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对策探讨

2022-12-17 12:27熊洪亮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21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工程项目成本

熊洪亮

(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300)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质量是否良好,关乎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水平。同时还对工程进度与项目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涉及建筑行业能否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仅仅单纯地控制施工质量,就无法符合新时期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要求。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将施工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一、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管控的意义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经济管理,经济管理的预算环节是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经济管理的内容分别是财务预算与成本,同时通过财务预算标准或规范,对建筑工程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建筑工程项目开展期间,在一定程度上对各流程进行合理的连接,其中包括技术管理、验收管理和施工管理等,保证每个施工流程的进度与质量的有效性,最终达到合理监督的目标。此外,建筑经济管理可以对各项管理流程进行整体把握与合理分配,梳理各管理环节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强化建筑经济管理工作,可以促进企业内部资金的合理流动性,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在实现建筑企业资源的优化的同时,还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1]。

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原材料价格出现波动

影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材料价格波动。一般情况下,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地理位置存在差异,且具有较大的时间跨度等特点,尽管前期经济管理人员对材料和人力成本方面的预算进行合理推算,然而难以确保在具体实际的工程中材料和人力薪资的涨幅严格根据预算开展。在工程建设时,材料价格会产生一定的波动,这种现象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从而出现超预算的情况。例如,常见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在某段时间开始大幅度涨价,涨幅在42%以上,而人力薪资也出现很大程度上的涨幅,再加上多数项目的施工进度较为缓慢,施工周期较长,施工合同是根据一定时间内人工薪资与原材料,同时使用的还是固定总价合同,这就造成大部分工程项目因人工。设施租赁和材料等价格涨幅差异过大,进一步造成实际施工的材料价格和预算相比超出许多,最后却导致整个工程项目严重亏损。

(二)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在具体的建筑项目施工期间,影响经济管理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是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足。合理、科学的建筑项目管理,可以让工程根据提前制定好的施工方案或计划有序实施,为工程项目按时竣工、验收等环节提供保障。然而,部分建筑企业在项目施工中,时常会忽视项目管理工作,其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是不完善的项目追责体制,其次是工程管理方式不当,最后是工程管理团队专业水平受到限制,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这些问题的不断涌现,将直接影响工程管理水平,造成管理混乱的情况,因此,容易产生较多的签证费用和大范围的项目变更等情况。此外,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与招投标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各部门之间不注重团结协作、没有形成建筑工程的无缝衔接、发现问题并没有及时解决等,最终将造成成本无限性的增加,无法有效控制施工预算。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轻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从而造成索赔与工期拖延的问题,给建筑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

(三)外界环境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皆存在不可抗力的影响因素,例如,自然灾害、经济政策、社会形势和气候变化等。一般来讲,大规模工程项目具有其显著特征,包含参建方众多、施工单位结构复杂和工程持续时间长等特征。尽管造价人员提前对工程做出科学的预算准备,但由于中间受地域、自然环境、社会形势以及突发的自然灾害等情况限制与影响,使工程无法严格根据造价预算完成施工任务。例如,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极端天气、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可抗力的影响,造成全国性、区域性的停工修整,在此期间,某些工程项目因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得已拖延工期,而某些项目则会受到暴雨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建筑物遭到破坏。其中,工程造价也增加相应的疫情防控费用,同时使材料和人工等成本再一次进行涨幅。又如,对于某些海外建筑项目,该地区政府政策的改变或突然爆发的战争,使得经济管理严重超出成本预算[3]。

(四)施工方的设计与施工方案不严谨

为了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部分施工企业通常是一边施工一边设计施工方案。这样设计出来的施工方案难以取得充分有力的依据,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返工浪费的情况,这无疑是为施工埋下隐患。例如,某农村的混凝土地面在设计时却按照国道的指标,导致成本的浪费。此外,监督方或者施工方并没有仔细核算施工方案的成本,其仍然沿用按部就班、照搬照抄的方式,进而造成超额预算的投资,使超预算概率增加。

三、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对策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工程合同

针对市场原材料涨幅较大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做两手准备,即做好预算与价差预备费等工作。管理人员在做工程预算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后续工期相关费用也就是价差预备费,以防不时之需。第二,通过期货市场对项目所需的材料进行保值操作。建筑单位可以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中,一同开展反向和量等的经济交易,使两者的价格对冲,从而预防或转移价格涨幅过大的风险[4]。

要想进一步减小由不可抗力与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原因对经济管理的影响,建筑企业首先应当制作出具有合理性、明确性的施工合同。同时,在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在合同中把有关的风险做合理量化处理,还需要把量化之后的风险估算成本纳入合同总价之中,以便于管理人员进行综合预算。其次,工程合同中必须严格按照自身使用的技术措施,结合实际经济情况与工程规模等状况,确立约定俗成的合同条款,明确其支付形式和计价方式。例如,在工程施工中突然出现变更问题,这就需要明确甲乙双方的责任。在实际施工中,必须根据工程合同上的条款、流程逐一确定。如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合同和招标文件上出现相关的风险语句,要求投标人自觉承担超出自己能力之外风险范围的合同,对此投标人必须将此现象重视起来,及时做协商更改处理。最后,当遇到市场材料价格波动大的情况时,尽可能不用固定总价合同,也可以对合同中某些价格浮动较大的部分提前约定。并且还需要充分利用工程保险的优势与作用,规避潜在风险。如果出现由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风险,应当根据合同中相应的条款进行索赔。

(二)加强合同管理工作

在签合同与招投标环节中,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工程合同管理方面的工作。其中,合同管理贯穿工程结算与施工的始终,合同管理是否良好,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控制与项目管理。如果合同发生变更,则会对经济管理中工程造价带来影响。对此,在具体的项目施工中经济管理人员与预算人员必须按照实际预算需求,从技术、经济和合同等方面出发,积极开展既合理又科学的成本管控。进入现场签证环节时,必须认真按照审批程序贯彻落实,有效计算与和对合同上的各项价格,避免出现过量支付或超前消费的情况。例如,某工程项目存在超支现象,需要做到及时发现并反馈于相关部门,部门按照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严格把控各环节的工作流程,进一步使成本得到相应的控制。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不足,施工单位需要派遣专人对项目整体的造价进行管控,并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全过程,采取全过程项目咨询的方式明确施工方的管理工作,明晰项目每个流程的资金去向,节约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确保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5]。

(三)严格把控施工方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第一,在建筑工程中,往往通过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且图纸是工程预算的基础。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减少工程超支的核心便是成本控制。尤其是在工程设计预算层面,一方面,应不断完善工程所需原材料,尽可能地降低资金超支率;另一方面,应对设计图纸进行优化,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仔细勘查,严格按照现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为后期的施工提供有力依据。第二,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涉及工程量的准确与综合单价部分,做好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同时还会对竣工结算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经济管理人员需要认真核算施工方案的工程量,防止因计算有误导致不必要的预算增加,对于综合单价部分应全面考虑机械设备、管理费、材料、人工、风险和利润等,坚持完善施工计划与方案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报价技巧,对施工方案进行充分说明。此外,还可以引入新技术、新型工艺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等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例如,施工单位需要严格管控预算方案的审批与制定,将其融入施工的各个阶段,并且组建监督部门或小组,落实监督工作。

(四)优化预算审核工作,生成准确的评估报告

在经济管理的预算审核工作中,必须避免多算、错算、漏算等情况发生。对于经济管理而言,预算审核工作是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建筑工程自身的复杂性与单一性特征,其审核工作有很大不同,经济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实际的施工环境完成预算制度的审核。首先,审核工程量。在实际项目工程量的审核期间,应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工程造价和建筑工程量两者同预算紧密联系且相互作用,为此,应当编制相应的预算工程量清单做出严格的核算。其次,审核设计图纸之外的费用。大部分工程项目的施工通常存在放置、保养维护与安装等方面的费用,然而在设计图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针对此类额外的费用应当收取。最后,则是审核取费,应当严格按照当地政策完成取费的审核工作,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取费的必备条件,管理人员所计算的差价和费率都需要在合同的调整中完美体现,并且还要符合法律规定。

(五)结合建筑单位发展情况,创新管理机制

要想实现建筑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全面改革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十分必要,这样有助于保障其时效性。在建筑单位经济管理机制的改革过程中,必须注重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对原有机制进行全面优化,在此期间应当着眼于建筑企业实际发展状况,以及以往发展历程做对照,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同时,按照企业发展过程中遗留的问题,适当地对体制进行删减,例如,企业可以借鉴同行业的优秀管理经验,委派相关人员到对方公司参观学习,交流经济管理方面的心得与经验。其次,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力量,按照大数据得出结论,过去,多数建筑项目皆因经济管理体制不足或者落后,存在建筑项目使用年限较短的问题,因而应高度重视经济管理体制的完善。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保持经济管理体制的先进性与及时性,经济管理机制并非流于表面形式,其核心功能便是提升施工效率,施工效率关系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施工过程,只有建立健全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才能建设出更好地工程项目。最后,要想使经济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建筑企业应合理分配建筑资源,完善经济管理架构,例如,建筑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市场化的发展,进行市场调查工作,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市场调查活动,有利于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6]。

(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现阶段,建筑业的施工人员大多出身于农村即农民工,因其受地域及教育水平的限制,其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总体较低。同时,他们大多数的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接受新时期的新事物,也不愿学习新知识。而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离不开专业管理人员的支持,对此,建筑企业需要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才队伍。只有专业能力强的项目管理人员才能以让成本管控工作落实到项目中。例如,建筑企业可以定期对项目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管理知识、预算知识、职业道德素养等,以会议、拓展训练和外地学习等形式,使他们了解与掌握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以此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企业应阶梯式的提高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以防人才流失,建立职称评聘的绩效考核机制,优化管理人员晋升通道,保证专业管理人员拥有足够的管理空间,强化岗位的吸引力,使人才成本得到控制并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

四、结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经济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保持其自身竞争力,就应当有效控制超预算的情况,这需要结合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成本控制,包括制订科学、合理的工程合同,严格把控施工方的设计与施工方案,优化预算审核工作以及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等,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工程项目成本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