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创作探析

2022-12-16 07:38◎行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受众人工智能创作

◎行 衍

(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宁夏 石嘴山 75300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能够有效服务于新闻领域,在相关工作开展中有效处理繁杂的信息,对各类资料进行整理,精准聚焦当前社会的时事热点问题,配合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库等,能够快速搜集、整理、分析新闻创作所需的写作素材,切实提高各项工作执行的质量与效果。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们接收信息的形式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过渡,摆脱了传统新闻形式的束缚,获取新闻方式变得更加便利,为此后续应结合时代需求改变以往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以此避免出现脱节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扩大新闻信息的影响力。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创作概述

(一)人工智能背景介绍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已经成为各行业的发展主流,如新闻媒体行业便是其中之一。2015年9月我国发布了首篇由智能机器人撰写的新闻《8月CPI同比上涨2% 创12个月来新高》,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正式进入了新闻领域,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人工智能下的新闻创作在当前仍然无法完全替代人工写作,但可以对选题策划、信息采集、内容编写方面进行辅助,对于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后续应对此方面加大关注力度,借助人工智能时代,抓住时代机遇不断创新,将大量干扰信息进行筛选,使新闻创作的内容更具有实时性、权威性,切实满足当前受众的多元化信息需求。

(二)新闻创作的特点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传统新闻创作方式正逐渐向数字信息化方向过渡,工作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其特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传播的快捷性

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辅助的新闻创作速度更快且质量更高,其快捷性远超于传统方式。同时,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传播速度也会进一步提高,信息获取后可直接开始进行创作,完成后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加速信息传递,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做好人工智能的融合工作,从而切实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1]。

2.信息传播的实时性

传统新闻创作在工作过程中流程较为烦琐,不仅需要进行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完成后还对本次专题内容进行编辑,经过多道手续才能发布信息,由于信息时效性较差,导致内容难以实时传递。如配合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则能够打破新闻工作现存的局限性,在收集素材时直接应用模板创作,保证内容能够及时输出。

(三)新闻记者的新要求

新闻创作是我国各项信息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能力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决定新闻的质量,当前人工智能环境下信息来源更加便利、宽广,每日各种新闻事件不断,为此要求新闻人员始终坚持“内容至上”这一原则,配合人工智能技术对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实现积极的、正能量的传播,进而适应当前信息化的大环境,不断提升新闻输出质量,为后续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创作变革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创作能够重塑形态,对参与主体、信息获取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满足当前受众群体对于新闻资讯“数字化、图像化、碎片化”的需求,变革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作主体复合化

人工智能各软件现如今被广泛应用在新闻创作中,从最初的全过程机器人创作,现如今已过渡到当前的人工干预协同模式,实现了行业的转型升级。以今日头条的“张小明”为例,其在里约奥运会开赛一周,对接奥组委数据信息库实时撰写新闻稿件,按照和电视直播相似的速率予以发送稿件,在6 天形成 200 篇以上的稿件,实际工作中会应用数据化、模式化特征显著的文体,配合各类设定好的体育类新闻资讯模板完成各项数据填充,即刻生成相应的文章发布。“小柯生命”这一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可以独立完成所有新闻稿件,但在完成后要求由领域专家以及编辑人员予以重复审核,减少遗漏情况,提升新闻情感导向性,避免发布后出现偏差而误导受众。

(二)写稿审校智能化

当前新闻创作追求实时性、真实性,为此必须要注重数据信息的获取,而配合人工智能技术则能够在创作时让文本快速成型,如配合互联网技术将各类创编信息同步,信息可以显示在屏幕上进行传达,通过人工智能来准确捕捉创作中的数据和素材,让文本内容更加充实,这一改变还能够有效降低各类成本,实现智能校对和修改,如应用智能写作机器人的纠错功能可以对内容进行快速识别,出现问题后会自动记录异常,人工可进行审核修改,以此提高创作的质量和效率[2]。同时,我国在2019年还发布过一款基于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的自动语法改错系统,在修改时可以有效处理语用问题,且能够应用于英文稿件中,为此在其问世后便成为了新闻创作人员的得力“助手”,为行业后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三)内容生产多模态化

当前我国新闻创作已从原有的纯文字形式过渡到了“平面化”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内容的冲击力,包括视觉、听觉等,让受众在阅读时能够做到新闻情景再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对此进行强化,如在创作前预先根据主题信息来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并配合多模态表达方式进行导入,以此使新闻创作的内容能够更加丰富。如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某新闻APP的AI智能通过结合数据、动画、图表等方式来解读本次报告的“亮点”,摆脱了以往新闻图文播报单一形式,有效提高了受众的观感,对各类问题的解读也会更加透彻,为此在新闻创作中应对此加大关注力度,配合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做好内容的优化和调整,将以往新闻播报枯燥的方式加以转变,保证新闻创作的实际效果。

三、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创作需求分析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传统新闻创作模式以已实现了过渡,途径和方式都将发生明显的改变,各项工作开展的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破现存局限性

新闻创作过程较为烦琐,需要结合主题进行素材收集整理,经过多道手续发布信息,将其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则能够有效打破现存的局限性。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新闻工作在开展中要承担更多职能,在转型中做好后续的规划工作,从而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同时,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新闻创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以此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精彩的新闻新闻创作内容。人工智能的辅助可以打破创作局限性,帮助写作人员在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关键部分,且随着时间的积累能够不断学习写作知识、写作规律,可应用的模式也会更加多元且更为准确全面,未来在新闻写作领域的发展大有可为。

(二)明确采访的内容

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若想保证新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应确定当前线索的主要渠道,结束后将所得资料进行细致分析。电视台新闻工作人员在进行创作时,首先确定目标并明确编辑主题,在满足于人们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提高数据收集与应用的宽度,并且必须要保证真实性、准确性,从而为后期处理奠定基础,以此使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有意义。人工智能辅助新闻创作可以快速整理出框架,通过研究快速扫描来判断当前文章内容是否存在错误,配合智能数据分析可进行素材整合,发布后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对受众的需求进行预测,保证实际工作开展能够满足需求,切实提高新闻创作的效果。

(三)保护受众知情权

新闻报道的涵盖范围较广,其中包括民生热点、体育赛事、经济发展、时事政治等,当下人工智能所应有的新闻创作领域也随之拓展,能够对各项信息进行解读,包括赛事报道、政策趋势等方面,与传统的人工创作方式相比,其数据分析与整合更加准确。在当前的融媒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各项内容均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加速共享及传递。因此,在当前新形势下,新闻新闻创作者应当对报道的真实性负责,保护受众的基本知情权,增强新闻创作的客观性,尽可能地将事件还原,提高新闻的整体价值,从而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3]。

(四)增强自身竞争力

当前我国网络信息繁杂,新闻创作者若想契合时代需求,需要扩展传播渠道,配合人工智能技术做好各项融合工作,将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展,摒弃传统的单一传播路线,融合现阶段各类自媒体方式,让受众可以在信息获取过程中更具有选择性。如仅想着如何让新闻创作更有噱头、让内容更加劲爆,将出现不良风气,为此需要提升新闻记者的个人能力,进一步满足当前受众的实际需求。而基于人工智能则可以配合模板来自动生成报道,且内容中的各类数据信息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最终使传统媒体行业能够在当前竞争中立足。

四、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创作基本原则

(一)高效传播原则

当前我国群众对新闻的需求正不断提高,为此若想提高新闻质量,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高效传播原则,从语言基础入手,配合人工智能不断创新自身的新闻编辑风格,如通过文本配合图片、音频或视频的方式进行编辑,从而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新闻感官体验,推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文化传播原则

新闻内容创作必须要注重引领文化,为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个人综合能力。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创作人员必须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能够在工作中熟练应用各类现代化技术手段,把握新闻编辑大局,避免创作中因出现纰漏而难以准确传播文化。

(三)新闻完整原则

新闻获取渠道多种多样,且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各类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广,因此在内容创作中必须要注重完整性,让群众能够清楚了解事件发生的各类组成,其中包括新闻的必要组成要素,如事件发生时间、位置、人物,最终的结果等方面,且需要有效维护新闻当事人的权利[4]。

五、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创作实践策略

(一)优化新闻选题

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新闻创作者必须从受众的实际需求出发,考虑到新闻受众的真实想法,从多元化方面入手看到问题,在编辑中筛选出重要的新闻线索,应用人工智能对各类资源进行分析和处理,随后做好素材整合,不断提高内容的专业性,跳出职业思维,从多个角度考虑内容,以此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新闻失去自身的实际价值,最终获得受众的认可。同时,需要利用AI科技准确把握新闻风向,结合语音合成、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等多种技术,处理掉毫无价值的新闻资源,提高文章的独特性和分析的新颖度[5]。

(二)采集语料信息

新闻创作中获取的大量信息,这些内容并非每一条都有报道价值,为了避免无用报道或报道不够全面的问题出现,必须要做好判断,配合人工智能快速辨别出哪些具有报道价值,敏锐抓住热点信息素材,提高内容关注度和影响力。例如,百度大脑平台的“事件脉络”检索功能,便可以根据时间顺序理清事件的各个节点,初步梳理新闻创作的基本内容,后续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来添加其他素材信息,解决信息采集延迟、内容同步效率低的问题,使新闻信息得到大范围推广[6]。

(三)模板填充编写

传统新闻编辑工作需要利用各种搜索引擎将所有主题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形成一份具有实际价值的方案。人工智能机器人则可以通过运算和编排,配合大量的数据模板,以模型的方式产出体育类或财经类热点播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要求。同时,模板填充编写功能可以根据场景、类型、偏好进行划分,输入关键词便可完成稿件编写。如“小柯生命”便是利用模板快速生成文章,通过后期人工的审核提高创作的整体质量,此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行业的发展速度[7-8]。

(四)视觉内容呈现

智能媒体时代,人们接受新闻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极大转变,为此新闻创作不能再是单一的文字模式,调查中显示短视频和直播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为此新闻创作中也需要对此加大关注力度,不仅要注重文本内容,还要合理应用各类动态信息。如在时事类民生热点新闻播报中,可以由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收集整理本次播报素材,配合文本来阐述主题,以动态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受众配合文本来加深印象,最终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发布,未来情景再现、实时讨论等方式皆可以配合人工智能技术,让动态的新闻走进更多读者群体的日常生活[9-10]。

六、结语

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的创作需要配合各类现代化手段,做好创作过程的优化和调整,但需要摆脱“机器”的固化束缚,找到人工智能与传统创作之间的平衡点,进一步拓宽新闻的主题与内容,为观众呈现有价值、有态度的高质量新闻,最终推动行业的后续发展建设,避免出现与时代脱节的情况。

猜你喜欢
受众人工智能创作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一墙之隔》创作谈
数读人工智能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下一幕,人工智能!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