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2022-12-16 16:57王霞玲
新课程 2022年37期
关键词:古诗核心作业

王霞玲

(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镇西坪小学,甘肃 甘谷)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完成作业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也能对新的内容进行拓展,进而发现自身的不足,拓宽视野,提高语文解题能力,深化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获得独特的体验,并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换言之,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小学语文作业的作用,通过作业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和发展。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作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查漏补缺、应用实践、拓展延伸。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语文作业设计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其作用难以得到完全发挥,不利于课程教学水平的切实提升,有必要在实践中积极进行创新和优化。总体来看,目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缺乏对核心素养的关注

核心素养作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的关键所在,需要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得到全面渗透与落实,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实现各方面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然而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有所欠缺,要么没有意识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么仅仅在课堂教学这一方面落实相应工作。而作业是学生学习、实践、探索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业的完成情况必然会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进而不利于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成长以及全方位发展。而且作业对核心素养关注的不足,意味着作业本身内涵的丰富度有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作业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创新设计有所不足

教师在设计与布置作业时,往往会习惯性地采取某种模式加以实践,缺乏足够的创新。不管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又或者是课外作业,在设计时会基于教师自身的习惯和经验进行呈现。不少教师都会习惯性地将课后习题、配套练习册作为作业,这不仅在作业内容上缺乏足够创新,在作业形式上也难以体现新颖性。在创新有所不足的情况下,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还暴露出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难以充分发挥作业这一载体的优势与作用。作业缺乏足够创新,意味着作业的内容与形式都较为死板,难以针对课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作业达到准确反映教学成果以及帮助学生学习拓展的作用。(2)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乃至产生很大的学业压力。在长期通过较为固化的方式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失去新鲜感和成就感,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式重复的无聊感。这意味着在缺乏有效创新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的作用将会受到明显限制。

(三)和学生的关联不够紧密

作业由学生完成,必然要跟学生有紧密联系,才能确保所有学生能顺利通过完成作业而有所收获。但是部分教师未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没有真正做到将学生放在首位,而是笼统地设计和布置作业,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灵活调整作业的内容及形式。这就导致作业的设计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难以令学生感受到这是为他们而设计的作业,反而会使他们产生“这只是流水线式作业”的感觉,进而难以调动起他们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另外,作业和学生的关联不够紧密,意味着作业难以真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发挥相应的作用,也难以帮助学生有效实现查漏补缺与延伸拓展,更难以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严格遵循基本原则

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这是保障作业质量的基础。

第一,人文性原则。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职责,而且发挥着滋养心灵、丰富情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道德品质等重要作用,即更具人文关怀。而在相应的作业设计中,教师自然需要凸显课程特点,尽量通过更具人文性的内容与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作业,进而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促使学生在发展思维、强化情感、积累文化的过程中实现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第二,开放性原则。语文是一门极具包容性的学科,其涉及各个领域、专业、行业等,同时语文题目往往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因此在设计语文作业时,一定要遵循开放性原则,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内容与方式对作业进行拓展,而非局限于某一部分内容或者某一种形式。只有在具有足够开放性的作业中,学生才能充分领悟到语文的魅力,同时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才不会被局限在某一层面。

第三,创新性原则。创新是新时期背景下对小学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语文作业设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对作业内容、形式等进行多维度创新,才能根据实际需要以最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作业,同时避免长期高度相似的作业带给学生过强的机械感、重复感。而且创新性强的作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发展。

第四,时代性原则。和其他学科一样,语文学科同样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语文作为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课程,其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相应地,语文作业的设计一定要遵循时代性原则,紧随时代发展的趋势进行适当调整,深化作业和社会生活、时代发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完成作业的同时实现文字和语言应用能力的良好发展。

(二)在作业中渗透核心素养要素

将核心素养要素渗透到作业之中,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本就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能够在不同的作业中得到有效渗透,在不影响正常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情况下深化作业内涵,大幅提升作业本身的质量,有效发挥作业的作用。教师应当对核心素养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并根据作业本身进行合理调整,适当融入相应的核心素养要素,让作业成为承载核心素养培育重任的关键一环。而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还需要针对性地突出部分重点,要么针对学生不足的地方加强培养,要么针对学生的特长加强引导,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与成长提供支持。

例如,在教学《白鹭》这篇课文时,教师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全面剖析,从中提炼出相应的核心素养要素,即语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为了确保学生通过作业实现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特地渗透了相应的要素。从语言理解层面看,教师为了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能够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便在设计作业时适当增加了生字、生词以及句子理解等相关的内容。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对“鹭”“嫌”“鹤”“隽永”“绮丽”等生字词进行巩固,了解这些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还能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等句子的意思。从思维能力层面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引导学生从散文的基本特点出发,对整篇课文进行研究,总结散文的特点以及写作手法,进而培养学生由小见大、善于总结的思维习惯,为学生的日后学习与成长提供重要支持。而从审美能力层面看,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白鹭的图片与视频,引导学生同时从课文的文字以及多媒体的图片、视频出发,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搜集了部分描写自然生态的短文,要求学生在课后自行阅读这些短文并写下感悟,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文字、欣赏美的能力。通过这种将核心素养要素渗透到作业之中各个环节的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完成作业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巩固基础,同时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三)积极创新作业内容与形式

对作业内容与形式进行合理创新,不但可以为核心素养培育提供更为肥沃的土壤,而且能持续增强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长期维持主动、积极完成作业的动力。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观念,以创新的眼光看待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既要与时俱进地将时代发展、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经验相关的内容融入作业之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新颖、多变的形式呈现作业。只有在具有高度创新性的作业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才能得到有效培养与发展,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乃至终身成长而言均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对作业内容与形式加以创新,务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核心素养培育需要,而非为了创新而创新,否则就失去了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在教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时,为了加强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便决定对作业内容与形式进行合理创新。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大量问题,包括“鱼睡觉时是睁着眼睛还是闭着眼睛”“蚯蚓的食物是什么”“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鸟是什么鸟”“对人体来说安全电压是指多少伏以下”“对着太阳还是背对太阳喷射水雾能够制造彩虹”等。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让他们自行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并在课后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出答案,并对具体的原因以及相关内容等进行详细把握。设计这种基于课文进行延展而来的合作式、实践式作业,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合作与实践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并在搜集资料、找寻答案的过程中发展语言的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

(四)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类型

为了保障作业设计的质量,教师一定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和实践,确保学生真正参与到作业的设计、布置与完成之中,而非完全由教师自身把握作业设计与布置的主导权,否则很容易出现作业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的情况,自然会影响作业质量。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充分考虑学生感受,并主动了解学生情况,和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给予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权利。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长及发展情况,认真考虑学生的意愿,为学生设计并布置适合他们的作业类型。学生如果长期完成某种类型的作业,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进而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他们的思维,导致他们逐步丧失自主意识。而在允许学生自行选择合适作业类型的情况下,学生往往能够在多样化的作业类型中体会到不同的乐趣,感受语文的魅力,拓展思维边界并强化对学习、作业的把控。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教师希望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多了多样化的作业类型,其中包括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美景并进行写作、用画笔画出生活中的美景、学唱赞美自然美景的歌曲、到讲台上围绕自然美景展开演讲等。这些不同类型的作业,使学生有了多样化的选择。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作业类型并完成相应的作业。在多样类型作业的支持下,学生不仅产生了主动完成作业的强烈兴趣,更意识到了语文作业并非完全是机械的书面作业,而是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这对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更要在生活中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实现审美素养、人文素养等的良好发展。

(五)强化作业的独特性与个性

针对学生个体设计独特的个性化作业,无疑能够完全契合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需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收获。而要设计个性化作业,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作业类型选择,更要真正做到基于学生的语文基础、课堂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等加强对作业的精心设计。不过,学生数量比较多,而教师精力有限,要想完全做到针对每位学生设计个性化作业并不现实。故而,教师可以采取分层的方式,将学生分层后再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作业。

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古诗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他们分为基础层、拓展层、创作层三个层次。其中针对基础层的学生,教师设计了与古诗赏析与解读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古诗的理解,理解古诗的意象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针对拓展层的学生,教师设计了以课外古诗鉴赏为主的作业,让学生在鉴赏课外古诗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古诗阅读和鉴赏能力,同时积累古诗知识和文化素养;针对创作层的学生,教师设计了以课外古诗鉴赏与自行创作古诗相结合的作业,让学生在提高古诗鉴赏能力、丰富古诗积累的同时尝试根据所见所想进行古诗创作。

三、结语

综上可知,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直接关系到作业质量以及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而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把握以及学生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教师需要在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课改背景下,积极创新和优化作业的设计,尽量布置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作业,进而充分发挥作业作用并为教学效果改善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古诗核心作业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