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炳娟
(广州圣象木业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同时,企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日益增多,财务风险更加多元化,各种财务风险的出现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制约了企业的长久持续经营,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管理层应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重视,以风险防控为目的,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严格监督投资、筹资等资金活动,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保障企业的有序、稳定经营。
风险识别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收集整合各部门的信息数据,全方位地分析和研究经营活动的开展情况,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采用案例分析法、调研法等方法,并根据积累的风险处理经验,精准识别当前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风险评估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其结果直接影响后续风险管理措施的选择和风险处理的质量。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各种风险并出具风险报告,明确风险等级和导致风险出现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风险应对工作做好铺垫。在财务风险评估中,较为常见的方式有财务诊断和概率估测等,按照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评估方式,做到全面评估。
风险应对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才能保证企业的有序稳定经营。在完成风险识别和评估之后,根据所掌握的风险信息,从专业角度进行防范,采取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风险的影响、缩小风险的威胁范围,最终达到转移风险和完全规避风险的目的。还要严谨地分析风险应对措施的可行性,确保顺利达到既定目的,真正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
风险监控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针对不断变化的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根据风险识别机制的反馈及时确定风险点,然后将风险监督信息传输给财务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为制定风险应对处置决策提供参考。风险监控在财务管理体系中起到关键预警作用,风险监控机制是财务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投资盲目化
部分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逐步扩大规模、拓展业务,将目光投注到新兴产业和热门产业,但往往对其缺乏全面的了解,过于乐观地看待其发展前景,未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和产业市场环境,使得投资最终趋向盲目化。另外,一些企业还会选择股份投资和短期金融投资,同样对实际经营情况和资产结构缺乏分析,投资决策盲目且随意,引发财务风险。例如,企业一方面试图分散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又考虑广撒网,急于上马新项目、开发新产品,甚至人云亦云地开展资本化运作,产生投资风险。
2.投资立项和后期管理
项目投资立项和后期管理不当,给企业带来投资风险。在确定投资项目后企业即可策划投资方案,但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部门缺少必要性与可行性技术论证,并且未充分综合考量行业风险、市场风险、战略风险、法律和政策风险等多重风险,过于重视投资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且也没有针对性地分析各种风险,直接影响投资项目后期管理工作效果。
企业面临的筹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筹资规模缺乏合理性,未切实考虑企业经营规模,所筹集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的经营和投资需求,后续创造的经济效益较低,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二是筹资方式、筹资时间缺乏合理性,当所选筹资方式与企业经营发展实际情况不相符时,会导致成本支出增加,还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进而产生财务风险;三是资金来源结构缺乏合理性,借入资金和自筹资金占比失衡,过多的借入资金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提高,容易引发财务风险[1]。
1.财务人员对风险的认识滞后
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其对风险防控的认识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工作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求财务人员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但实际上,一部分财务人员的风险认识滞后、风险管控意识薄弱,过度依赖会计电算化和信息技术系统,专业素养缺失,对财务知识、金融知识等综合知识的掌握不到位,且会计技能未及时更新,很难为财务管控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撑。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流程和处理相对后置,风险认识滞后于风险存在,产生财务风险。
2.缺乏内控意识
企业工作人员缺乏内部控制意识,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清,片面认为其会对管理职能产生制约,下属层级各部门工作人员认为内控工作是管理层的事情,缺乏内控意识,不清楚自身在内部控制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导致内控工作执行主体难以确定,内控工作流于形式。另外,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无法有效规范各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3.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
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财务自动化基本覆盖了各个企业,有效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依然比较落后,主要反映在硬件、软件设施以及人员配置方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缺少与业务系统的衔接,前台和中台、后台数据未实现充分共享,信息传递不及时,如一些企业的ERP系统未对接生产系统和库存系统等,这样不仅影响了财务信息数据的传输效率,还导致财务数据信息分析处理滞后。人员配置方面缺少复合型人才,财务人员对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相关技术上手较慢、操作不熟练,容易出现失误,带来财务风险。
1.资金结构不合理
企业资金结构涉及企业经营、筹资和利益分配等多个方面,资金结构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能力。部分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合理,直接导致企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当企业的债务资金占比较大时,其资产负债率就会提高,一旦出现经营不善或较大的市场经济波动,在无法保证企业收益的情况下,可能引发企业经营风险,继而出现财务风险。
2.现金流周转不畅
现金流就像企业的血液,现金流枯竭意味着企业失血过多甚至濒临死亡。很多企业表面上经营得很好,签了很多的合同,但是资金却迟迟没有到位,资金周转不畅。造成现金流周转不畅的原因有存货管理不当,大量存货被积压,增加了管理成本;成本控制不到位,未针对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做好预算,资金周转受阻;营销策略不合理,如赊销方式的错误决策会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影响资金周转。另外,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合作方等出现的突发事件也会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影响[2]。
3.回款难
企业资金回收困难会影响其资金周转,进而影响业务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制约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导致企业资金回款难的原因主要是对客户的信用情况缺乏全面了解,未审核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忽视了对结算条件、结算方式的合理考量,出现拖欠应收账款的情况。此外,有的企业内部员工与客户勾结,故意简化或放松资金审批程序,对应收账款缺乏严格监管,且后续没有应用强硬的应收账款追讨方式,导致企业资金回款十分困难。
某公司为高新技术型上市企业,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规模较小。公司在实际经营中,利润和风险并存,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管理者在自身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大量融资;自筹资金和借入资金比例不合理,向外举债资金数量较多,资产负债率高且还债压力较大;管理者对投资风向缺乏全面了解,未安排专业人员对项目进行评估预测就盲目投资等,导致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临较多风险。
为减少财务投资风险,企业在投资项目前须做好可行性分析,对投资目标、投资方案、投资效益、投资技术等进行分析论证,针对不同方案计算收益和风险指标,出具可行性分析报告,由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对比审核后,挑选出最合适的投资方案。针对一般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需要出具至少两个方案,只有从更多的角度开展对比和审核,才能选出最可靠的投资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实现有效的风险防控。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其必须重视筹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加强筹资管理,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对筹资结构产生影响的因素,确保筹资结构的合理性,进而防控筹资风险。筹资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新资金的加入,其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平衡调整。对此,企业财务人员要合理规划负债区间,根据财务杠杆作用原理进行分析,确保期望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资金成本率,平衡收益和风险,实现预期收益目标。同时还要明确负债临界点,根据筹资无差别点的计算进行财务结构的合理性分析,按照分析结果适当调整负债筹资比例,优化企业的筹资结构,使其达到合理且平衡的状态。
企业若想规避财务管理漏洞风险,须积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保证财务管理体系的有序运转,从而更好地实现风险防控的目标。财务管理工作的推进主要依靠财务人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是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企业要优化财务人员结构,在招聘环节提高选聘门槛,吸引复合型、综合型专业人才,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财务人员队伍,从根本上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企业要组织财务人员开展专业培训,顺应市场变化,结合对本行业财务风险情况的了解,指导财务人员充分了解最新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学习最新的财务管理技能和知识,并且还要掌握一定的业务知识和信息化操作技术,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发挥财务管理体系的风险防范作用[3]。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须落实全过程监督管理,从业务实际出发,明确监督目标,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规范各部门、各职工的具体责任,为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对财务管理中未全面落实职责的员工给予惩罚,追究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另外,企业要积极配合外部监督,遵守法律法规,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加强联系,认真对待外部监督信息和意见,审视自身在管理方面的不足,从而规避潜在风险,避免资金无故浪费[4]。
财务管理中风险预警机制是应对风险威胁的关键,在建设财务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注重搭建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设定合理的风险指标,包括市场动态变化指标、生产经营变化指标、资金收支变动指标、应收账款指标等,一旦触及风险指标的临界点则发出风险预警,将信息反馈给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及时进行风险定位与分析,进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企业在持续经营和规模扩张中产生的信息数据越来越多,为更好地管控财务风险,应积极利用先进、智能的信息技术来支撑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全方位管控各项财务活动。对此,企业须打造信息化的业财一体化系统,紧密衔接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确保全面、及时地掌握经营活动信息,提高信息数据共享传输效率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另外,风险管理的各个程序之间要做好统一衔接,包括财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三个系统,自动识别风险后按照既定评估指标自动完成评估,分类风险等级并对接信息数据库中的风险应对经验信息,利用智能化手段选出合适的风险应对措施,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5]。
在当前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较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长远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影响,对此须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以有效防控和规避财务风险。企业要立足于自身的经营发展实际,重视投资前的可行性分析、优化筹资结构、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全过程监督,优化风险预警体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从而构建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为企业稳定经营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