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探究

2022-12-17 05:10胡文艳
经营者 2022年11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财务

胡文艳

(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9)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此形势下,我国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造成我国事业单位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服务对象均有了显著改变。在我国现阶段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囊括了更多的内容,对事业单位而言,财务信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原本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与实际需求之间已经出现脱节的情况,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则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满足现阶段的会计工作需求。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概述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

在我国会计行业中,事业单位会计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位置,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积极围绕政府收支分类、国库支付制度等内容改革财务工作,通过上述财务制度可以有效利用资金[1]。同时,在事业单位中,预算工作是重点,但如果只重视预算工作,不注重全面、系统的财务管理,就会使财务工作产生许多问题。现阶段,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越来越快,国家逐渐提高了对政府制度建设的重视,进而针对财务管理绩效提出了各类新要求,传统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此需求。基于此,我国开始不断调整传统财务管理制度,构建与时俱进、和我国实际情况相符的政府会计制度。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主要内容

政府会计制度与传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比,发生了诸多改变,改革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革后的政府会计制度除了运用预算会计核算方法外,还通过结合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通过改革,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分别借助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展开会计核算;整合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以便单位各部门对会计信息进行科学比表,各政府部门可对财务报表进行合并 编制。

第二,提高了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度。针对事业单位成本的检查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变得更加严格,且将具体的成本核算标准、流程进行了明确的罗列。与此同时,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提供了成本价格参考标准和数据,加大了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力度。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使事业单位拥有了新费用和收入标准,有助于充分了解收入来源与标准,如收款权限和费用节点是新收入起点,与传统收入制度进行对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第三,资产核算方式变化显著。立足于原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将资产用途作为立足点,对资产进行分类,基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根据结余分配、事业基金、固定基金、转型基金划分资产类型。此外,事业单位应严控资金的来源渠道,确保资金的透明度,规范资产核算。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制定与时俱进的会计制度是必然要求。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原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无法较好地发挥综合性的指导与服务功能,其存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进程。

(一)原有财务管理过于注重预算管理

传统会计制度给予了预算管理过多的关注,使得财务和预算管理地位相当[2]。同时,各级单位尤为关注预算执行情况,执行效率不高会对次年度财政预算的划拨造成影响,为更高效地执行预算,存在考核点突击花钱的情况。

(二)原有财务核算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原有会计制度忽视了成本核算,在国家财政紧张的形势下,成本核算制度始终未得到健全,部分事业单位无形与固定资产未进行折旧、摊销,造成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存在差异。与此同时,成本管理不规范、不标准,在管理流程、管理内容以及指标的选择、控制方法等方面也存在不足[3]。

(三)原有财务报表体系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

一是原会计制度统一性不强,财务报表中的信息缺乏可比性;二是原部门决算报表过于关注预算收支的具体执行状况,且会计核算未结合收付实现制开展核算,导致预算执行人可能虚列支出,决算报表结转结余支出难以处理政府的具体财务状况,财务报表难以提供真实信息。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

第一,财务管理属于事业单位整体工作的关键部分,通过推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能够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才可以在政府的领导与监督下,确保事业单位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随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大范围内的开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会逐渐提高,财务信息也会更完整、真实。与此同时,通过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助于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既确保了财务管理流程及各项活动的规范性,又使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得到了改善。

第二,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预算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业单位人数较多,囊括了广泛工作领域与内容,因此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其财务支出占比较大[4]。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事业单位应对预算管理进行全面优化,通过预算会计制度中涉及的收付实现制,切实落实“双基础”预算机制,规范预算工作,对绩效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完善预决算管理工作。借助会计制度改革,在核算上充分应用权责发生制,使财务数据信息更加准确和真实,确保事业单位的评价与监管有据可依。

(二)优化资源配置

在开展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前,基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面并未制定详细要求,很难将政府资源运行与配置情况真实体现出来[5]。随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开展,这一局面正发生改变,借助每月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形式,将维护费用、日常损耗及资产运行的实际状况表现出来,优化资源配置,能够使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与此同时,基于“双功能”的会计核算体系,对财务信息及预算信息的需求量更大,避免了虚列预算支出等问题的出现,使事业单位进一步强化了预算管理工作,优化了预算管理机制。

(三)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机制

立足于原有的会计制度,保证预算执行的进度以及第一时间获得预算资金是事业单位落实预算管理机制的重中之重,各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核算时所实施的财务制度均不相同,相互之间没有可比性,不能相对全面且准确地体现政府资产负债与成本费用,导致预算管理机制效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增设了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功能得到显著强化,可以为事业单位提供帮助,使其能够规范处理各项经济业务,将单位运行成本和资产负债充分体现出来[6]。这对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实现预算绩效目标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将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对收支配比进行合理调整,准确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与此同时,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通过科学利用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进一步完善自身预算管理机制,使各项经营活动得到了有效规范,为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优化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方式

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因此,事业单位要积极优化和健全自身的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方式,从而有效减少财务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虽然我国事业单位是国有资产,但新形势下我国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事业单位所处的地位逐渐与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相当[7]。由此可以看出,为了减少外界风险因素,事业单位必须摒弃老旧的财务管理理念,充分认识风险因素管理和防御的重要性,优化风险防控方式,从而增强自身防御能力,唯有如此,才可以增加事业单位的竞争优势,保持良好发展。

(五)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成本管理

从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情况可以看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极大地影响了其成本管理。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成本管理工作因为自身独特的性质,管理效果存在一些不足[8]。虽然事业单位具有营利的性质,但从整体上而言,其成本属政府所有,因此在实施财务管理时需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中成本管理的建设发展。相关单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强成本管理,解决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大执行力度,落实相应的监管机制,提高整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和传统的工作方式相比,事业单位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发生显著改变,管理数据或结算指标更加健全,财务成本管理和相关控制工作变得更加科学,成本控制工作也更明确、流畅。

(六)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均立足于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整合,统一了各行各业的会计制度[9]。这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改变工作习惯,创新思维模式,把新会计工作章程中的内容渗透到各个环节。同时,实施权责发生制又要求财务工作者具备更高的素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来说,适应这些改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有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较强的执行力,才能得以落实,确保管理成效更为理想。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会计核算变得更加复杂,报表与核算均有两套,一套注重符合财务管理实际需要,另一套则注重符合预算管理需求。在开展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时,要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在以往的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仅需把握好预算会计核算的重点,但在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财务管理人员既要做好预算会计核算,又要掌握成本核算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大实践力度,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才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促进事业单位良好发展。

(七)加快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过去,事业单位虽然借助了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但一些管理系统功能不够丰富,并不能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共享等。

第一,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运用平行记账法,使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契合新制度改革的相关理念,满足其要求,实现会计核算的共享性和兼容性。这样不但能够避免重复工作,还可更高效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第二,受到大范围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事业单位信息化工作流程(预算会计记账、分录和报表等)的完善程度更高,包括预算结余、净资产变动差异、核算收支差异等在内的多个方面均应用了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大范围内的实施,加快了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使事业单位不仅建立了现代化特征明显的财务管理体系,而且可借助计算机系统获得更加精确的财务数据信息,从而可以为财务人员提供帮助,使其更好地对资金应用情况实施动态管理。

四、结语

当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可对事业单位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起促进作用,其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事业单位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应注重积极优化财务工作,在实施财务管理时,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引起高度重视,创新管理思路,确保财务活动更加规范,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同时,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必须结合相关工作情况,积极改革,在推进相关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增强自身实力,积极研究相关政策,落实各项要求,以便事业单位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资金管理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会计核算财务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