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2022-12-16 08:37甘宗敏项罗莉
四川党的建设 2022年23期
关键词:大安活水家村

甘宗敏 项罗莉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自贡市大安区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结合驻村帮扶,以选优配强驻村干部为重要抓手,培育壮大党政人才、乡土人才、专技人才队伍,构建乡村振兴“人才雁阵”。

让人才和乡村结一场“好缘”

“老赵,今年你的生产经营性收入算下来有3万元,对不对?”“小杨书记,你在网上帮我卖出好几千元的鸭子,联系企业也在帮我销售仔猪,加上种的10亩地,这个收入应该差不多哟。”11月4日,大安区牛佛镇高店村第一书记杨泾伟来到脱贫户老赵家核算年度收入。老赵感激道:“你们驻村干部有文化,搞直播带货、拉企业帮扶,能说会干,我们就是需要你们这样的能人!”

与此同时,位于大安区大威(大安—威远)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园区核心区的大山铺镇伍家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洋正为农户详细讲解大豆、高粱品种选择、扩间增光、草害防控等技术要领。去年驻村干部集中轮换时,作为该村结对帮扶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科干部,李洋主动请缨到伍家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到任后,迅速熟悉区情、镇情、村情,并结合伍家村在园区中的发展定位,打造农旅生态游、研学游,提供大棚育苗、机械化种收等服务,预计今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35万元。

“干部人才下乡村,‘人岗相适’‘人村相宜’才能进一步催生化学反应。”大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钟诚说。2021年3月,大安区委组织部提前谋划新一轮驻村干部轮换调整工作,全覆盖调研梳理脱贫村、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人才需求,建立“镇村点单、单位推荐、精准匹配”供需对接直通机制,精选82名熟悉农村工作、有干劲、能力强的干部奔赴乡村振兴一线。同时,严格落实培训督导、平时考核,对作风漂浮、不适应岗位要求的干部实行动态调整,确保下派干部人才“选得优、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

孵化“带不走”的本土人才

近年来,大安区先后有21個村拿到了中省财政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但由于部分村干部缺乏市场思维和经营管理能力,一些村还存在扶持资金利用效率不高、集体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驻村工作队的到来,为解决这一难题找到了新思路。

新店镇新建村驻村工作队发挥工程建设特长,和村“两委”共同研究提出组建集体“工匠队伍”承接小微工程项目发展集体经济思路,大胆探索“党支部+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匠人”的发展模式,吸纳本村有技术、有劳动力的“泥瓦匠”等30余人组成施工队,由村集体经济公司统一管理。工匠队伍成立以来,承接“厕所革命”、村民小广场建设等工程项目42个,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10余万元。

何市镇十字村驻村工作队推进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闲置资产,争取上级产业资金40万元,将闲置的原村办公室改造成酿酒坊。酿酒坊实行股份制联营,由集体经济联合社负责人把关,聘请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现日产白酒200斤至300斤,预计年产值150万元,可实现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村集体有了稳定的经济收益,村级公共服务支出保障更加有力,村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

“本土人才与当地有紧密的地缘和血缘关系,在带动家乡群众谋发展上有更强的示范作用,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下大力气培养。”大安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洪剑说。

驻村工作队在发掘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方面也各显神通。庙坝镇九房村驻村工作队依托市属国企支持,积极参与创建全市首个乡镇乡村振兴促进会,吸纳庙坝籍在外致富能手、乡贤等会员330名,结对帮带培育本地皇菊、脆红李、肉牛等种养大户26人;何市镇阮家村驻村工作队借力人社部门人脉资源,邀请技术专家到村举办马铃薯种植、中式烹饪、家政服务等培训班12期,培训学员200余人,介绍4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或创业。

盘活人才资源服务乡村振兴

“以前遇到难题不知道怎么办,现在有驻村干部牵线搭桥,疑问很快就能得到解答。”伍家村六组组长雷德金说。

无花果产业是伍家村的主导产业之一,今年由于遭受病虫害,产量锐减。村民按照老法子人工除虫、喷洒药剂,效果并不明显。驻村干部兼“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大安区平台信息员杨元平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问题上传平台,联系专家把脉问诊。仅20分钟,平台后方的副高级专家代家明就通过手机客户端,解答了无花果树致病原因,并介绍了一套简单易上手的钻心虫防治技术具体操作流程,无花果病虫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类似场景在大安区的农村很常见。今年4月,“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大安区平台正式启动,驻村干部纷纷加入信息员队伍,串联起云端的92名“共享专家”,帮助农户解答疑难问题,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为了更好发挥驻村干部的穿针引线作用,大安区委组织部、区工商联联合开展了“强名县促振兴村企结对共建暨‘万企兴万村’行动”。选派民营企业家、荣誉村主任与全区28个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等结对共建,为驻村干部在村工作提供更加充足的社会人才智力支持。

截至目前,根据大安区驻村工作队提供的需求清单,各帮扶企业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85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360个,实施农业种植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项目12个、投入资金540余万元,筹集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物品款项60余万元,惠及群众1900余人。(作者单位/中共自贡市大安区委组织部)(责编/冯雅可)

猜你喜欢
大安活水家村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如何从阅读教学中寻找「活水」
平南采风暨平南文友会大安分会成立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川中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储集特征研究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
川中桂花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高产稳产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