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

2022-12-17 02:04:24胡海龙岳建岭
科教导刊 2022年27期
关键词:航空航天思政教学模式

胡海龙,张 帆,岳建岭

(1.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2.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3.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1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的背景与意义

航空航天材料是航空航天工程发展的物质基础,航空航天高技术领域的需求推动了先进材料及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航空航天材料的特殊性、种类、应用及发展趋势,掌握航空航天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成型工艺之间的关系,掌握常用航空航天材料如轻金属、超高强度钢、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用途和制备方法;学会从材料的性质及应用环境出发选择制备方法,建立材料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从组成与结构的关系分析材料的性能,从获得的材料性质出发选择制备方法,形成材料成分―结构―制备―性质的知识结构体系。建立材料设计―制造―性能―应用环境一体的思维模式,通过课程中的讨论与辩论培养分析、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提升理解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基本素质;通过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素质;通过进行问题剖析、案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先进航空航天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树立航天材料报国的理念。

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的航空航天类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的需要。然而,当今的教育实施路径带来的效果与培养预设的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造成此种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航空航天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此外航空航天类课程本身专业性较强、难度大,进而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与意识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翻转课堂” 的出现为航空航天类本科教学改革提出了崭新的课程模式,同时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更多的课程参与度,进而提升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引领他们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继而为后续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2]。然而,如何围绕航空航天类本科课程教学提出的各种挑战值得进一步思考与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与师生互动平台,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参与性。

2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认识不到位

不少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是传统教学之外的附加行为。教学模式的升级不是对教学喧宾夺主,更不是特立独行,它首先是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的,是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因为只有高水平的教学活动才能吸引学生,进而影响学生。因此,倘若担心新的教学模式会影响教学质量,则只能说明对课程模式的探究、认识、甚至是实践不到位[3]。

2.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与锻炼不到位

学生不应是被动式的接收、盲目式的学习,而应是学习的主体,自身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教学模式的选取与升级应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2.3 积极主动思考意识不到位

当前,我国不少学生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安于现状,不曾想要改变甚至是突破,从未想过尝试或实施创新;更有甚者,想法过于保守,怀疑自我,从未觉得自己具备创新能力,更别提主动创新。然而,科研实验中,每个参与的研究人员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掘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能生搬硬套,不假思索。科研需要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4]。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主动用心发现问题、敢于摒弃和怀疑传统的固定思维模式和既定方法、勇于设计和尝试实验,不断验证和优化。

2.4 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不到位

当前高校应大力发展跨学科课程,同时使教学与最新科研成果紧密关联。目前对学生的培养更多的是基于 “专才” 的视角,使得学生的培养与知识储备被牢牢地限定在特定的专业体系范围之内。通过引入跨学科交叉融合,丰富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结合最新科研成果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夯实学科基础,完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跨学科发展。此外,跨学科将有助于打破不同学科间的屏障及学科壁垒,真正实现学科的交叉互补,相得益彰。可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完善监督机制、创新培养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善。

3 课程思政创教学新模式构建及实施路径

3.1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相融合

掌握航空天航天材料的含义及应用,掌握复合材料防热构件的研究方法及其结构设计,围绕复合材料用于飞行器热防护构件进行系统文献调研、做主题答辩汇报(重点);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拓展分析空天防热构件的材料、结构设计,解决航空防热构件等实际工程应用问题。

3.2 课程思政育人协同提升

基于 “寻求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联,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实现思政教育” 的研究思路,通过 “丰富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让课程思政有力度” 的实践模式,最终实现航空航天类研究生 “三位一体” 课程思政创新探索与实践。具体表现为:①通过课堂所学理论基本知识和课后进行主题调研,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积极专研,刻苦耐劳的科研精神;②围绕课程设计,逐步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逐步引导同学们具备爱国、为国服务与贡献的理念,通过课程的学习、课堂的检测、课后的任务培养同学们科研方面勤于思考、不畏艰苦与麻烦的科学精神,课程中通过引入当前国内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及仍存在的瓶颈问题,让同学们明白当前仍有很多可以作为的地方,未来空天科技仍有广阔的施展空间,同学们应具备空天科技报国的理想与情怀。

3.3 改善实施路径及深化课程环节设置

课程教学实施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包括线上线下的学习互动模式、腾讯会议视频讲解与微信平台结合、课堂环节学习与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结合等。采用的理念为引导同学们积极自主独立学习,做好知识要点归纳与知识检测。基于BOPPPS五步教学法,围绕课程章节的知识点、重点与难点,各阶段采用分类法、多元模式法、综合学习法、案例结合与答辩互评法等学习模式。

涉及的课程环节如下:①课前明确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提前发布课件等相关内容,提醒同学们做好课前预习;②课前做好备课,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做到让同学们明确学习要点,课堂中引导同学们积极融入教学环节;③教学方式上进行不断更新,如让同学们准备课程章节的PPT,一起参与讨论学习,互相评价,引导同学们思考,并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点;④课堂教学上做好要点归纳,重要知识点提示,进行特殊提示,同时结合课堂随测,检测同学们的课堂学习效果,下次课程课前针对同学们出现的没有理解或理解不深入的地方,进行着重讨论分析;⑤督促并引导同学们学会独立学习,做到自己总结要点,做到理解学习、回顾要点,同时能够汇报本章节的课程PPT,独立回答问题;⑥做好本课程的总结,同时布置课后任务并预告下节课内容。

4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未来构建方向

同学们大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主题答辩,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此外,同学们围绕当前复合材料用于热防护状况进行了讨论,并做了主题答辩汇报。同学们明晰了课程内容,同时不少同学表明此主题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主题。课后,大多数同学们高质量的完成了布置的任务、课程拓展部分也进行了研读。因此,将思政教学元素,诸如不畏艰苦的科学精神、空天科技报国的情怀等元素融入课程的教学环节当中。

航空航天本科课程 “航空航天材料及应用” 进行课堂多层次设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课程顶层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现空天科技报国。然而,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过程环节还有待提升。

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激发与锻炼不到位、航空航天类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中面临的各种挑战等难题,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与师生互动平台;采用分步骤、分阶段地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翻转课堂与传统式教学相结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寓理于教,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完善教学方案,激发同学们主动学习、善于思考的热情,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参与性。此外,基于航空航天本科课程 “航空航天材料及应用” 进行课堂翻转与多层次设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课程顶层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在翻转课堂中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现空天科技报国。5总结与展望

思政元素即是自然和社会中的真、善、美,是塑造灵魂、陶冶情操的元素。思政元素既蕴含在课程知识中,也外化于教师的言行中,从课程与教材一体化设计到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一体化设计,课程思政是全方位、立体化的。

①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精心引导和栽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将课程思政要求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过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事关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③寓理于教,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要在教学中强化育人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要将课程思政资源和具体内容纳入总体教学目标,并细化到每个教学环节、每一堂课;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精心开展思政教学。

猜你喜欢
航空航天思政教学模式
第十五届航空航天月桂奖
航空世界(2022年10期)2022-12-08 03:02:30
第十五届航空航天月桂奖
军工文化(2022年7期)2022-08-24 11:07:08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飞冲天——中国航空航天史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