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视域下学习支持服务内涵与外延研究
——基于图书馆学与教育技术学融合视角

2022-12-15 05:09:50霸丽娜谷曜楠
大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创客服务

霸丽娜,谷曜楠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一、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一)研究设计

目前,众多学者都采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文献进行分析与研究,这样能够达到科学的目的,对于文献梳理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知识图谱软件作为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能够给研究者更直观的图像和数据,从这些数据和图片中能够清晰的看出分析结果,本研究就是通过综合文献阅读与可视化数据分析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图书馆学与教育技术学交叉学科融合研究,其中所选取的期刊来自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馆学研究》等20余本核心期刊,获取2018—2022年全部相关研究。

(二)数据分析

本研究首先对文献进行了初步筛选,删除无关文献,其中包括会议、通知等。采用聚类分析的研究范式对文章进行聚类关键词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分析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主要搜索了图书馆学和教育技术学的关键字,并生成可视化分析图谱。

从图书馆学和教育技术学关键词聚类分析的知识图谱中可以看出其中图书情报学、图书馆学以及教育信息化等词出现的频率较大。这也进一步说明教育技术与图书馆学融合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较为突出。也说明其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和必要性。表1为教育技术学关键词高频记录表前20的记录,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以及大数据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多,反映出信息科技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进一步说明,教育技术学在交叉学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表1 教育技术学关键词高频记录表(Top20)

二、学科交叉视域下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探究

(一)交叉学科视域下学习支持服务的基础研究

获取准确、全面、客观的学习行为数据资料是实现高品质的学习支持服务的前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得和分析学习对象的行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大数据技术与方法,以达到精确学习的目的。从文献可视化的角度来看,当前该领域的大数据研究主要包括理论探讨、大数据支持的学习服务模式设计和平台开发的应用,这也是图书馆学的信息挖掘和教学技术学的政策解读的融合之道[1-2]。在此基础上,从大数据的价值和风险两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从大数据技术的角度,探讨了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体系的转变、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提高、图书智慧库数据主体的建设和建设[3]。探讨信息安全与隐私权在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风险。对学习支撑服务模式进行了系统构建和评估。基于大数据支持的阅读推广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主要是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理论、方法、模型、评估等。还有一些以“数码影像技术”为代表的具体研究,从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基础设计、技术可行性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4]。并探讨了大数据技术与学习支撑服务融合的可能性、优势、风险和对策。学习支援服务模式与平台设计与开发的多项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基于理论分析,针对不同的技术类型,设计了学习行为数据分析系统、学习评价与预警系统以及学习干预与可视化系统。此外,还将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对实践案例的运用进行了探索。“智能”技术的出现,使图书馆学的教育支持环境发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本研究探讨了智能教学支持服务的可行性及具体途径。其中包括智能教室设计、智能校园等环境资源的开发,以及师资的培养等。

(二)学习支持服务对象研究

图书馆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层面:读者与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提升。本研究以传统的信息素质训练为基础,结合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设计游戏、混合训练等多种训练方式,以有效提升读者及馆员的信息素质。根据信息素质的内涵,进行了相关的评估系统设计与发展,以检验我国公民的信息素质状况。本课程也注重信息能力与信息素质的差别。近几年来,有关图书馆理人员信息素质的研究越来越多。与图书馆学相似,教育技术的研究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对教师信息素质的提升;二是对学生信息素质的提升。这两类研究一般都是以比较与实证为范式,探讨受试者信息素养的状况及影响因子,以决定其发展战略,设计与其发展相关的教育模式与评估制度,从理论与实践上全方位地探讨与改善教师与学生信息素养之方法。

(三)学习支持服务的创新模式研究

在创客教育领域中,创客空间(maker space)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尽管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但是它的发展趋势是显而易见的。从关键词聚类的角度来看,图书馆学的重点在于如何构建一个先进的理念、功能完善的创客空间,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学习与创新服务;教育技术学是以创客为核心,以创客的理念为基础,在教学中应用创新的理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与发展教学支持服务模式。具体来说,创客空间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国际上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比较研究;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模式研究;实践与运行体系研究;创客空间与其他模式有机地结合,构建新型创客空间。在创客理念的引导下,以教育技术为导向的学习支援服务模式,可以从理论分析、模型设计、评估等三个层面来探讨创客的概念。

三、学科交叉视域下的学习支持服务的外延探究

(一)图书馆学视域下的学习支持服务

1.作为学习支持服务的学科本体。学科本体论是图书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学科本体的分析,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1)对服务组织的学习支持。作为学习支持服务的主体,在各个层面上建立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以更好地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撑,是学科本体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传统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及其他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及变革途径入手,对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2)就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来说,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是其中的两大分支,因而,对其进行研究与发展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学习支持服务的分类。学习支持服务依其服务对象而有不同的分类。在图书馆学中,对各种学习支持服务的方式与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学科服务和社会服务四大类。在这些人当中,目前,国际上有关资讯服务的研究多以资讯服务模式与系统创新为重点。知识服务主要包括需求服务、精准推荐、探索模式、开发平台、创新机制等[5]。学科服务是以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社会服务可以划分为公益事业与公共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是普及阅读和普及。导语和宣传是传统图书馆工作的一项基本工作。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个性化的宣传,已经成为当今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服务研究多围绕着政府机关的智慧团建设与知识库的构建进行探讨;3.提前预警学习支持。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使得不同的读者之间的信息能够互相连接。微信、微博等社会媒体能够和读者的阅读内容融合在一起。近几年,由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根据线上线下的信息,为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人像,提供学习预警,从而为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而社会媒体的信息又是网络舆论的一部分,所以,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主要包括舆情风险研究、舆情监测和治理理论研究、舆情监测模型设计、平台开发、政策测试等[6]。

(二)教育技术学视角下的学习支持服务

研究发现,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主要有四种:学科本体研究、学习支持服务模型研究、学习支持服务研究以及学习支持服务对象研究。在不同的分类中,特定的研究题目包含在表1中。

1.作为学习支援服务的学科本体。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研究重点是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探索。因此,作为学习支撑服务的学科本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学科本体的分析,可以将其划分为三大类:(1)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习对服务的支持。与初等教育相比,在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因此,目前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的传统研究主要是针对初等教育领域的学习者。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升高校学生素质的政策,高校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已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另外,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公民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需要,也促使了对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越来越多[7];(2)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探索学习支持服务的实施。教育学相对于资讯科学而言,更注重教学过程及普遍法则。因而,这方面的研究趋向于从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分析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学习支持服务的实施;(3)通过对智能教育这一理想的教育形态的认识,探讨了学习支撑服务在智能教育中的作用。

2.对学习支持服务方式的探讨。在教育技术学中,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的研究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与学的时间、空间上的同步性出发,研究了教与学同步的学习支持服务、教与学不同步的研究以及在混合教学中的支持服务。其中,在教学与学习同步进行的学习支援服务方面,主要有建立翻班式学习支援服务系统、STEAM及协同式学习;本课题旨在探讨以MOOC、SPOC为代表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另外,本文还对如何建立个性化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多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探索。

3.HR服务的学习支撑。在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方面,教师是最重要的代表。要使科技与学习支持服务相结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资讯能力,才能结合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技术,并能有效地克服学习困难。因此,如何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提升教师的技术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可视化的角度来看,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分为“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两类。教师在信息化进程中的主要研究问题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模式的设计,活动设计,资源开发,评估系统的构建。同时,学习者是学习支持服务的主要受众,而学习者的信息素质又直接关系到学习支援服务的成效。为此,设计教学模式、开发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效果等都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

四、研究启示

本文从图书馆学与教育技术学的交叉视角,对科技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其内涵及外延进行了论述。学习支持服务是这两个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学习支持服务的数据库、对象、模式创新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上,两者之间有着空前的一致性。这四大要素是广义学习支撑服务的基本内容。二者的研究各有特色。在这些方面,图书馆学的学习支持服务主要集中在微观数据、信息、知识等方面,而在教学技术的学习支援服务则侧重于行为、活动和资源等方面。

1.随着学科分类的不断细化,现有学科体系中的研究大都是以特定的研究模式为基础。结论虽有严谨的科学依据,但由于其研究角度单一,结论常常片面,不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教育技术领域有关学者更多地关注于对学习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介入、描述、预测,适时地提出干预措施,从而使学习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图书馆学的相关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更加重视,通过对用户在线和离线信息行为的分析描述,对其学习特点和需要进行预测,实现个性化的信息推送,以实现最优学习。

3.不管是在图书馆学还是在教育技术领域,都以获得和分析客体的客观行为为基础。教育科技探讨了学习支援服务的资料来源,也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图书馆学是以数据采集为基础,从学生的非正规学习活动中获得信息。

本研究成果对于促进跨学科融合、构建学习型社会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研究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本研究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在今后的发展中,研究人员会加大对研究样本数量、研究时间以及学习支持的服务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创客服务
2023 年宁夏图书馆学会年会顺利召开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我是小创客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9:06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敢想 敢做 我们是创客
创新时代(2016年6期)2016-07-07 20:18:30
创客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56
创客
IT时代周刊(2015年7期)2015-11-11 05:49:35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图书馆论坛(2014年9期)2014-03-11 18: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