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昕蕊,张鹏
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在疫情期间,东北地区社会用电总量急剧上升,且临近冬季供暖需求旺盛,供给侧跟不上用电需求增长,导致供需失衡,用电量短缺。据此,九月末,东北多地传出拉闸限电的消息,限电词条屡上热搜,沈阳、大连、黑龙江伊春等地纷纷遭遇停电情况,断电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从一两个小时逐渐发展到一两天,给东北地区的企业正常办公、居民正常生活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产生了不小的问题,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极大地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的质量。
中国东北地区的居民正在经历断电的问题,而且经常是没有提前通知的断电,从开始的工厂断电目前延伸到对居民用电进行限制,至今仍未得到缓解,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的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并导致了很多事故。
有近1亿人生活在东北三省。居住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的人在社交媒体上抱怨没有暖气,电梯和交通灯没办法正常显示。并且这种停电的情况将持续到明年春天,临时停电将成为“新常态”。
东北限电政策执行后,东北多地道路出现车辆拥堵情况,根据当地部分居民群体反映,有部分道路因出现红绿灯没电源而产生交通拥堵;甚至有部分居民每天要爬二十多层的摩天楼梯;部分大型商铺甚至只能每天点一根蜡烛正常营业;有的出现停水停电情况。
东北三省的一些主要城市也发生了停电和交通堵塞,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行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吉林珲春一位市民反映停电正常时值是上下班乘车高峰期,红绿灯没电后,交通秩序一度陷入混乱,电梯停运、做饭以及洗漱都会受较大影响。沈阳市部分停电地区甚至有多条道路因红绿信号灯没电后而产生交通拥堵。
居住在大连高层公寓的一位市民反映停电时正在准备海鲜大餐,突然停电使大餐变成了烛光面包,厨房灶台上摆放着洗净的河蟹、生鱼和未下锅的红烧肉。为避免生活受不定期的限电影响,东北地区的很多市民都在自家加购了蜡烛、水、速食品以及充电宝等物品,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很担心停电的随时到来。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制造业企业数量众多,能源短缺影响了东北各地区的制造商,其中许多制造商不得不抑制或停止生产。
2021年9月以来,辽宁、吉林等省各高铁、客运站等陆续多次发出有序停止用电或停运限电列车车次通告。截至2021年9月28日,已有20余家客运公司正式披露了限电列车停运后的有关新闻公告。
桃李企业旗下面包厂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的当地桃李集团旗下桃李子公司由于未及时接到当地实行桃李并网限电制度管理实施通知,不得不临时停产,对产品的生产以及后期产品的供货造成了严重影响。
东三省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部分生产企业甚至出现“开二停五”“开一停六”等现象,加剧了企业本已不足的生产能力。
东北限电不仅影响了东北三省居民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甚至还引发了很多生产生活中的事故。在辽宁省,一家工厂的通风设备突然停止工作,不得不将23名一氧化碳中毒的员工送往医院。还有报道说,一些人在通风不良的房间里使用炉子取暖后被送往医院,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因为电梯无法使用而不得不爬上爬下几十层楼。互联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由于交通灯和路灯被关闭,沈阳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在完全黑暗中行驶。
2021年9月24日,辽宁澎辉铸业有限公司因突发限电,导致排风系统停运,发生高炉煤气中毒事故。事故中,共有23人送至辽阳市中心医院救治。截至27日,23人仍在医院接受观察治疗,暂无生命危险。
2021年9月26日,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官方通告,按照国家电网要求,将贯彻东北电管局和吉林省能源局有序组织召开全国用电工作会议通知精神,不定期、不定时、无条件发出通知将九站部分泵站进行停电且供水限电,这种功能异常情况将长期存在持续一直到2022年3月份,部分泵站停电又停水逐渐变为一种社会常态,因此,一些泵站可能会继续失去水或电,水库区域的一些泵站可能无法为泵站供水提供正常的电力。一些泵站因停电而导致了一系列的工厂事故。
东北限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用电需求与煤炭供给的不匹配,电力供给紧张,具体如下。
我国的电力装机有70%是火电,火力发电就离不开一个“煤”字,我国目前发电主力还是煤炭,煤电供不应求是“限电”的最主要原因。
从需求端市场方面分析,复工复产以来,全国用电市场需求迅猛增长,同比平均涨幅已经接近15%;而2021年我国煤炭市场价格继续飙升——2020年,秦皇岛5500大卡全国动力煤炭综合市场交易价格约为563元/吨,2021年为1079元/吨,接近翻番,由于不能承担过高的煤炭价格,所以电厂煤炭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产生煤炭供给短缺现象。
同时临近冬季供暖期煤炭供不应求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为了有效储存东北地区供暖期需要的大量煤炭,即使夏季有少量煤可以用于发电,也一定要尽量留给冬季,减少夏季煤发电,从而实行限电。
能源总量双控指的是对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进行控制的制度性安排,这一概念在2021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正式提出,全称为贯彻实行企业能源消耗使用总量和消费强度“双控”专项行动,旨在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本行政区域统一设定企业能源生产消费使用总量和消耗强度绩效控制目标,对各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进行绩效监督检查考核;把企业节能消耗指标管理纳入促进生态社会文明、绿色环保发展等责任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之中,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理念。
中国虽为发展中国家,但自觉承担绿色低碳发展大国的责任,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其中能源必定消耗巨大,能源双控可以限制过度的消耗能源,减少浪费的现象。
2021年8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实现能源消费双重控制目标的晴雨表》,表中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不及半数的省(自治区)市的能耗生产强度指标降低工作进展情况总体顺利。
据国电有关业内人士初步分析,为积极贯彻应对免征能源税和消费税的双控发电政策,全国各地和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严格限制部分高耗能发电企业总体的用电量,促进清洁能源使用和节能减排,提高企业电价、限制企业用电周期等。
国外疫情严重,受疫情影响,国外很多厂家停止了生产,很多外企加工单回流到中国,中国加工业好转,用电量上升,用电的不均衡性凸显。东北是我国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在疫情期间业务量增长很快,很多小厂为了获得更多利润,纷纷开始扩大规模,因此国内的用电需求量急剧上升。中国电网特高压技术领先其他国家,正是有了这项技术,东北三省在电力供应不足时会购买外省电,平衡省内电力的不足问题。但现在原本用电较少的省份也开始加入外单加工、原材料就地加工的行列,也成为用电大省,使得提供的外购电份额降低,加之煤价上升,发电量降低,使得东三省地区电力不足[1]。
针对上述导致东北限电的原因,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国家电网应提前做好限电通知,且要通知到位。电是人们必备的需求品,临时停电会导致生产生活准备不足,因此无法成功应对停电,产生了很多问题,例如“因道路信号灯停电而造成交通拥堵”“因限电导致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供电企业应提前告知停电时间、恢复时间,让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提前做好准备。相关部门应做好紧急救援的准备,例如,有些居家治疗需要用电的病人、处在电梯里的人,一旦遇到停电就需要得到及时的救援。
在限电过程中需要做好紧急预案,例如道路红绿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供电,如果出现停电情况需要第一时间监控到位,不让事态严重到交通堵塞情况发生。
做好善后工作。对于因停电造成的事故、事务延误、机会丧失等,对于当事人、当事机构、相关人员应该尽一切可能予以理解、补救和补偿。
引导企事业单位节约用电,例如规定企事业单位员工下班时关闭空调,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设定在26℃~28℃,减少城市景观用电等,这些都可以减少对用电的需求。
鼓励家用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电动货车、景区电瓶车、市政环卫电动车等进行错峰充电,充电时间尽量避开每日10时~14时30分、18时~22时等电网负荷高峰时段,利用夜间负荷低谷充电。
提倡企业错峰生产,工业企业要积极配合电力部门的安排和调度,严格执行更加科学有序的用电计划,科学合理安排生产周期,主动避开用电高峰期,错峰生产,优先保障居民用电。对“两高”项目分类施策,结合有序用电方案、空气质量联防联控方案实施有序用电错峰用电。
呼吁全体电力用户在用电高峰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用电,实现峰外用电、节约用电。老百姓应该从我做起,积极节电,关掉没有必要的灯,适当调高一点制冷温度,你省一度、我省一度,这样千家万户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就能为国家省下大笔的财富,为国家政策的推进贡献一份力量。
3.3.1 使用柴油机
企业可以利用柴油机进行发电。配备传统柴油发电机的公司是确保电力消耗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的公司。它具有功率大、发电量稳定的优点,但也存在噪音大、需要占用一定空间、成本高等缺点[2]。对于电力负荷低的企业,可以使用柴油机去满足其全部电力需求。根据中研普华《2020-2025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柴油发电机组目前广泛应用在农业、科技、工业、国防等多个领域,但由于我国工业、农业等领域均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发展速度放缓,因此对于发电机组需求降低,近几年我国发电机组市场需求处于缓慢下降的趋势,2019年我国发电机组销量达到9790万千瓦,同比下降了4.5%。
3.3.2 光伏发电
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利用闲置屋顶建设光伏电站。光伏可以产生清洁电力,同时为企业增加额外的电力供应。在现行“能源配给”、无“停电”政策下,光伏发电加安全负荷10%~15%,可以满足企业的部分生产需求。光伏安装还可以达到安装的冷却效果,降低空调的负载功率。
3.3.3 电化学储能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工厂内的储能设备进行供电。通过在山谷时段夜间充电,在白天高峰时段放电,不仅可以作为企业的备用电源,还可以弥补峰顶与低谷的差额。在一定的时间和可调节的范围内,任何电力都能保持一定的功率。作为备用电源,以毫秒为单位实现开关速度。
3.3.4 其他新能源发电
鼓励企业与科技单位合作,争取政府在新能源消费方面的优惠,以此来解决东北限电带来的生产生活难题。
用电煤来进行火力发电,是目前的发电主流趋势,但是却并不是长远趋势,只有以可再生资源为主的新能源发电,才是解决未来供电不足问题的根源所在。
新能源发电,简单而言,就是通过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来进行发电,还包括被称为“永续能源”的可控核聚变,这些未来都可能会取代传统能源,成为造福人类的新型能源,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
氢能是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配套技术,进一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021年已印发的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是“碳达峰、碳中和”和“1+N”政策体系的“1”,均对氢能产业发展作出明确部署,要求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探索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3]。
从长远来看,氢能与电能类似,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一方面,氢能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期储存能量的理想选择。通过“风光储氢”一体化开发,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电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随着燃料电池、氢能、热能、电能等氢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将实现灵活转换和耦合发展,氢能发电时代即将到来。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完善,给东三省的电力供应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应多多宣传,鼓励企业克服困难,努力尝试新能源供电的方式,并将新能源发电应用到居民生活中,克服生活中由于电力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诸多困难。
电力供应通常被视为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态势。受电力供应紧张、煤价高位运行、能源双控目标的影响,东北地区实施了限电政策,该政策对当地的企业生产、居民生活等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对此,供电企业应该积极做好通知、预案,企业、居民应该合理安排用电,错峰用电,积极开发氢能等新能源,由此实现电力供应充足与能耗双控目标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