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专业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2022-12-16 16:53李彦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社科馆藏文献

李彦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图书馆,北京 100037)

社科专业图书馆是附属于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与研究机构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专业图书馆,能够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服务支撑。社科专业图书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及各专业分馆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文献中心),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规模最大,中国社会科学院除在院部设有综合性的图书馆外,还在各大学部设有专业分馆,部分院所设有专业图书室,构建起综合、专业的藏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收藏了古今中外的基本文献资料,馆藏图书达600余万册,囊括了大量善本典籍、珍本图书等珍贵文献资源。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国家级研究型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体系,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文献信息保障[1]。

1 社科专业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特点

1.1 馆藏资源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馆藏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社科专业图书馆必须以丰富的文献资源支撑科研工作,其馆藏文献涉及中外文图书报刊、古籍、档案、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数字文献资源等类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含分馆、研究所图书馆在内)的藏书量位居全国社科专业图书馆之首,达600余万册,内容涵盖人文社科的所有学科,涉及40多个语种[2]。另外,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藏书量达100余万册,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科专业图书馆的藏书规模也在10~80万册,数量可观,为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1.2 文献独具特色

特色鲜明的文献资源是社科专业图书馆开展专业服务的资源基础,故社科专业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注重专业资源和地方特色资源,以特藏库、地方文献库等形式重点收藏和集中展示特色馆藏资源。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不仅建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库,系统收集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专著、文章和学术论文,还建立了古籍收藏中心、新方志收藏中心和学位论文收藏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将满学研究资料作为特色馆藏进行收集和整理;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自治区的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收藏了较多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构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藏书体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收藏了约7万册,涉及300余个姓氏的谱牒资料,其家谱资料收藏数量居全国前列。

1.3 服务对象的专业性较强

社科专业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有研究机构的学者、科研人员和博士后等群体,研究内容的专业性较强,文献需求较多,他们对社科专业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提出了较高要求。

2 社科专业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现状

2.1 人员不足,工作内容繁杂

社科专业图书馆的资源采购任务主要由专业馆员负责,他们必须在财务部门封账前完成全年采购任务,因此,其要全面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以精准筛选合适的书刊。但是,很多专业馆员的知识储备和精力有限,疲于应付日常工作,且与科研人员接触相对较少,导致他们难以准确把握服务对象的科研需求及科研方向。另外,由于社科专业图书馆的人员编制较少,馆员往往身兼数职,甚至需要配合完成研究机构的临时性工作,不利于社科专业图书馆有效开展岗位专业化建设。

2.2 采购经费严重不足

在图书电子化的大背景下,专业文献资源的价格持续上涨,致使社科专业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举步维艰。社科专业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对馆藏书刊质量的要求较高,市面上的常见、特价书刊无法满足他们的研究需求。随着纸张、图书印刷及出版成本的不断提高,书刊价格逐年上涨。社科专业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导致馆藏资源更新缓慢,难以保障图书资料的连续性。

2.3 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发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可智能化地分析和整理图书采编信息,与馆藏资源进行比对,有效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社科专业图书馆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更新数字化设备,不利于其高效开展数据库管理、信息检索及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另外,社科专业图书馆的馆员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有效的培训,且与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沟通交流较少,信息化技能水平较低,难以熟练操作信息化管理平台。

3 文献资源建设方案

3.1 转变职能,融入科研

社科专业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科学院的科研发展、智库建设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其文献资源建设方向应由所属的研究机构主导,要求贴近科研、关注前沿、跟踪专业研究动向,凸显馆藏书刊特色,保证藏书体系的连续性,根据所属研究机构的科研任务内容及学科建设方向,适当调整文献资源建设方向。馆员应明确自身“科研工作助手”的身份,定期深入科研工作一线,与科研人员进行互动交流,了解研究机构的近期科研项目及每位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文献资源服务。另外,馆员可通过独立承担课题项目或与科研人员合作申请课题项目的方式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3]。

3.2 突出特色,宁缺毋滥

社科专业图书馆因所属研究机构的特殊性及专业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专业性、民族性等特征,馆藏文献资料的历史连续性较强。在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社科专业图书馆应注重服务对象的实际科研需求,提升馆藏文献资源的专业度,突出学科特色。随着资源形式日益多样化,社科专业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支出项目越来越分散,特色资源经费占比持续降低,导致其难以构建特色突出的馆藏资源体系,而特色资源往往具有稀缺性、珍贵性、不可替代性及不可再生性等特点,一旦错过采购、收藏时机,就可能永久失去馆藏机会。因此,社科专业图书馆应积极寻找高质量的文献资料,加大对发行量少、专业性强的专业资料和数据类文献的收集力度,不以藏书增长量为唯一的文献资源建设考核标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资源供给体系,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建立常态化的特色资源搜索机制,突出馆藏资源特色。

3.3 拓展渠道,探索文献资源建设新方向

近年来,“你选书,我买单”的服务模式在高校图书馆得到普及,但罕有社科专业图书馆采用该模式开展文献资源建设。究其原因,除馆舍面积有限外,馆藏资源的专业性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也限制了社科专业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渠道的拓展。服务科研始终是社科专业图书馆存在的基础和目标,其文献资源建设必须基于该目标开展。后疫情时代,读者更加倾向于通过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信息平台进行线上阅读或获取文献资源[4]。因此,社科专业图书馆应丰富馆藏文献资源的内涵,以多元化的收藏方式转变文献资源建设思路,如:搜集、整理与所属研究机构相关的行业前沿信息、网络资源;根据科研人员的课题项目内容,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开展专题服务;定期分析科研人员的借阅信息,了解他们的文献需求,并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和采购相关文献资料。社科专业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相比,服务范围较小,研究领域更加专业,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更加密切,馆员应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深层次需求,构建专业化的馆藏资源体系以多种服务方式提升科研人员的阅读体验。

4 结语

社科专业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我国的改革实践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人员、经费不足的背景下,社科专业图书馆应在变革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努力构建特色馆藏资源体系,坚定服务科研就是服务国家决策的理念,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高质量、全方位、开放式、多层次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猜你喜欢
社科馆藏文献
社科成果展示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