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双 山东土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融资租赁是一种非金融交易形式,需要注重出租人权利的掌控,使其能够正常行使权利,对租赁行为进行严格控制。融资出租过程中,出租人会将设备、货物、技术等租赁给承租人,而租赁物一般由第三方提供,使得出租人承担的风险增加,增加对风险的防控具有必要性,提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保障租赁过程处于合法范围内,将风险控制上升到一定高度。
在融资租赁过程中,出租人拥有租赁物的所有权,需要注重所有权的行使,不能忽视自身所有权的地位,对租赁物进行严格管理,保障租赁物得到合理应用。由于承租人不具备租赁物的所有权,不能随意对租赁物进行处置,否则将会违反法律的规定,对出租人的权益造成危害。如转租、转卖、抵押等,均属于对租赁物的擅自使用,将会对租赁物的回收造成影响,进而引发不必要的风险问题。租赁物所有权由法律条文规定,依据法律进行所有权的维护,保证融资出租人的所有权地位,通过法律对租赁过程进行约束,保障承租双方的合法权益。出租时间及具体事宜由合同决定,通过合同确定双方权益所属,限制承租人如期归还租赁物,并且需要保证租赁物的完好,确保后续融资租赁过程的进行[1]。
融资租赁作为商业行为的一种,需要向承租人收取一定的租金,保障融资者能够从中获利,使商业活动能够正常运营。出租人享有租赁物的租金收取权,承租者应按照合同规定,定期支付租金,使双方交易行为能够继续延续,防止出现违约的行为,确保租金能够顺利收取。租金金额的组成较为复杂,包括手续费、管理费等,租赁双方会对相关费用进行协商,最终达到双方满意的租金条件,进而租赁行为得以成立。租金回收的关键在于承租人的偿还能力,为此,出租人需要对承租人的偿还能力进行评估,确保租金能够按时收取,进而保障商业活动的稳定运行,构建出有效的循环经营体系。收取租金是融资租赁的重要行为,是确保出租人获利的关键,需要做好资金回收风险的控制,使租金能够顺利回收。
在租赁时间到期后,出租人将会行使租赁物的取回权,要求承担将租赁物进行归还,并且解除或终止租赁合同,确保租赁行为能够有效结束。行使取回权过程中,出租人需要对租赁物进行检查,对比与租赁前的差异程度,判断租赁物是否存在损坏,确保承租人将其完好归还。针对租赁物发生损坏的情况,可按照原定程序向承租人索要赔偿金,根据租赁物的损坏程度进行赔偿,保证租赁物具有资金进行维护,为下一次租赁过程做好准备。需要注意的是,租赁物的取回权对出租人而言始终有效,如承租人破产、死亡等,出租人均可按照期限进行回收,使取回权能够有效行使,避免对租赁活动造成影响,对租赁物取回权进行严格控制,排除租赁物取回的意外因素。
出租人需要按照合同规定对租金进行回收,向承租人收取租金实现获利,确保资金的有效运转,避免对租赁业务造成影响。实际上,租金回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对于部分承租人,存在着拖欠、拒付等行为,无法履行承租人的责任,导致出租人的权益遭受损失。其中,拖欠租金引发纠纷的比例较高,主要受到承租方经济条件的影响,将租金缴纳时间进行延后,甚至会冒着违约的风险,不利于融资租赁过程的进行。而且,存在着租赁物损坏拒付租金的情况,承租人将责任抛给出租人,无法对责任问题进行准确评定,甚至会造成双方的经营困难,不利于出租人对租金的管理。若承租人出现破产问题,还会增加出租人的物权和债权风险,租金收取的资金链将会断裂,导致资金在短期内无法收回,引起租金回收风险进一步扩大[2]。
融资租赁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将会引起利率风险问题,使出租人的收益存在一定的波动,导致租金盈利金额不稳定。收取租金是出租人盈利的主要形式,通常情况下,融资租赁过程为长期行为,难免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导致租金盈利无法达到预期要求,进而引起盈利的亏损问题。利用风险评估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深入市场展开分析,确定市场中本行情的发展趋势,明确市场利率后续变化情况,对利率风险进行推测。租赁物租赁前需要进行定价,确保定价与市场利率相匹配,确定收取租金的盈利范围,防止出现租金定价错配的情况,使利率控制能够趋于稳定。为了降低市场利率的影响,需要做好租金的定价工作,采用匹配定价的控制形式,对利率风险及时进行防范,降低利率波动造成的损失。
在融资租赁过程中,租赁物存在着后续管理风险,如损坏、丢失等,需要对风险进行妥善处理。融租租赁时间较长,租金物将会被频繁使用,损坏风险也会随之而增加。租赁物损坏风险往往由承租人承担,将会为承租人造成损失,对于多数承租人而言不愿意承担这部分风险,将会引起损坏赔偿的纠纷,影响出租人赔偿金的收取。由于租赁物质量及性能无法得到保证,将会导致责任界定的困难,无论是出租人还是承租人都会各持己见,相互对租赁物损坏责任进行推脱,将会影响到融资租赁的进行。对于租赁物而言,往往按照承租人的需求进行配置,对租赁物的使用价值不够明确,无法依据市场行情展开配置,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到承租人的满意度,使得后续管理风险引起的纠纷更加明显,需要租赁资源的使用加以重视[3]。
在融资租赁过程中,存在着担保信用风险问题,受到承租人信用风险的影响较大,出租人无法对租赁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容易出现租赁物的二次买卖、抵押等问题,导致出租人的租赁权益受到损失,甚至增加租赁物二次损坏风险。融资租赁前,承租人一般会对租赁物的使用进行担保,在承诺范围内使用租赁物,但仍然存在着故意欺诈的风险,出现上述违约行为,导致出租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租赁物,使得信用风险被频繁践踏。信用风险还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如资产负债、流动比率等,需要确保承租人经营环境对市场的适应性,对信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降低承租人违反信用的几率,保障承租人具有稳定经营的前提,确保租金能够按时交付,将担保信用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1.采用保证金制度
对于融资租赁而言,需要注重保证金制度的应用,要求承租者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保证金实现违约赔偿,防止承租人出现违约行为,进而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保证金采用一次性支付的方式,由承租人进行承担,将违约行为体现在合同中,并且明确规定违约的细节,避免引起违约行为的判定,引发相应的法律纠纷。在承租人未出现违约行为的情况下,合同期满后应归还给承租人,使保证金得到有效管理。保证金是避免对出租人造成危害的关键,能够充分发挥支付保障作用,采用资金抵押的方式,将保证金纳入到司法程序,确保出租人损失情况得到及时赔偿,提高对承租人行为的约束力,对资金保证过程进行控制,使保证金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租金回收的控制水平[4]。
2.提供租金保证人
为了租金能够顺利回收,需要承租人提供租赁的保证人,由保证人对违约情况进行担保,一旦承租人出现违约行为,如拖延、拒付租金等,出租人有权向保证人收取租金,避免在租金回收方面造成损失。对于保证人而言,需要具有租金的偿还能力,对承租人的违约行为负责,同时又要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确保承租人利用租赁物正常经营,保障租赁物得到合理使用。保证人主要的目的为提供人员上的保障,将承租者无法承担的责任进行延伸,使承租人租赁过程有人负责,确保租金能够如期回收。同时,保证人也是融资租赁过程的见证者,需要将保证人写入到合同中,发挥出合同的同等效力,保障承租人和出租人能够收益平衡,为租金的回收提供便利,有助于损害赔偿情况的处理。
3.设立风险准备金
为了对租金提交过程提供保证,还可以建立风险准备金,承租人在银行中开通存款业务,定期将一部分盈利资金存到固定账户中,用于对租金的缴纳过程提供保障。承租人不可对账户中的资金进行随意调用,资金仅仅用于对租金的保障或赔偿等,用于对承租人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确保承租人能够及时进行赔付。准备金是解决承租人破产无法支付租金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保证出租人的权益,即使承租人无法偿还债务,也不会影响到租金的交付,进而对租金的回收风险进行回避。当承租者无法交付租金后,按照合同内容的规定,出租人有权动用准备金,用于补偿租金方面的损失,使租金能够及时还清,降低租金回收的难度,避免承租人出现恶意拒付租金的行为,有助于租金的管理工作。
市场利率波动对出租人的收益具有一定影响,需要做好利率风险的把控,确保融资租赁处于盈利状态。为了降低市场利率的影响,出租人需要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明确未来租赁市场的发展状况,降低利率对收益的影响,确保融资租赁收益处于允许范围内。利率波动是带来融资风险的主因,与租赁付款现值呈现反比关系,即利率上涨时将降低租金付款额度,反之亦是如此。为了确保租金处于盈利状态,需要做好租金的设定工作,发挥出市场的导向作用,确定利率的变化范围,在保证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利率较低时提高租金,使租金盈利情况能够达到原有水平,避免出租人由于租金而造成损失,确保租金设置的合理性,对市场利率的影响进行主动应对,保障租金付款额的调控水平。
1.做好租赁登记管理
在融资租赁过程中,需要做好租赁物的登记工作,对租赁物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如名称、种类、数量等,确保租赁物信息的完整性,保证租赁物能够原样取回,有助于租赁状态的管控。同时,需要分清登记的权属,明确租赁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明确双方的主体及责任人,使登记信息可以起到法律作用。租赁物的种类较多且繁杂,包括动产、不动产、无形资产等,需要确定租赁物的规格及品质,将损坏、丢失等权责进行明确,避免在租赁物培养方面引起纠纷,使双方需要承担的权属关系更加清晰。登记管理是确定权属关系的关键,双方需要在登记机关公证租赁关系,确保融资租赁行为的安全性,满足双方对登记权益的要求,使租赁登记管理能够发挥作用,促进租赁市场的稳定运行[5]。
2.行使租赁取回权
租赁取回权是融资出租人的重要权益,由法律规定进行赋予,使租赁物能够及时进行收回,确保租赁物得到合理使用。出租人不可将租赁物进行随意取回,满足取回的条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满足合同规定租赁期限后,出租人将租赁物主动收回,承租人不再具有使用权;另一种为承租人出现违约行为,可按照合同规定将租赁物进行收回,如拒付租金、抵押行为等,取消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权。租赁物取回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判断租赁物的损坏、丢失等情况,一旦租赁物出现上述情况,出租人有权要求承租人进行赔偿,保证租赁物能够顺利进行回收,避免对出租人的权益造成损害,保障租赁取回权得到效果,将出租人的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确保租赁物损坏能够得到赔偿。
3.采取租赁诉讼程序
融资租赁出租人虽然享有取回权,但难以避免会发生纠纷,需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证自身的权益,掌握租赁诉讼程序。《民事锁诉讼法》中规定了租赁诉讼的流程,出租人需要走正规的法律程序,对违约的承租人进行起诉,解决财产或权利纠纷问题,确保融资租赁过程的有序开展。租赁诉讼过程需要当事人的参与,提供租赁登记、合同等材料,用于对权责所属进行评定,出租人若想赢得诉讼的胜利,需要提供充分的材料支持,使承租人的不法行为得到确定,进而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保障出租人能够及时得到赔偿。需要注意的是,租赁诉讼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原则上应尽量避免采取法律手段,做好违约行为的事前控制工作,选择诚信度较高的承租方,使融资租赁过程能够顺利完成。
4.明确租赁纠纷事项
在融资租赁过程中,需要明确租赁纠纷事项,确保当事人能够交易自由,对租赁过程进行严格管控,保证双方能够达成租赁协议。融资租赁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应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对双方的行为进行调控,对出租人的享有权利进行控制。常见的纠纷事项包括拖延或拒付租金、租赁物损坏或遗失等,出租人需要明确纠纷的主要来源,通过合同及保证人提高承租人违约行为的抑制作用,提早对纠纷问题进行防范,将出租人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租赁纠纷事项应体现在租赁合同中,提前制定纠纷事项的解决方案,避免后续管理中存在争议。同时,需要规定承租人的损害赔偿行为,对赔偿金进行明确规定,减少对出租人造成的损失,双方对纠纷事项达到约定,保障出租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对承租人违约风险进行回避,需要对承租人的信用度进行评估,与信用度高的承租人建立租赁关系,构建良好的融资租赁环境。首先,对承租人的市场负债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具有租金的偿还能力,避免带来租金回收风险,保障租金能够如期回收。其次,评估承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对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对资金的流动比率进行判断,确保承租方能够适应市场环境,提高融资租赁的可靠性。最后,结合行业政策、竞争环境展开分析,评估间接因素对承租人经营的影响,降低承租人的破产几率,确保租金能够按时交付。另外,还可以采用信用风险转移措施,采用保证人、抵押等形式,将信用风险进行转移,由第三方承担租金及赔偿问题,既可以保障租金的回收,又能够回避出租人的风险。
综上所述,融资租赁风险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做好风险的全面防控,保证租赁风险能够分析到位,将出租人风险及时进行排查。融资租赁过程中,租赁物的未来收益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对租赁物进行管理,对承租人的信用度进行把控,确保租金、租赁物能够按时进行收取,增强对风险控制的抑制效果,减小风险的影响范围,保障风险控制能够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