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茶文化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茶文化在时代发展进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要想让茶文化不断维系积极的发展态势,就必须要重视起茶文化相关的法律问题,通过法律予以茶文化保护,并为其发展提供支持。
考虑到我国茶文化的特殊性,可以适当考虑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与茶文化相关的保护条例,以该种形式构建更为系统化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进而实现对茶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有效制约与合理支持。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茶文化不可剥离,并且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茶文化也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现已成为了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了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当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无论是历史传承,还是在审美艺术方面,都具备较高的价值。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茶文化愈发重视,正因如此,更应加大对于茶文化的保护力度,并对茶文化的未来发展予以一定的支持。这就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自身的只能,将保护与发展茶文化作为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行政法的实施具备尤为鲜明的色彩。而茶文化在当下的发展进程中,其呈现出来的特点也尤为突出,因此,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便能够更为积极的保障政府职权在茶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进程中提供相应的支持。另外,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本身的覆盖范围较小,在传承的进程中,难以通过法典的形式予以全面的支持与约束,然而,通过制定相关的法条更能够保障茶文化的发展,并且更为有效的找出并解决茶文化在发展的进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矛盾等。虽然我国茶文化以及发展近千年,但是对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方面则较为落后,缺乏一定的实践,缺少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的实施经验。这是一个尤为现实的问题,立法不可能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落实并发挥自身的作用,并且法律要保障茶文化能够同过去几千年历史的发展一样,维序茶文化的长期稳定发展。而行政法规在这一方面具备更强的灵活性,拥有大量的试错机会,进而实现对相关法律的不断修整以及优化,并通过不断实践,最终找到适用的立法形式,以保障我国茶文化的稳定发展与传承。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立法,应当考虑到茶文化的未来发展以及传承。也就是说,应当通过立法的方式为我国的茶文化发展提供保护,并予以支持,避免法律法规与茶文化之间的发展出现冲突。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来的瑰宝,并且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在当代社会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立法,就要考虑到茶的未来发展与传承,保护好茶文化的传承。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不仅要实现对茶文化的保护,还要考虑到茶文化的未来发展与传承,让其世代流传,不断渗透到的人们的生活当中,促进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立法应当考虑到社会中不同团体的利益,既要保障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持有者享有相应的权利,也要保障其能够承担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并且要保障特定持有者能够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尊重其他社会群体的合法权利,保障社会各界同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间能够呈现出更为平衡的利益关系,方能确保茶文化能够被社会各界所接受,避免出现群众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定持有者之间出现矛盾,影响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不仅仅依赖于部分传承人的努力,还源于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在茶文化传承中的融入。其能够更好的呈现出我国的文明与智慧,因此,不应作为个人独有的财产。并且,想要保障社会各界都能予以茶文化的发展相应的支持,还要适当的给予人民群众一定的权利,确保茶文化能够在不被随意篡改的前提下,由人民群众以更为自由的形式,对其进行合理利用。简单来说,想要通过立法的方式保护我国的茶文化,并且进一步推动其发展,让其成为全民文化,能够通过茶文化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同时防止可能出现的垄断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民众对于茶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想要保护与进一步发展茶文化,就要考虑到各地区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并且深入了解不同地区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将各地区实际情况同立法进行有机结合。在茶文化的近千年发展进程中,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风土人情以及土质等诸多现实情况的影响,其产生的茶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茶文化的保护者在展开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保护者即是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对茶文化以及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有者。在这一方面的立法进程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呈现出来的差异,根据地区需求以及保护者对于茶文化保护以及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职情况,拟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且保障其保有者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正确行使相应的权利,并且积极履行自身需要承担的相关义务,让其通过对茶文化的传播获得利益的同时,为茶文化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以某种地方产的茶叶为例,其保护者即是茶叶的种植人员、生产厂家等。在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过程中,就可以从这些保护者的意愿出发,充分考虑地区对茶的了解以及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并以此构建专门的法律制度,实现在对保护者进行约束的同时也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利。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我国茶文化的特殊性,不能一味的利用国际上的相关立法方式进行套用,导致实际的法律法规无法落实到实际,茶文化也无法在法律法规的支持以及约束下得到保护与长足的发展。
在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进程中,往往都会涉及到相关主体。这一传承主体主要包括茶文化的传承人以及传承单位,目前我国针对传承人以及传承单位的相关法律法规较为匮乏,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相关部门在展开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实施切实有效的保护与促进工作,推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并予以其一定的保护。
在认定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时,需要保障传承人具备如下条件: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自身应当完全掌握相关技能,或者拥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技能的完全实施能力。其次,在该领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当具备普遍认知的代表性,并且其权威性能够经得起业内人士的推敲。
除了上述要求以外,在认定传承人时,还需要考察相关主体对于茶文化的认同情况,确保其对茶文化以及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秉持积极态度,并且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积极展开有利于茶文化发展与保护的相关活动。只有确保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茶文化的宣传工作当中去,方能保障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在相关部门确定了去方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后,便需要着手考虑对其相关信息的公开。公开信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社会群众的监督职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检验,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保障人民群众同相关部门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同相关部门直接沟通,以检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资质。
确认了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后,就需要考虑为其赋予一定的权利以及义务,保障其能够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下,展开相关工作,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于茶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明确规定了传承人的义务。如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部分传承人丧失了传承能力,无法继续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难以积极履行传承义务,便需要考虑到另选传承人。如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当中,出现了消极懈怠的情况,则需要将其代表资格进行撤销。要想进一步保障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确保传承人能够正确行使自身的权利之后,并积极履行相关义务,就可以考虑构件金字塔式传承制度。在该种传统制度下,塔尖是地方相关部门认定的传承人,逐渐往下则是助理、学徒以及未来的传承人等。并且通过立法的方式,予以传承人无条件、无保留教授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于学徒等人,以此保障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覆盖面积更为广阔。并且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减少另选传承人展开工作的困难。如若传承人离世或者不再具备履行文化传承义务的能力,则可以考虑从其学徒或者助理中选取具备相同能力的传承人,成为下一代传承人。除了金字塔式的传承模式以外,还要保障传承人自身要在每年进行两次公共演出,相关部门以及单位应当对其公共演出予以一定的支持,相关部门还要给予其相应的经费补助,并且设立专项补贴,保障传承人能够正常维系日常生活,并进一步提升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开宣传工作的积极性。
茶文化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想要保障其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仍然维持良好的传承能力,就必须要拥有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予以相应的支持,并且对相关的传承人等予以约束,方能保障茶文化在当代社会仍能维系积极的发展传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