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环境下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2022-12-16 07:38◎杨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主播主持人人工智能

◎杨 斯

(柳州市广播电视台,广西 柳州 545001)

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行业具有时效性、正确性、全天候、全时段、低成本等优势,而人类的播音主持人也拥有情感、新闻素养、现场把控和述评、逻辑表达能力、受众喜爱等优势,二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在竞争中谁胜谁败?还是不分伯仲,相互融合,共谋发展?这些问题足够引起人们的深思和探讨。无论如何,从播音主持人角度讲,苦练内功,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在竞争中无往不胜,脱颖而出,取得辉煌的成就。

一、人工智能的特点和优势

(一)时效性

新闻得以生存的关键就是时效性。为了提高时效性,新闻的播出从周播出改成了日播出,又从日播改为直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新闻的时效性提升上来。如今的人工智能将再次提高时效性。人工智能主播在制作节目时不需要调光,也不需要化妆,只需在后台输入直接的指令与文字,就能确保节目在播出时,人工智能主播完全能够实时地将最新的新闻资讯播报出来,这样的人工智能主播无需做任何提前的准备,目前人类的播音员还是不能做到的[1]。

(二)正确性

在对播音主持进行的职业考核中,其中的一项就是正确的播读率,人类的播音员始终不能保持100%的正确率。而这样的难题对人工智能的主播来说就轻松了,只要后台输入的命令与稿件没有错误,在新闻直播中人工智能主播就会保持100%的正确播读率,并且是恒定的,人类的播音员显然是不能做到的。

(三)全天候

人工智能的主播是由芯片与机器组成,能够24小时待岗,365天处于工作状态,工作时不会出现身体问题,也没有情绪影响到工作。并且人工智能主播能够分出来很多虚拟播音形象,在各个频道同时播出不同的节目。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主播一直在线,始终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还具有分身能力和跨时间跨区域能力,人类的播音主持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

(四)全时段

控制人工智能主播都是由程序来完成的,这个程序能做到及时的更新,也就是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如果收到大数据的数据分析就可以立即反馈到节目中,人工智能主播感知后,立即调整节目状态,会让这档节目大幅提升收视率[2]。同时,人工智能主播具备无限的学习能力,因为其具备深度学习和训练的能力,就能够立即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其中包括全世界所有用于新闻播报的语言。这样短的时间内掌握海量的知识,人类根本做不到。

(五)低成本

现在的人工智能主播都是以实验的方式进行,目前还没有完成在广播电视新闻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更新及维护的成本一直处于高位。但随着拟真度越来越接近人类、软件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全面的市场化后,大量的应用就会让成本迅速降下来,有可能低到让人吃惊的地步。这样的成本比起演播室的摄像师、技术人员、化妆师、灯光师以及播音主持人等人工岗位,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人工智能的技术壁垒

(一)自然语言的处理障碍

人工智能在工作中,会使用到两种语言,一种是电脑的编程语言,也就是世界语言,另一种是需要输出表达的自然语言。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对句法意思与分析解读精准度有大幅的提升,从大量语言数据库里能够自动抽取各类知识,然后建立一个十分庞大的知识数据库,但在自然语言理解方面还是无法和人类相比,存在很大的障碍。

1.模糊的语义问题

“一分钱一分货”的“分”与“还是早点分手”中的“分”字,其两种意思完全不同,第一个句子中的“分”是货币单位,而第二个句子里的“分”是分开的意思,如果人工智能无法区分这个字的包含两种不同的含义,就不能做出正确的译文或断句。

2.语义消除歧义问题

“国内市场经济最新梳理”和“中国经济研究动向”的意思基本相同,人工智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其在接收“中国经济研究动向”的播报指令后,就会从“国内市场经济最新梳理”里寻找答案。

3.语言行为和词语省略的问题

“我是鲤鱼,你是板鸭吗?”这是对话中的征询问句,人类会很快就能分辨出这个对话地点在餐厅,是点餐的过程,而人工智能却无法达到目前的这样准确判断的水平。对于这些语言行为与省略的词语,只有准确的理解才能明白对话的真正含义。

(二)缺少艺术审美与同理感受力

播音创作是一种表达活动和艺术的审美过程,在播音创作中包含很多技巧,例如,对象感与内在语、再现情境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联想力与推理必然会用到。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一千个观众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类的播音主持能够通过自身独有的生活经验对稿件的内容进行表达或理解。由此可见,播音主持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播音主持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够传递情感,更能引起受众的感情共鸣[3]。人工智能是由程序控制,在进行信息处理时能够保持客观性,但却无法产生情感,不具备这种同理感受力与艺术审美的能力,在开展播音主持工作中,很难达到受众的审美需要。人工智能虽然具备深度学习的能力,但人类生活经验不是深度学习可以掌握的,所以其不能依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词语,然后调整播读的表达方式,自然做不到共情或理解播报内容。如果播音主持在工作中缺少了人情味与语貌语音的变化,就不能充分体现稿件中的情感与主旨,受众感受不到节目里的情感,总是觉得冷冰冰的,就会失去对他们的吸引力。

三、人类播音员具备的优势

(一)人类的情感优势

人工智能主播当前还处在学习与模仿人类播报方式的初级阶段,只是依据程序的设定按字读音,还不能对新闻稿件的内容开展更深层次的解读或分析。而人类播音员就可以在播读过程中,较好地对每个内容进行适宜的感情处理,这样的表达能引起受众的感情共鸣和认可,在短时期内人工智能主播是不具备人类这种能力的[4]。

(二)长期积累的新闻素养

播音员需要加强和受众的交流,从准备稿件到最后的播出整条新闻的内容,在心中要形成一种镜头感、画面感以及整体感,真正建立体态语言、有声语言、内心感觉三为一体的和谐感,这就是新闻素养,是一种内在的状态。作为播音主持人,他要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磨砺才会具有这样的专业能力,就是重在内心,而人工智能是无法做到这一点,也在这一点目前还不能超越人类播音主持。

(三)现场把控与即兴评述的能力

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播音主持人需要具有十分强大的把控现场的能力,而不是完全按照既定的程序或照稿播报。这些现场把控能力以及即兴述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而是长期的积累与学习的结果,将人类的智慧在极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来,这样的能力是靠程序设定的人工智能主播做不到的。

(四)语言逻辑与表达能力

在制作播报节目前,播音主持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对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与逻辑架构进行整理,然后在节目制作现场依据受众的反应及现场气氛随时进行调整。在表达话语的过程中,每一处的停连、每一句话的重音都是现场的临时发挥,这种鲜活的、具有活力语言表达的方式使得传播效果非常好。从带有情感的表达,到逻辑大框架以及调整小结构的技巧能力播音主持人都能驾轻就熟,而人工智能主播就很难掌握这样的能力。

(五)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接受程度

有相关资料显示,人类对于人型玩偶及人型机械都有很大的排斥心理。如果这些不是真实的人类在相似度方面具有一定的百分比时,人类就会对类人形象有了很大恐惧、厌恶反应,在心理学方面被称之为“恐怖谷”问题。如果这股人工智能的新奇之风吹过之后,受众会不会出现情绪方面的反弹,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现阶段人类还需一定的时间才能接受类人的人工智能[5]。人类的播音主持在受众心中是真实可靠的,其传递的新闻或消息可信度更高,而人工智能的可信度则没有那么高。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播音主持的面临的挑战

(一)欠缺多样性

对人工智能主持人在其语言系统中输入一定的程序,其就会能够模仿多种播音语言,与之相比的是人类播音主持人,其个人的语言缺少这样的多样性。通常情况下,每个播音主持人都会在工作中逐渐养成属于自己的主持风格,这既是其有魅力的所在,同时也是其弱点,会缺乏多样性,会使一些岗位的播音主持缺少竞争力,很有可能被人工智能主持替代。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来看,一些岗位确实也面临着人类播音主持被取代的可能,其工作空间被压缩。其一,数据量化的新闻播报有很大可能性被取代,这类节目的新闻内容很多都是基本的客观事实,不用太多的感情表达,只要按照先前设定好的程序,人工智能就会对事实与数据化的新闻开展顺畅的播报,而且播报的全程不会出现错误,例如数据分析、股票走势、天气等。其二,电竞解说岗位很有可能被替换,这是因为电竞项目的赛况都是来源于变化的大数据,在数字建模技术的支持下,人工智能就能开展十分高质量的赛况解说。其三,人工智能主持很有可能取代天气预报播音主持人,天气预报具有实时监测的特性,正好人工智能能够对大数据给予实时的反馈,效率更高,播报得也更加的精准。

(二)执行能力不强

播音主持人的工作,对其业务能力有很高的标准要求,特别是在直播类的节目中,要全力做到零失误。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播音主持人常年在直播的状态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配合、环境、身体等各方面因素的干扰,在对着直播镜头时不出现失误是不可能的。还有一些播音主持人的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缺乏,会对整体的节目质量产生负面的影响,受众的反馈并不好,直接导致收视率降低[6]。只要在程序设定上没有出现问题,人工智能主持人就不会在播报中存在失误,和人工智能主持相比,人类播音主持人的执行能力还是稍差。

(三)工作效率低

新媒体时代,媒体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同时也出现海量信息化的特点,为了让节目播出质量得到提高,需要加强播音主持人的自身能力。但人类播音主持人和人工智能播音主持相比,工作效率明显不高,不具备快速处理数据的能力,而只能通过团队合作才能达到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能力,这就导致整个节目的制作成本居高不下,效率低下,无法和人工智能相比。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播音主持人应对的策略

(一)提升从业技术资质

人工智能在不断的发展,将来会出现智能化的新业态,同时也会对播音主持人的资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播音主持人深入研究人机交互技术,对人工智能技术有相当的了解和掌握。媒体机构要强化和积累在数据资源与核心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主要包括AI技术应用、检测视频数据、分析用户、智能语音识别等,并且要不断创新传播方式与形式,成为具有活力和创意的媒体。

(二)加强基本业务能力

面对人工智能播音主持的竞争,人类的播音主持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除了要拥有扎实的播音基本功,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养,涉猎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其个人个性魅力、专业能力、理解力都要表现出深刻独到,具有创新能力,具备和人工智能播音主持一较高下的力量。

(三)打造个人品牌影响力

很多人觉得人工智能播音主持人没有人格,因此很难有粉丝经济,但日本的人工智能明星初音未来,在全日本举办了50多场演唱会,粉丝有上亿人,这说明只要给人工智能主持人想象的空间,其品牌影响力仍然是巨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有独特的魅力。从这个角度讲,人类播音主持人需要提升影响力,打造个人的品牌形象,成为一个有能力、有魅力的播音主持人,增加用户黏性,创造极强的粉丝经济。

(四)增强艺术创造力

在中国的美学思想中,意境是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是主观和客观相互融合的产物,是意和境、景和情的相互统一。语言是否能够具备意境上的美感,就看播音主持人如何调动自身的情感,对主题的背景、目的以及情感的起落要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力求将最真实的情感展示出来,同时运用创造力开展二次创作。人工智能的播音主持人是不能体会到中国的意境之美,更不具备艺术创造力,这就是在人工智能环境下,人类播音主持人所具备的最大的优势。

六、与人工智能的人机耦合

(一)人机交互,珠联璧合

人工智能能够在主播、记者做报道或者采访时候立即提供大数据,也能够利用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等对人的感知功能进行拓展,同时完成各个感知功能之间的修正、规划、反馈,为人类播音主持人提供十分方便快捷的帮助;人工智能还能协助人类抓取人的微表情、语言频频、行为动作,给人类播音主持人提供数据上的参考,使之能根据数据调整自身的主持方式;在比较危险的直播现场,人工智能能够到人类难以到达危险的区域,如悬崖、有毒气的现场等,做好现场直播报道。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人类和人工智能可以相互配合,担当各自的责任,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打造珠联璧合的最强传播。

(二)人工智能的版权界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未来人工智能如果能够发展到进行独立的播报、配音、朗诵、写作,或者可以拍摄电影和节目,就会产生版权的问题。在数据编写的时候如果使用到自己比较独特的声音与方法样本,这些就会引起版权方面的争议。人工智能的声音算不算版权,著名主持人的人工智能提升算不算独立的版权?按照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的规定,包括保护参与创作者和保护视听作品都属于个人著作权。一部人工智能作品是由人工智能训练者、样本数据以及人工智能设计者共同组成的,这三个因素如果需要同时考虑,那么三者的贡献是否都以一样的还是有差别的?还有训练实际、训练的难易度如何衡量,即便所以的数据都能细化,三者的产权份额是否就能确定呢?涉及参与的人越多,就会有更多的产权纷争。目前的解决方式就是按照不同的作品,根据相关度、贡献度等进行分配是比较合适的。

七、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从业技术资质;加强基本业务能力;打造个人品牌影响力;增强艺术创造力,实施人工智能背景下播音主持人应对的策略,这些是播音主持人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有效方式,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还能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播音主持行业中赢得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主播主持人人工智能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播说联播》:又刚又有梗,播有温度的新闻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我是小主播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