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君碧 沧州交通学院艺术学院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历经了传统动漫的巅峰期,趋于商业化的没落期,逐渐转向现代动漫的创新发展期。在一代代动漫人的探索实践下,现代动漫产业不断推进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合,逐渐开辟出一条原创设计的道路,并构建起独特的国产动漫艺术体系,这很大程度上助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从动漫、传统文化的内涵切入,分析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意义,探讨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包括充分把握受众心理需求,秉持全龄动漫理念;依托多样化传统文化元素,助力动漫创作;基于传统文化,加强对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国内文化产业实现了极大的转变。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产业与文化、艺术、科技等不断融合发展,并逐渐构建起一个全新的产业体系。虽然我国动漫产业起步偏晚,但我国有着庞大的动漫市场潜力,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迅猛发展,加之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对动漫产业的重视程度,动漫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因为发展起步较晚,我国动漫历经了传统动漫的巅峰期,趋于商业化的没落期,现代动漫的创新发展期,如今已进入到一个发展的瓶颈阶段,并表现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度开发,缺乏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1]。动漫产业与影视、文学等产业相一致,为赢取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必须要扎根于本国的文化土壤,从本国文化土壤中汲取发展的养分,基于文化认同视角去探寻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动漫产业理应与饮食、文学等产业相一致,肩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动漫,可简要将其理解为动画与漫画的组合,作为20世纪诞生的一门新型文化艺术,其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艺术、绘画艺术、影视艺术。尽管它们存在各种差异,但动漫与这些艺术门类却有着高度的共通性,都是在本国文化土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类艺术。“动漫”一词最早在我国正式场合被使用,是出自1998年国内发行的动漫资讯类月刊《动漫时代》创刊,之后经由《漫友》杂志的宣传而得到不断推广。动漫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影视、图书等,同时还涉及电子产品、手办等衍生产品。作为如今备受瞩目的一个文化产业,动漫产业覆盖的范围及其传播方式,业界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通常将广播电视、出版、电影等作为主要输出方式,将影视版权、图书销售、游戏、衍生产品等作为主要变现方式。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儿女的根与魂,不仅有着浓郁的中国魅力,而且还体现了中国的人文精神、民俗心理、审美趣味等。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分为无形的精神内容和有形的物质符号,具体涉及思想、精神、文字、信仰、生活等基本形式,包含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戏曲文化、中国书法、中式建筑、生活文化等内容。这些传统文化为人们的文化创作及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阶段受众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应用,能更好地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其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为在全球文化体系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要坚定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及价值体系。长期以来,美国、日本等动漫产业强国一直都十分热衷于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其民族文化相融合,以此创造颇为可观的文化价值,这同时也印证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及强大影响力。在美国动漫中,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漫作品一经推出便赢得了全球观众,特别是中国观众的广泛青睐,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些美国的动漫影片除了将故事背景设置在历史悠久的中国外,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景、造型、音乐等元素予以融合应用,并在故事剧情中融入了“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日本动漫中,同样有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设定为基础的日本动漫作品《七龙珠》,鉴于中国十二生肖的日本动漫作品《十二生肖》《十二大战》,以及以中国三国时代为背景在日本某杂志上连载十余载的日本版《三国志》漫画,等等。上述实例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内涵深厚、包罗万象的庞大知识宝库,但同时需要明确的是,我国传统文化在国外这些动漫作品中扮演的更多的是辅助角色,表面上看人物形象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实则国外创作者进行了大幅改变,甚至是歪曲理解,与原本的内涵相背离,被改装成国外文化的宣传介质。鉴于此,推进我国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尤为重要。
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为动漫产业提供丰富的创意素材。我国很早便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动漫产业的融合,如今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随处可见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动漫产品。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为动漫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创意路径,让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得以直观生动地展现于广大受众面前[2]。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大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对动漫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创作人员通过将这些思想融入动漫创意中,实现文化创新,进而有效提升动漫产品的文化深度、广度。
文化性作为动漫创作的一项显著特征,不论是哪一类动漫产品都包含单一或多元的传统文化成分。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为动漫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素材,拓宽了动漫产业的创意发展空间。创意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动漫创意决定着动漫产业的竞争力,而动漫创意过程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弘扬的过程。因此,传承传统文化是基础,只有不断推进对传统文化深厚内涵的开发提炼,将其中的精华融入动漫创意中,方可创作出备受青睐的动漫产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长久留存,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很大一方面在于一代代中华儿女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而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也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力渠道。在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下,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赏心悦目的动漫产品,还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除了有效传承之外,还离不开创新发展。因此,不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还要对其进行创新发展。而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既可以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可以助力传统文化实现现实价值。比如,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和内容形式已难以为年轻一代接受认同,为此,可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动漫产业,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一直以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都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向。虽然满足青少年儿童需求是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过度偏向于此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动漫产业向说教化、低龄化方向发展,这势必会影响动漫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适宜成年人观看的动漫产品,尽管青少年群体仍在动漫消费市场中有着较高比重的占有率,但全龄动漫的理念已逐渐成为行业的一大共识。基于此,为推进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应充分把握受众多元化的心理需求,秉持全龄动漫理念,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以展现当今社会的人间真情、社会冷暖,让人们通过传统文化汲取能量、自信,以提升传统文化感召力,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动漫创作存在诸多共通点,在诸多环节可相互汲取、相互融合。因而,可依托多元化的传统文化元素,助力动漫创作。
首先,依托传统图形元素,提升动漫创作视觉表现力。传统图形元素多样丰富,包括龙凤图腾、祥云、中国结等,创作人员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动漫创作中融合各式各样的图形元素,以此提升动漫创作的视觉表现力。在此过程中,不仅可将各种图形元素直接应用于动漫创作中;也可将各种图形元素进行创新重组,进而提升动漫创作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另外,还可对图形元素进行深层次开发,不局限于图形元素的传统表现形式,借助抽象思想,创新传统动漫表现手法,进一步提升动漫创作的视觉表现力[4]。
其次,依托传统文字符号,提升动漫传统文化品位。文字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特的重要载体,也是动漫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文字元素在动漫创作中主要可用于背景、标识、字幕等不同方面。在动漫创作实践中,可通过对传统文字符号的艺术化处理,生动展现所表达的内容。比如,根据动漫作品特征,在动漫创作环节选取相符合的字形、字体,一种汉字往往拥有多种不同的字体,并可用以渲染烘托不同的意境氛围。通常而言,在动漫创作中可直接引入各种字体,以展现各种动漫风格,但需要确保字体风格与动漫风格整体的统一性。又如,针对动漫作品面向的受众,引入不同的文字形式,如面向儿童受众,可引入儿童喜欢的卡通字体形式,以此满足儿童受众的心理需求。另外,还可对传统文字符号予以创新再造,依托艺术化处理手段,对传统文字符号进行有效优化,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需求。
最后,依托传统民俗文化,提升受众对动漫作品的认同度。常言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传统民俗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地方生活习惯、人文风俗等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动漫创作中,除了要基于年龄标准对受众进行区分外,还应关注各民族的受众,有效把握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将特色鲜明的传统民俗文化渗透在动漫创作中,推动动漫创作的多元化发展,赋予动漫创作以更深刻的文化内涵,设计出更多具有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的动漫作品[5]。鉴于此,创作人员既要对受众的民族类型、民俗习惯进行综合分析,将适宜的民俗文化融入动漫创作中,如在面向蒙古族受众的动漫创作中,可切实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将蒙古语言融入其中,提升受众对动漫作品的认同度;又要在确立受众所属民族类型的基础上,深入提炼地方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将其恰到好处地融入动漫创作,如在动漫人物装饰品的设计中,创作人员可考虑将壮锦图案融入头饰、帽子、腰饰中,抑或随身携带的背包、雨伞、扇子中,以此提升受众对动漫人物的代入感。
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对动漫专业人才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扎实的动漫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对传统文化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因此,应基于传统文化,加强对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
首先,构建健全专业课程体系。为切实培养高素质动漫专业人才,推动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应构建健全专业课程体系,提升相关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并有序过渡至对学生重构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切实提升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一方面,开设人文拓展选修课。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设不同的人文拓展课程,包括面对低年级学生开设传统文化赏析、传统故事形象等课程,提升学生对一系列物质、非物质文化的认知水平;面对高年级学生开设经典文学导读、民间艺术等课程,完善学生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传统文化,推进动漫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切实为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人才助力[6]。另一方面,还可开设诸如研究方法、设计思维等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培养动漫专业人才的有效性。
其次,引入多样化教学方法。基于传统文化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为提升培养有效性,不应局限于传统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要通过引入问题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以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比如,引入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探究传统文化与审美、价值观与生活等相互间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动漫产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化竞争力,为国家软实力提供可靠保障,还有助于推动文化输出。鉴于此,动漫行业相关人员应明确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意义,从充分把握受众心理需求,秉持全龄动漫理念;依托多样化传统文化元素,助力动漫创作;基于传统文化,加强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