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伊乔
晚上,我正在洗漱,突然听到三岁的儿子哭了起来。原来儿子一脚踩皮球,一脚往前走,孩子奶奶提醒他“不要踩皮球,快下来,别摔倒了”,结果真摔倒了。奶奶说:“告诉你注意安全注意安全,你偏不听,摔倒了吧。”儿子一听就去抓奶奶,奶奶制止了他,他就往地上一躺大哭起来。
我查看奶奶手上的抓痕,告诉奶奶,他摔倒后,把他抱起来或让他自己爬起来就行。不要说“你就是不听话,这下摔倒了吧”这样的话。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翔平在《亲子沟通》中列举了“父母常见的十种不正确的语言反应”,如军官式、历史学家式、侦探式等,其中“刽子手式”的回应会让孩子觉得,正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了现在的困境,是“罪有应得”“自作自受”的。尽管这种指责是就事论事,是准确的,但是孩子感受到的只有苛刻和冷漠,不利于培养孩子对大人的信任和亲密感。
另外,两三岁的孩子,无法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踩皮球)与大人的提醒(会跌倒)之间的联系。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发现,理解因果和道德规范这类高级思维能力,孩子10岁之后才可能慢慢发展。因此,当大人告诉幼儿“踩皮球危险不能做,否则会摔倒”,或者笼统地告诉他“注意安全”,他可能想的是“踩皮球这么好玩,我就要踩”“什么是注意安全”,于是继续刚才的行为。
我们都知道两三岁的小孩很叛逆,其实叛逆只是表象,其背后是对掌控感的痴迷,大人的提醒或者阻止,相当于剥夺了他的掌控权,必然激发他的逆反心理。我儿子小心翼翼地端着一杯水,我提醒他“端稳了,别洒一地水”时,他反而会故意把杯子打翻或者扔到地上,他试图通过和你“对着干”来证明“我是自己的主人,我的世界我做主”。
因此,当父母总说不可以、不能、不行,结果就会出现大人生气、小孩哭闹,两败俱伤、鸡飞狗跳的局面。有没有比说“不”更好的应对方式呢?
一天,儿子踩着小凳子在洗手池边玩水。我一进门,看着他湿漉漉的前胸和袖子,第一反应是想对他说“别玩了”。但是,为什么“不”呢?他的眼睛里闪着亮光,他完全沉浸在水的感觉和水滴飞溅的神奇之中。避免换衣服的麻烦,比孩子这一刻的快乐更重要吗?玩水这件事,非停止不可吗?未必吧。当我站在孩子的立场看待他的行为,我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我没有立马制止,而是陪他玩了一会儿,亲子时光很是融洽。
面对不得不制止的行为,大人最好用行动去喊停。当孩子撕书,可以轻轻把书拿开,把他带到别处,递给他一本纸板书;当孩子咬人,态度坚定地告诉他“不能咬”,同时轻轻用手罩住孩子的嘴;在说“不能打”的时候带孩子离开,并示范给他“可以轻轻地摸”……最好用行动说“不”,而不是口头提醒,正如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经常说的那样——闭上嘴,去行动。
我时常被儿子怼得无言以对。
“我们去洗手吧,否则会把细菌吃到肚子里的。”“我就要吃细菌。”
“吃了细菌会生病的。”“我就要生病。”
“生病了要打针的。”“我就要打针。”
……
当我只提供一个选择——去洗手,他就有了100%拒绝的理由。最好的办法是提供有限选择,“我们先洗手,还是先去换衣服?”“你想现在去洗,还是五分钟后再洗?”“你想用水蜜桃香味的洗手液,还是哈密瓜味的?”要让孩子做选择题,而不是判断题。当然,孩子依然可能哪一项都不选,但至少比直接命令和婉些。
我把我的思考、建议和孩子奶奶进行了沟通,也提醒自己,不要试图控制孩子,而是真诚地邀请孩子合作,因为控制会打破亲子关系的平等,合作才是尊重与平等的,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