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评价

2022-12-15 07:26高春茹贺济良王春霞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嘧菌白粉病杀菌剂

杨 婧 高春茹 贺济良 王春霞

(1.延安市宝塔区植保植检站 陕西延安 716000;2.延安市宝塔区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陕西延安 716000;3 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陕西延安 716000)

黄瓜白粉病是由葫芦科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或瓜单囊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cucurbitae)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是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具有分布范围广、流行性强、传播速度快、再侵染频繁、发病严重等特点,严重影响着黄瓜的安全、优质生产,特别是保护地黄瓜的生产[1-3]。该病害主要为害黄瓜叶片,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通过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对黄瓜后期的生长产生影响,造成减产及品质下降[4]。 近年来,由于延安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进一步发展, 一年四季都有黄瓜种植, 其温湿度适宜白粉病的发生, 导致黄瓜白粉病有加重趋势, 且全年均可发病, 加之抗药性的产生, 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 为进一步筛选出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的药剂, 从而为以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021 年开展了不同药剂田间药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街道办温家沟村科技示范基地农户黄瓜大棚中进行, 试验面积为480 m2,设施栽培,前茬作物为黄瓜,土壤为黄绵土,10~20 cm 土层有机质含量 0.72%,pH 为 8.5,试验地栽培管理条件一致。 黄瓜种植品种为新泰密刺,栽培定植期为6 月10 日, 定植前施有机肥3 000 kg/亩,生长中期施化肥10 kg/亩。

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为30%己唑醇·嘧菌酯悬浮剂(SC)(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5%己唑醇微乳剂 (ME)(广东省惠州市中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WG)(允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生产)、25%乙嘧酚悬浮剂(SC)(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四氟醚唑·醚菌酯悬乳剂(SE)(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

本试验于2021 年4 月在示范基地黄瓜大棚内进行,共设6 个处理(表 1),每个处理设4 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20 m2,共设24 个小区,每个小区10 m2。

表1 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处理设计

试验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卫士牌WS-16P型),工作压力 0.2~0.4 Mpa,喷孔直径 1.3 mm,施药时均匀喷施黄瓜叶片正反两面直至药液不流滴。 对照小区喷等量清水。

1.4 调查方法

黄瓜白粉病调查参考农业农村部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一): 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GB/T 17980.30-2000)相关要求进行。 试验共调查3 次,第1 次施药(2021 年 8 月 3 日)前调查一次发病情况,末次施药后 7 d(2021 年 8 月 10 日)和 14 d(2021 年8 月17 日)调查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调查时每小区5 点取样,每点调查2 株全部叶片,在对照明显发病时,调查全部接种叶片的发病情况,以每片叶片上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进行分级。

叶部被害分级标准,0 级:无病斑;1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7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9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1.5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 和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方差分析。

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 (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相对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 可知,药后7 d 调查,除了清水对照病情指数增加, 其他各处理的病情指数相较于喷施药剂前均有所减小, 说明各处理药剂对黄瓜白粉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其中20%四氟醚唑·醚菌酯SE病情指数减小最多, 防治效果最好, 防治效果为85.35%,且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其次为5%己唑醇ME,其防治效果为81.29%;30%己唑醇·嘧菌酯SC、50%嘧菌酯WG 和25%乙嘧酚SC 3 种药剂防效之间无显著差异,其防效分别为78.77%、78.17%和77.40%。

表2 5 种药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试验结果

药后14 d 调查, 各处理病情指数虽然都有所增加,但20%四氟醚唑·醚菌酯SE 病情指数增加最少,其防治效果依然最好, 为73.55%, 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其次为5%己唑醇ME,其防效为71.56%;50%嘧菌酯WG 和25%乙嘧酚SC 相对较差, 且无显著差异,其防效分别为66.61%和66.03%。

整体来看, 各药剂处理施药后7 d 的防效在77.40%~85.35%,药后14 d 防效在66.03%~73.55%,说明5 种杀菌剂在药后不同阶段对黄瓜白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其中20%四氟醚唑·醚菌酯SE的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最好, 且持效期长, 其次为5%己唑醇ME,其他药剂防效相当。 试验过程中均未发现药剂对黄瓜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证明试验中使用的剂量对黄瓜安全。

3 讨论与结论

本试验研究表明,5 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其中20%四氟醚唑·醚菌酯SE 防治效果显著, 持效期长, 在田间推荐剂量下, 药后7 d、14 d 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35%、73.55%,显著高于其他4 种杀菌剂;其次为5%己唑醇ME。建议在白粉病发病初期及发病盛期进行药剂防治,20%四氟醚唑·醚菌酯SE 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首选药剂,有效成分用量在135.0~150.0 g/hm2,根据田间黄瓜白粉病的实际发病情况,每隔7 d 左右施药1 次,施药2~3 次,以控制黄瓜白粉病的蔓延。 5%己唑醇ME 可在黄瓜白粉病防治用药时替换使用。

四氟醚唑属三唑类杀菌剂, 醚菌酯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两者杀菌谱广,均具有保护、治疗、铲除等多重作用,且持效期长,对白粉病有特效,混配后会有协同增效作用[5]。 张永芝等[2]的研究表明,20%四氟醚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陈谊君等[6]的研究发现,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在80%以上;王帅宇等[7]的研究发现,12.5%四氟醚唑水乳剂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可达74.15%,且显著高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这可能是由于两者防治的作物、施药方法等各种因素所致,同时复配药剂相对于单剂效果更好、更稳定。

己唑醇也属于三唑类杀菌剂, 可以抑制麦角甾醇合成, 对白粉病的防治具有特效, 其防治效果仅次于20%四氟醚唑·醚菌酯SE。 姚张良等[8]的研究也证明, 5%己唑醇悬乳剂对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嘧菌酯也属于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 其单剂及与己唑醇的复配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相当,且都不如己唑醇单剂和四氟醚唑·醚菌酯的防治效果, 可能是由于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作用位点单一,作为单剂使用时抗药性问题比较突出,加之近几年嘧菌酯频繁使用,防效有所降低。 但海飞等[9]的研究发现,嘧菌酯与戊唑醇复配(1∶2)在157.5 g/hm2剂量下,其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达到83.82%,所以本研究中其防效相对较差, 可能是由于使用剂量不足造成的。

本试验筛选的20%四氟醚唑·醚菌酯(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复配剂)和5%己唑醇(三唑类)均对黄瓜白粉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但在生产中仍然需要注意药剂用量, 同时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减缓白粉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另外, 本试验只研究了5 种药剂单一浓度对白粉病的防效, 对于这些药剂其他浓度对白粉病的防效及对黄瓜产量的影响和药物残留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以更好地为当地黄瓜白粉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猜你喜欢
嘧菌白粉病杀菌剂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对比试验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QoI类杀菌剂环境风险浅析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250g/L嘧菌酯悬浮剂对不同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