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梅
(北京诺君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98)
近年来,物联网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科技参与到各行业管理应用中,软件技术服务应用范围越发广泛,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也在不断加深。为推进软件企业进一步发展,加强产业之间的联系,同时为了使软件企业在管理中能有效应对自身面临的各项风险,软件企业必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结合自身发展现状,有效控制企业内部的经济循环,确保企业财务资金安全流通,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财务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财务数据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合理管控企业财务的分配、流向等。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特点有全面性、覆盖性、结果性。全面预算管理对软件企业主要有以下作用。
软件企业的整体预算管理需要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使企业的资金、业务、信息流、人力资源等方面得到有效整合,并按照市场经营环境、企业战略目标等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要引导所有人实行高效的执行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地调整资源分配情况,将全面预算管理与所有员工的绩效联系起来,通过绩效考评落实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综合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运用定量手段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监控、评估分析、控制纠错,把经营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降低经营损失,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综合预算是指按照市场需要,对企业的运营计划实施进行一次模拟示范,通过这种示范可以判断企业潜在的运营风险,再将资金分散到不同的项目中,做好防范措施。在全面预算的实际执行中,通过预算分析进行再次检查,对所有的业务指标和活动进行评估,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实现对运营风险的有效控制。
企业在建立发展战略目标时,要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作用,合理分配企业内部有效资源,将战略目标层层分级,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从而使其得到有效执行,实现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及时管控,然后根据企业经营阶段成果、运营环境等因素,及时调整并实现战略目标,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1]。
目前,部分软件企业虽然建立了全面预算组织部门,但由于人员不专业、职能不明确等,一些部门负责预算管理的工作人员并不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甚至部分企业直接随意指派原有的财务人员兼职,未考虑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同时,大部分软件企业以发展技术为主,往往忽视了经营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部分企业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设置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缺乏上层设计,在实践中通常没有实现较好的变现,预算管控效果不佳,在企业内部普遍出现“只说不做”的现象。此外,部分软件企业内部缺乏系统的管理流程,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绩效考核各环节工作的开展都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约束,在后续的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工作中,出现管理混乱、管理效率低下甚至无人管理的情况,而预算控制的不到位使得预算与实施差别较大,进而导致预算评估在很大程度上被边缘化,影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2]。
当前,大部分软件企业都没有详细的、落在纸面上的关于预算管理职能划分的内部规章,更没有明确的职责单位部门和直接责任人。以A软件企业为例,其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副总经理负责,身兼数职的管理者从各部门负责人了解到项目所产生的费用后,填写纸质报告确定销售预算、费用预算,并非各经理自行搜集数据编制各自部门的销售预算、薪酬预算、费用预算等。在这一模式下,企业的预算决策层、管理层相当于都有该副总经理的参与,预算决策层、管理层职责混淆,管理职能划分不清。企业副总经理承担了大部分职责,而下属各经理由于未参与其中,没有承担预算编制、执行的责任,在实践中容易为了部门私利、自身业绩考核等因素而阻碍预算精细化管理,比如,提供虚假的部门经费数据、业务数据,不按预算目标约束行为,预算超支后找各种借口,再加上该部分责任未得到有效细化,公司也难以有效追责。
近几年来,软件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改变了自身的管理思想,将全面预算管理实际运用到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了解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将全面预算管理放在财务管理的主要位置。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相比复杂的零基预算、混合预算,传统预算编制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仍然被软件企业采用。预算编制方法过于单一,且以滚动预算、增强预算为主,加上财务人员未深入一线了解各部门实际情况,往往是基于原有经验来判断、审批预算,导致预算目标偏离实际[3]。
首先,相比传统企业,软件企业以产品研发为主,研发投入力度较大,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难预料性,很多管理层片面地认为技术创新难度较大,产品研发支出较多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管理层更会放松对研发环节预算的约束,进一步削弱预算执行刚性。
其次,软件企业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企业的工作重心多放在如何创新技术、增加产品价值等方面,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推进相对轻视,全权交由财务部门负责,而软件企业的财务人员并未进入前端管理,加上软件企业业务的特殊性,因而难以动态追踪预算执行情况,往往是业务结束后才发现预算执行出现偏差。
最后,多数软件企业也缺乏科学的预算调整计划,为了保证研发工作顺利进行,或是考虑到沉没成本,在出现预算追加需求时,领导层往往不会过多阻碍,而是直接审批,预算调整不规范、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缺少一套与企业相适应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体系,因此,大部分软件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编制与实施都存在不足。经营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合并后,还要花费很多时间来确认基本的信息,从而增加了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并且在预算管理后期的执行控制和考核阶段,都会定期将有关信息与年初的预算报表进行对比,费时费力,往往是下一期预算工作已经开始,而预算分析还未有定稿,这就造成分析滞后,无法形成预算管理闭环。
同时,信息化管理的落后也使得企业管理层无法随时了解和追踪预算实施过程。最坏的情形是,由于预算完成度不佳,因此高层主管需要多次检视预算差异率、完成度,并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而营运经理则需要通过电话、邮件反复沟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人工统计和分析。这不但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员工的日常工作,既会浪费人力资源,又会降低全面预算管理的功效。
1.预算机构设定
综合当前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经验,软件企业可以参考三级预算管理机构设置框架,即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以及预算责任单位。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由企业领导、董事层人员组成;预算管理办公室可以分为预算编制小组、考核小组、仲裁小组、审计小组等,其中编制小组由运营管理部门经理、财务经理、各部门经理组成,考核小组由运营管理部门经理负责,仲裁小组由企业总经理、运营管理部门经理负责,审计小组则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预算责任单位则为预算管理执行小组,主要由各部门组成。各软件企业可以基于这一架构,根据自身规模、人员结构等合理分配,确保各层级可以相互制约,借此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全员参与、全过程展开[4]。
2.预算职责划分
预算职责的划分应以企业预算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为依据,依据三级预算管理机构的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外部市场信息的搜集、预算调整审批、下达预算整体指标、论证预算政策等;预算编制小组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结果的核算、调整等;预算考核小组负责拆解整体预算指标、贯彻奖惩方案等;仲裁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关系,减少部门矛盾,维持公平;审计小组则主要负责提供预算基础信息、执行情况等数据,确保预算管理相关数据的安全、真实、完整;预算执行各部门则负责执行预算指标、整理和编制部门预算基础数据、反馈预算执行问题等。
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依赖软件开发业务,因此,在考虑预算编制时应结合多种差异化的预算编制方法,比如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具体实施情况应以软件开发项目的特点为依据,使用项目预算法确保软件开发项目的预算更加弹性化,编制方式更具针对性。其中,零基预算是以零点为基础,在实际执行中,根据项目需求编制预算,此编制方式适用于宣传、执行和培训方面的预算管理。而弹性预算适用于资金流动较大、项目弹性化或者在企业经营中容易发生变动的费用项目,如出差费、绩效费等。项目预算法则适用于软件企业开发具体软件项目,预算时间参考项目进行时效,依据项目的实际效用和规模进行具体的预算编制[5]。
第一,软件企业的预算大部分来自软件项目,其中包含了研发费用预算、销售预算、售后服务预算等。在软件项目开发全过程中,软件企业成本投入包含整个软件开发周期,包括投标、需求分析、项目设计、研发、调试、测试、验收、售后等各个环节。应基于实际展开各环节的成本预算,根据项目的进度严格控制,确定预算节点,时时关注,确保预算进度未偏离预期,处于可控状态。
第二,对于某些关键的软件开发项目,软件企业应加大投入力度,在资金和人力上提供充足的支持,以保障开发项目顺利进行。这类项目研发难度大、周期长,而且会受客户需求变化、资金是否到位、政策是否有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风险也相对较大。企业预算管理人员应当定期组织相关研究专题讨论会,对研究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准确定位风险,依据风险等级采取应对措施,制订预算调整计划,进一步减少重点项目的开发风险。
科学健全的业绩评价考核体系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实现双赢,能够使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一致,共同服务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软件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要构建与企业实际发展相适应的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可量化的业绩评价指标,逐级分解、充分沟通、重点培训,以保证绩效管理方案得到有效执行。
绩效管理的重点主要包括:一是要对有创意的知识型人才和其他员工实行差别化管理;二是注重绩效执行和预算管理流程的一致性,改变目前许多企业采用的“重成果而不注重流程”的经营模式;三是运用好“人文关怀”“利益分配”“提拔晋升”“福利待遇”等奖励与惩罚手段,指导员工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助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行业纷纷搭建信息化系统平台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起到了双向连接信息交流与保障数据安全的作用,信息化系统能够及时传递数据信息,确保未经授权的数据信息得到有效监管与控制。软件企业依靠信息化系统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效率,应建立预算管理智慧系统,以保证全面集成信息、全面取得数据、全面实现安全管理为目标,依靠智慧管理理念,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承托预算管理智慧系统的有效运行,设置智能化的风险预警模块,及时规避管理风险,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智能化开展。
目前,国内软件市场趋于饱和,行业竞争压力大,市场发展框架并不稳固。在软件行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软件企业必须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软件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要结合企业业务运营模式,协调沟通业务往来之间的各类要素,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指标体系,强化全面预算管理职能,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同时,依靠互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化预算管理系统,为软件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