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苏 陈刚
(1.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江苏南京 210089;2.南京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93)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体育赛事和活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体育领域探索深化改革的脚步不曾停歇。2020 年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2020年8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体教融合意见》);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简称《学校体育工作意见》)。解读和分析上述文件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如果说《体教融合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意见》是新常态下学校体育发展的事情,那么《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则是所有教育工作的主要抓手。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形成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不仅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宝库,同时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1]。
当前站在“十四五”深化体育改革的窗口期,要以改革为契机,为高质量发展赋能。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新的发展理念要在体育领域落地生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体育的身影。
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国家层面也提出了不同时间节点的阶段目标。《学校体育工作意见》提到:到2022年,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到2035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2]。
体育人需要强化意志,敢于啃硬骨头。将指导文件变为想法,将想法变成方案,进而形成举措,通过实践检验成效。
结合《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目前的问题简单讲就是各级各类部门认识不到位,有效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学校体育改革的合力未形成,教师、学生动力不充分,需要凝共识,聚合力,强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作为国家战略的“健康”关口前移。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到2022 年,实现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把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的考核评价中。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3]。习近平总书记也有过类似的表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5]。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担当,是党执政为民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包含人民健康内容。“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4]。城乡居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内容。
2016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6]。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体育锻炼对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2013年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7]。2018 年9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为新时期的学校体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
“健康第一”的理念,要落实到每一堂体育课之中,将体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之中,个人、社会、国家不同层面,都将收获体育带来的综合价值。
“健康第一”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还是学校体育的目标。为了目标的实现,必须在“内生动力”上下功夫。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要的阐述,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层面、体力层面、多方面的、充分的、广泛的、自由的发展。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8]。
但一直以来,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智育唯分数论,体育、美育不被真正重视,而劳育处于缺失状态。它们相互之间结构不合理,缺乏配合,协调发展不够。如果执拗地把体育课程改革仅仅看成是体育系统内部的事,而缺乏将其纳入“大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战略眼光,对体育课程改革缺乏顶层设计的考虑,就抛弃了有可能获得的人力、物力和系统的有效支撑。
围绕实现“教育更加全面,体育更可持续”的双赢局面,将体育回归教育,彰显教学的根本属性,实现体育教学向体育教育的根本转变。体育要主动融合五育并举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以体化人,以体育人”的作用。体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身体条件,并有助于培育意志力。
在论述大学教育的时候,著名高等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提出,大学总处在特定时代总的社会结构之中,不应该置身其外,而要忠诚地服务于社会需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教导青年,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第二要练就过硬本领;第三要勇于创新创造;第四要矢志艰苦奋斗;第五要锤炼高尚品格。“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2019 年,孙春兰副总理在直属高校咨询会暨高教年度工作会上提出,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让管理严起来。
上述领导人的讲话,其实就是围绕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更多时代所需的人才。
“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而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被认为充分折射出中央对学校体育工作以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高度重视。
通过密集发布的重磅文件,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可以看出,中央已经把学校体育改革提上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已经被视为学校体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两项必须攻克的任务。
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涵三大关键点: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9]。关注上述的三点,是课程成长性的关键。成长性依赖于优质的教育资源、强有力的支撑体系、良好的成长生态。
王登峰认为,中国学校体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10]。“现如今学校体育的定位非常清晰。过去学校体育的定位基本上围绕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意味着学生不一定需要掌握运动技能,也不用参加体育竞赛,只要每天活动就行。这种情况下,学校体育的四位一体价值就没有体现。[11]”
在当前背景下,要明确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核心是什么,结合健康第一的初心,课程应该紧紧围绕“提质增效”的核心。同时,作为课程的“两翼”——课外活动和业余竞赛要充分展开。让校园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在增效上下功夫。
对于“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网站给出的定义中,其完整内涵包括4个要义,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种移植的概念,“课程可持续发展”把课程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既包含“需要”,也包含“可能”,即课程既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愿望与自我诉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教育界有条公理:在教学中如果忘记了学生是有血有肉的,那么教学注定会失败[12]。这就必须深入思考:在体育课程中,有时只是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而没有从根本上满足他们的需求,享受的快乐便无从谈起,那么可持续性就无从提出。生物体只有在快乐的驱使下才能够实现适合自己的发展。痛苦是驱动有机体有所行动的一种次要方式,只有在快乐失效时,它才生效[12]。
《学校体育工作意见》中提出,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健全体育锻炼制度,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组建体育兴趣小组、社团和俱乐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常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2]。
《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关于体育的评价指出,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加强大学生体育评价,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13]。
季浏等人[14-15]总结了目前体育课存在的物质传统形式:军事课、纪律课、安全课、说教课、单个技术课,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导致评价体系较为死板,缺乏动力。
结果性评价是传统的评价模式,通过某个运动项目的学习,考核其中2~3 项的技术,结合1~2 项身体素质的成绩给予体育课的成绩或学分。学会1~2 项运动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养成锻炼习惯,培养运动兴趣的手段。必须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突出评价的广度、深度和长度,这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体育课堂,将相关的运动技术“炒了多次冷饭”,教材体系的衔接没有贯通,使得运动项目的技术教育千篇一律,一部分学生早已经掌握,对运动项目的重复学习失去热情,而另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取得相应的成绩或者学分,趋利性地去学,被动地去练,往往结果也不一定如意。过程中,除了加大对运动项目的“厌恶”,根本谈不上习惯和兴趣的养成,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这正是长期存在“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症结所在。
过程性评价要突出学生“学会”和“会学”的内容和过程评价。
结合相关文件精神,常练、常赛也是未来学校体育非常关键的内容,在评价体系指标中,将日常体育活动参与、竞赛活动参与等情况作为增值性评价的范畴,突出鼓励的性质,进而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融通,充分落实常练、常赛。
在此基础之上,完善综合性评价,构建学校、院系、学生、教师系统的评价体系,形成学校积极主导,院系部门广泛动员,学生、教师人人尽责尽力的良好局面,有利于师生成长与发展共同体的文化形成。
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闭合环,推动评价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完善体系建设。
本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问题和短板,努力实现“搭平台来深化、调整评价内容来引导、用政策来激励”。凝心聚力,为体育工作的协调发展提供助力。理念需要载体来支持、完善、实施。
让学生动起来,首先体育教师要动起来。教师是教学实践改革的直接执行者和参与者。教师的动,主要体现在自我否定和观念修正上。从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开始,敢于努力尝试、大胆突破。加强使命意识、担当意识。要成为思想、行为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关于教师,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提出要做好领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领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推动教师成为现今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我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1]。
《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到改革教师评价: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
教学职责是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位体育教师,要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贯穿课程的始终。告别过去“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的三无体育课。将科学的健身知识、基本的运动技能、专项技术的教授系统地纳入课堂体系之中。现代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源头非常丰富,就体育知识而言,也会碎片化获得非常多的知识,作为教师要将最新的体育知识以系统化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之上。
教师要消解“经验、权威”的惯性,提高自主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智慧,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尖兵。在解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改革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抱着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不断总结探索、反思质疑,使课程改革的过程成为教师坚持科学精神的实验过程,将新的理念和措施落实到位,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实施。
逐步建立教师师风师德,以及继续教育和培训档案制度,是指引教师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必要举措。
人才培养需要各个部门协同配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若只有体育部门一家,也很难出色地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校体育委员会的主导作用,加快平台建设。
加强统筹规划,健全领导体制,提高教育决策化水平。未来的工作,将走向平台化和共融化。平台共融,将是事业发展和未来工作推进的有效模式,这就需要在工作中突破固有框架和思维模式。建立集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协同、高效、多部门参与的“阳光体育工作平台”,将学工、教务、团委、宣传、保卫、医务等资源统筹其中,将教师、学生一起带入,从人才培养、学业支撑、专业指导,以及风险管控等方面着手,在“共融”上下功夫。通过平台的统筹规划、协调组织,“阳光体育活动平台”的启动必将促使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结合提质增效,构建精准优质的支持性服务体系,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的学习生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开展学习与发展综合评价,完善奖励制度体系。
结合体质测量数据,建立包括“预警机制”在内的“科学化、多层次性、动态进出”课程选择机制,强化对学生体育学业情况的过程性追踪,做到有的放矢。
如果说课程是基础层,那么课外就是延伸层,而更高层次的浸染层必须围绕“品牌打造”——品牌项目、品牌活动、品牌竞赛。为了实现“教会、勤练、常赛”,就要构建课程体系的层次性。
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教育体育方针政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不断提高公众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强化“教育发展,全民有责”的观念,树立“体育生活化,健身经常化”的理念,动员全社会进一步关心和支持教育、体育事业,共同推动教育、体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新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精心设置竞赛项目,优化组织程序。在校体育委员会的指导下,完善体育部、学生会、体育社团、院系4级竞赛体系,各有侧重,各有抓手,各有品牌,确保在竞赛活动的质量和数量上均有大幅度提升。同时,逐步尝试品牌赛事和特色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开展,拓宽思路,扩大影响。
从课外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来看,应该建立体育部(系)、团委、党委学工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及院系单位共同参与、共同协作的工作平台。团委主要协调工作的各环节,加强宣传工作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会和社团骨干的力量,协助工作的推进和开展。
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指导教师的评价考核与激励,将学生社团指导工作计入教师课外育人工作量。积极发掘和选树优秀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典型,设立学生社团指导专项奖教金,用于激励优秀的社团指导教师。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考核结果,经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评议委员会认定为优秀的,报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备案,并作为任期考核、职称评定、人才项目申报的重要依据。
充分运用好体育这个立德树人的载体,营造人人参与运动的氛围。将学生参与课外竞赛的情况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重要内容。
该文分析了《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整理了新时代评价制度建设的思路,并有针对性地指出了评价改革的重点、难点,梳理出了体育教学的内涵目标、课外竞赛活动的开展、学生体质的增强、师生评价方式的变革等都将成为改革的关键点。要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的功效,使其成为撬动评价改革的支点。
当今的体育课程改革,要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依托,形成体育人自身的方案。解放思想求突破,遵循规律谋发展,立足现实图长远。努力将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层面,成为工作的抓手和提升工作实效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