储和应用机制。利用“政务云”等平台对督查过程中搜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化、持久化的存储,解决数据繁杂、容易丢失、难以查询的问题。对存储的数据,无论是兼职、借调、新入职人员,都可以通过督查信息数据库系统了解督查工作进程,及时查到所接到的督查任务的相关信息,较快进入工作状态,完成督查任务,减少因人员变动导致督查效率降低的出现。
2021年10月,东昌府区督查APP正式上线,这也是全省首个督查APP,依靠“互联网+”和大数据,在全省率先实现“掌上督办”。督查APP首期以建设项目为重点督查内容,将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重点建设项目、亿元项目以及民生建设工程项目纳入督查内容,可以实现项目数据统计、进度跟踪、问题跟进、领导提醒等功能。
督查APP的显著特点是将问题摆在明面上,针对以往沟通反馈不及时的问题,将所有待解决问题及时更新其中,相关人员随时查阅最新问题反馈及解决方案,以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了即录即查,避免了文件流转不到位、工作滞后等问题,确保每个责任单位、责任人及相关人员都能清晰了解到项目进度及存在的问题。督查APP设置有“领导督办”一键催办功能,只需点击按键,所有与之相关的人员都可以收到短信及APP推送通知。
此外,当进度、问题有发布及回复时,督办项目限期即将到期、已到期等状况时,也会推送短信和APP通知,予以提醒督办。
预警及提醒是督查APP的核心功能。每个环节都有完成期限及阶段性要求,如果没有完成,预警机制唤醒推送提醒功能,如果经过提醒后仍无推进,则会激活亮灯规则,亮灯分为黄灯、红灯等机制,分别对应督办工作流程。
督查APP内置的“督查通报”功能,改变了以往纸质传送效率低的问题,及时有效地通过政府各项重大项目通报,并以周报、月报、季报的方式传送最新信息,同时还有会议通报和专题通报,预知各项事务,快速推进决策,提升政府效率,推动东昌府区各项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