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

2022-12-16 05:10张绍乐
区域经济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实体科技人才

张绍乐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些国家之所以出现收入差距拉大、失业人数增加等问题,正是由于实体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的。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中国经济质量优势。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实体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万程成(2020)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指标体系,测算了2010—2019年中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度,提出从营商环境、产权保护、普惠政策和金融改革等方面推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王竹泉、孙文君(2022)分析了政府社会资本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与驱动作用,认为政府社会资本能够通过集中规划、精准发力、高效引导撬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拉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郭贝贝、吕诚伦(2022)系统梳理了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剖析了两者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明确了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三位一体的匹配机制。第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问题。叶云、施和平(2019)通过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和规律,认为不同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同的作用。陈享光、黄泽清(2020)提出要正确认识经济金融化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找到经济发展中“脱实向虚”的具体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经济发展。胡怀国(2021)认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第三,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问题。姜松、玉鑫(2020)基于中国290 个城市的数据,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和截面门槛回归方法,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总体效应和阶段性特征。杨庐峰、张会平(2021)以贵州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实践为例,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并提出从信息数据融通平台建设、数字产业智慧化转型、经济融合发展的可持续化和数字治理效能共治共享四个方面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张帅等(2022)以中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熵值法、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13—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体经济实力显著增长,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经济运行向着合理化和高级化逐步迈进。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市场准入门槛有待放宽、企业融资难题亟待破解、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多层次人才体系不健全等诸多突出问题和矛盾。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成为中国振兴实体经济、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体经济实力显著增长,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1.实体经济实力显著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规模不断增加,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实体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472555.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974903.3 亿元,增加了2.06 倍(见图1)。2012—2021 年,中国实体经济总量年均增速达8.59%,其中,实体经济总量增速最高年份和最低年份分别为2021年(13.82%)和2020年(1.99%)(见图2),两者相差11.83 个百分点,造成2020 年实体经济总量增速较低的原因是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体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随后,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因此,实体经济稳定恢复向好。

图1 2012—2021年中国实体经济总量及占GDP的比重

图2 2012—2021年中国实体经济总量增速

2.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由图3 可知,中国实体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12 年的49084.6 亿元增加到2021 年的83085.5 亿元,增加了34000.9亿元,但占实体经济总量的比重从2012 年的10.39%下降到2021 年的8.52%。实体经济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12 年的244639.1 亿元增加到2021 年的450904.5 亿元,增加了206265.4 亿元,但占实体经济总量的比重从2012 年的51.77%下降到2021年的46.25%。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中国工业结构从结构简单向门类齐全转变,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 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实体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2 年的178832.1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40913.3亿元,增加了262081.2亿元,占实体经济总量的比重从2012年的37.84%增加到2021 年的45.23%,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服务业层次不断提升。

图3 2012—2021年中国实体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占比情况

3.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突出位置,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也稳步提高。中国实体经济劳动生产率从2012 年的6.33提高到2021 年的13.59(见图4),提高了2.15 倍,这说明,2012年以来,中国实体经济从业者的素质大幅提高,管理和科技水平迅速提升。中国实体经济能耗从2012年的0.85下降到2021年的0.54(见图4),这得益于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国实体经济投资产出率从2012 年的1.68 小幅下降至2015 年的1.45,随后,又从2016 年的1.47逐步增加到2021 年的1.76(见图4),说明中国振兴实体经济取得了显著效果。

图4 2012—2021年中国实体经济劳动生产率、能耗和投资产出率变化趋势

4.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中国实体经济发展韧性较强,且发展后劲十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中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12 年的281684.00 亿元增加到2021 年的552884.20亿元,增长了1.96倍。2012—2021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8.88%。第二,进出口形势持续向好。2021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91008.54 亿元,其中,出口总额为217347.60 亿元,进口总额为173660.94 亿元。在出口货物类别中,工业制成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额分别为32239.30万亿美元、2642.83 万亿美元、16183.31 万亿美元。第三,研发经费投入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 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27864 亿元,比2020年增长14.2%。

注:实体经济劳动生产率=实体经济总量/实体经济部门劳动者数量,其中,实体经济部门劳动者数量指全国就业人员数减去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从业人员数。实体经济能耗=实体经济能源消费总量/实体经济总量,其中,实体经济能源消费总量以全国能源消耗数据代替。实体经济投资产出率=实体经济总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二、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体经济在取得一系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市场准入门槛有待放宽、企业融资难题亟待破解、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多层次人才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1.市场准入门槛有待放宽

市场准入是民营企业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市场准入制度是市场体系建设中最基础的制度之一。目前,中国在市场准入方面面临的主要障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相关措施落实还不到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实体经济发展。各个省(区、市)也不断发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例如,河南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湖北发布了《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政策措施对于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部分省(区、市)的个别地区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认真落实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时有发生,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环境亟待优化。另一方面,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依然存在。部分省(区、市)在电力等一些领域设置市场准入隐性壁垒,限制了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例如,国家层面已经放开但地方政府仍在审批、地方政府在个别领域和行业另设市场准入限制性条件等隐性壁垒成为阻碍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主要障碍。例如,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0)》显示,通过对397 家样本企业进行市场准入方面的调研,发现有72.80%的企业认为存在隐性壁垒,72.29%的企业认为部分行业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

2.企业融资难题亟待破解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融资难、融资贵等融资难题是各类企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为实体企业的生产和日常运营提供资金支持。但是,中国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民营实体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布的2020年“企业成本”调研报告显示,2019 年样本企业中国有企业平均融资规模为9738 万元,而民营企业仅为2695 万元,国有企业融资规模是民营企业的3.6 倍。通过分析实体企业融资难题,我们可以发现产生融资难题的深层次原因。第一,中小型实体企业管理制度较为落后。中国的中小型实体企业大多数是家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管理理念落后,财务制度不健全,日常运营不稳定,银行等金融机构缺乏对其提供贷款的信心。第二,部分实体企业处于产业链底端,抗风险能力较弱。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企业发放贷款时,会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抵押品、担保情况、抗风险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而部分省(区、市)的中小型实体企业处在产业链底端,且缺乏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抵押物和担保物,从而使得抗风险能力不强,难以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第三,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不健全。一方面,实体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晚、信用信息收集不全面、征信记录缺失,导致银行无法将实体企业的信用等级作为贷款的重要依据,因而银行在为实体企业提供贷款时采取谨慎态度。另一方面,担保体系不健全,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较少,且偏向于为国有企业提供担保服务,使得实体企业难以获得担保服务进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3.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科技创新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中国鼓励和支持实体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有效提高了实体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激发了实体企业的发展活力。但是,中国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实体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国实体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企业科技研发能力较弱。科技研发投入大、见效慢,因此,受研发资金、研发人才等因素制约,部分中小型实体企业没有专门的科技研发部门和科技研发团队,导致这些企业的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2020 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企业中,中国有597家企业入榜,仅次于美国,但中国入榜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为2.4亿欧元,低于美国的4.4亿欧元、日本的3.8亿欧元和德国的7 亿欧元。第二,民营实体企业的科技研发人才严重不足。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实体企业在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社会认可度、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对科技研发人才的吸引力较小,科技研发人才更愿意加入国有企业。中国部分民营实体企业的科技研发人员是由产业工人或技术工人成长起来的,没有经历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没有能力进行有难度的科技创新活动,导致这些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弱。根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数据显示,民营企业中设有专职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的企业仅占26.94%,其中,具有国家级认定的人才的企业比例仅为6.68%。第三,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实体企业的科技创新意愿不强。与直接购买成熟技术或设备相比,实体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研发的周期长,投入大,且面临科技创新失败的风险,因此,实体企业倾向于购买成熟技术或设备,而不愿意自主开展科技研发活动。

4.多层次人才体系不健全

人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实践者,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国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人才工作在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实体企业发展人才缺失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体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实体企业偏向于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对人力资源工作的支出。实体企业在遇到经营压力时,首先会考虑降低劳动成本,而裁员是其常用手段。第二,实体企业不重视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大多数实体企业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往往是根据短期人力需求进行人才招聘。一方面,实体企业的发展战略随意性较大,管理者根据市场变化随意改变发展战略,使得人力资源规划难以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另一方面,中小型实体企业大多数是家族企业或合伙企业,管理者的集权观念较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的自主权较少,难以按照人力资源规划推进实际工作。第三,民营实体企业的薪酬体系不完善。与当地国有企业相比,大多数民营实体企业的工资水平较低,缺乏竞争力,对高端管理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的吸引力较小。民营实体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考核标准不明确,考核形式较为单一,不能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使得员工缺乏成就感和满足感。第四,实体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足。实体企业往往注重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即使部分企业关注文化建设,但也只是停留在开展文艺活动、制定相应的规章条例等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偏离了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传承。

三、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1.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在促进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2021 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从32.1%下降到27.4%,下降了4.7 个百分点。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中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符合经济规划,但如果这一比重下降过早,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还会导致产业空心化,降低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第一,推进制造业向高端迈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强化基础共性技术供给,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工程,着力解决制造业领域的“卡脖子”技术。第二,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增强制造业企业的绿色生产理念,将绿色制造理念贯穿生产的全流程,推动实施绿色制造工程。鼓励制造业企业改善能源结构,积极采取清洁能源替代方案,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开展能效管理,提高制造业各个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第三,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鼓励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实力,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2.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重大突破性技术的主要载体,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和塑造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2020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7%,比2014年提高4.1个百分点,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仍是破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支撑。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虽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个别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和困难,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持续发力。第一,不断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产业政策供给机制,提高产业政策与税收、金融、财政、知识产权等政策的协同程度,形成有利于资源聚集的政策体系。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引进体系和评价体系,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第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利益障碍,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激发实体企业的创新潜力,科研机构和智库充分发挥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促进科技交流合作“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加快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营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环境。

3.促进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推进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2022年7月8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9.8%;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7.2 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为32.5%。工业互联网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方法论。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迈入快速成长期,形成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六大典型融合应用模式。“十四五”时期,中国需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一要加强平台赋能,帮助实体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开展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搭建平台企业和实体企业对接机制,鼓励平台企业开发更多的能够满足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产品、服务和工具,形成数字化转型的市场能动性。二要强化公共服务,降低转型门槛。积极打造区域型、行业型、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引导建设数字化转型开源社区,强化平台、算法等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三要打造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组织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实体企业联合打造典型应用场景,树立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构建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范式,发布转型指引。

四、促进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国应在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013 年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五个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中国围绕压缩行政审批流程、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等方面,发布了诸多政策措施,营商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中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第一,转变政府服务意识,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各个省(区、市)要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转变服务意识和政府职能,创新工作方式,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真正为实体企业排忧解难。第二,加快调整和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加快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对持续深化改革、促进科技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增强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各个省(区、市)要积极促进营商环境的市场化、制度化、法制化、国际化建设,着力破解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第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关键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证不同市场主体可以平等获取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各类生产要素,为实体企业营造公开、公平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实体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增强实体企业家投资发展的信心,支持实体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建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让各类实体企业做大做强。

2.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拓宽融资渠道是破解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主要方式,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中国要破解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实体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实体企业持续发展,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拓宽实体企业融资渠道。资本市场是实体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健全的资本市场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实体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实体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促进实体企业健康发展。中国要加快完善资本市场,优化市场结构,创新交易机制,丰富交易品种。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提高协调层级,完善资本市场的各项监管制度,堵塞监管漏洞,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第二,不断创新金融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创新金融组织体系,鼓励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民间资本与社会资本组建金融机构,为实体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支持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大胆创新金融业务,针对不同类型实体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开发不同的金融产品,满足实体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第三,不断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加快补齐金融监管制度短板,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健全金融风险问责机制,对重大金融风险严肃追责问责,有效防范道德风险。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时监控金融市场动态,建立跨部门的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协调,切实提高金融风险监管能力。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科学分析实体企业的金融数据,及时发现存在的金融风险,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3.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当前,世界科技创新正处于空前的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科技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确了科技创新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完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中国要提高实体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在制定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时,充分听取和采纳实体企业的意见与建议。企业是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是促进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各个省(区、市)在制定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时,应充分调研实体企业的实际需求,听取和采纳不同实体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相关建议。第二,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不断降低实体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本,完善国家相关税务规定,推进科技创新领域的减税降费,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完善科技考核评价体系,聘请第三方机构对科研成果进行差异化和多元化的评估,及时发现科技政策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积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技术、资金等各种要素有效对接,解决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和基础研究的“最先一公里”衔接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第三,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完善实体企业科技创新融资需求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对接机制,做到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互通。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等,激励实体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风控理念,结合实体企业科技创新的规律和特点,构建与实体企业科技创新相匹配的风控体系。

4.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高端管理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是实体企业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是促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的宝贵资源。各个省(区、市)应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为实体企业发展培养高端管理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一是优化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完善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各个省(区、市)可以建立外国教育示范区和文化教育创新示范基地,加快“产业社区”建设,完善各类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努力解决人才居住、子女入学等问题。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使得高端人才能够“留得住、回得来”。二是完善人才引进体系。在人才引进方面,各个省(区、市)应实施“政府出面引进,为企业服务”策略,即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向政府提出人才需求信息,政府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有吸引力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措施,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加入实体企业。三是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各个省(区、市)要加大对实体企业中高端创新人才和高端创新团队的奖励力度,采取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并适当加大物质奖励力度。鼓励实体企业赋予高端创新人才和高端创新团队更大的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充分激发创新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动力。四是健全高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各个省(区、市)应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各省(区、市)内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设各类国际合作学院,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为实体企业发展培养外向型人才。另一方面,各个省(区、市)应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开办职业技术院校,针对各类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培养专业化的技术工人。

猜你喜欢
实体科技人才
人才云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科技在线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