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路石” 王希季

2022-12-15 07:46聂容止
中国新时代 2022年12期
关键词:探空火箭返回式铺路石

|文·聂容止

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高空试验火箭、“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核试验取样火箭、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这些中国航天亮眼的成就背后,都有王希季殚精竭虑的身影。

中国18种探空火箭中,有12种是王希季担任型号负责人研制出来的。

王希季

他是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设计者,他是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他与中国共产党同龄,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

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高空试验火箭、“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核试验取样火箭、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这些中国航天亮眼的成就背后,都有王希季殚精竭虑的身影。中国18 种探空火箭中,有12 种是他担任型号负责人研制出来的。

纵观王希季的百年人生,是无我的一生,是为中国航天事业拓荒的一生。他用一生的奉献践行了他的誓言:“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

少年壮志

1921 年7 月26 日,王希季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的一户商贾之家,祖籍大理。小时候,跟父亲去看戏,听母亲讲故乡大理的美丽景色和神奇的传说,是王希季童年最美好的记忆。父亲王毓崑饱受商场沉浮,因此不愿孩子再从商,唯一的心愿是希望他们能学一门手艺,过上平静的生活。

王希季从小喜欢踢足球,但最迷恋的还是看科幻小说。他常常抱着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躺在芭蕉树下,一看就是一个下午。

1931 年,罕见的长江大水使父亲的生意毁于一旦,全家很快就陷入了负债累累的困境中。父亲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和当时的兵荒马乱给王希季带来极大的震撼,使他幼小的心灵萌发了强烈的自强情绪。王希季自幼聪慧过人,学习勤奋刻苦。1934 年,13 岁的王希季,因在昆明市小学毕业会考中成绩第一而被誉为“春城小状元”。

此时,父亲对他说:“季娃,还是学门手艺吧!”于是,他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当时的云南名校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土木科。

1938 年,王希季在工业学校只上了1 年,便在同学的邀请下参加了刚迁至昆明不久的西南联大的招生考试,并考取了该校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但在入学后,一直成绩优异的王希季便感觉到了差距,学业很快就跟不上了。为了奋力追赶,王希季还发明了“四段作息制”:白天上课;吃完晚饭趁天没黑以及同学外出活动的间隙,抓紧学习;晚上8 点前上床睡觉,凌晨一两点起来学习;学到清晨5 点左右,再睡两个小时,起床上课。

坚持1 年后,他逐步赶上。

在西南联大,王希季最难忘的是中国机械学大师刘仙洲讲的课。刘仙洲在课堂上从来都是用自己编写的中文教材,不用外国的。老师身体力行的爱国行为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给王希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国难当头、国家支离破碎的年月,联大师生满腔热血,共赴国难。1942 年,王希季大学毕业,毅然选择去兵工厂工作,支援抗战。

抗战胜利后,王希季离开了兵工厂,到电厂工作,他从小就梦想着建个大发电厂。但几年的工厂生活让他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的工业太落后。如果没有在海外留学的经历,想建个大电厂几乎不可能。

于是,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他于1947 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硕士还没毕业,就有待遇优厚的公司向王希季发出了邀请。拿到学位后,王希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1949 年10 月,《纽约时报》上刊登的两张照片彻底改变了他的计划:一张是南京路上的好八连,另一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看到照片后,王希季毅然选择回国。

当时,美国政府为了阻止中国留学生回国,提出了许多优厚条件。一些同学劝他读完博士再回去,有的甚至劝他干脆就留在美国。

但王希季无比坚定,他留学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祖国,现在新中国成立了,自然应该回国效力。

于是,在留美科协的帮助下,1950 年3 月,28 岁的王希季与几十名留学生一同踏上了从美国回归祖国的邮轮。邮轮上,他们还遇到了刚刚谢绝了美国挽留的数学家华罗庚;在归途中,他们还遇到了从英国归来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李四光满怀信心地对他们说:“你们放心吧,中国非常有希望!”

甲板上,年轻的学子们不禁高唱起《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慷慨激昂的声音飘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空……

拓荒者

回国之初,王希季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任教。教学之余,他仍在心中勾画着大电厂的蓝图。

1958 年11 月,在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进军号令不久,王希季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任技术负责人。当时,王希季只有37 岁,正准备去德国柏林大学讲学。他毅然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服从安排。

到了设计院后他才知道,这里是搞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单位,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工作高度保密。王希季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带队研制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我们深知这件事情对国家的分量,这要求我全身心投入,一心只为国家作贡献。”王希季说。

然而,王希季这个“领头羊”并不好当,没有专业知识,没有技术资料,没有国际援助,队伍中绝大多数成员都是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21 岁,国家拨给这个项目的经费也很少,研制条件极其简陋。

于是,王希季带领着“娃娃军团”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缺乏技术,他找来资料自己先学,再给年轻人讲课,自嘲为“现学现卖”;没有计算机,就用手摇计算器,有时甚至干脆就拨算盘珠子,要计算一条弹道,计算纸能摞半人高,一天24 小时都有人算,算了40 多天才计算完;来不及新建试验室,就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用人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没有吊车,就用类似辘轳的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很多“土办法”成为当时解决技术性问题的关键。

但毕竟火箭研制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和朝气,在条件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王希季最初的研制工作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挫折。好在王希季痛定思痛,客观冷静地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他提出,火箭研制必须从国情出发,从易到难,以技术难度较小的探空火箭为突破口。

不久之后,王希季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 就奇迹般地诞生了。1960 年2 月19 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用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 昂然屹立在发射架上;1960 年4 月29 日,T-7M 探空火箭发射,并回收成功,虽然飞行高度只有8 公里,却标志着我国已经在奔向太空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1960 年,毛泽东在上海新技术展览会上视察T-7M 火箭时,感叹道:“了不起呀,8 公里也了不起!我们就是要这样,8 公里、20 公里、200 公里地搞下去,搞它个天翻地覆!”此后不久,在T-7M 的基础上,T7、T7A等探空系列火箭都陆续研制成功。

20 世纪90 年代,王希季与任新民(右)、梁思礼(左)一起讨论工作(资料照片)

1965 年,王希季所在的上海机电设计院正式迁往北京,更名为七机部第八设计院,王希季被任命为该院总工程师。此时,另一项艰巨的任务又落在了王希季的肩上——主持中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

王希季大胆地提出将探空火箭和导弹技术相结合,以七机部一院正在研制的中远程液体导弹为基础,加上七机部四院尚未研制的固体发动机作动力,组成CZ-1 火箭的总体方案。

1970 年4 月24 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把“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了太空,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而且是其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航天事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蜕变。

在取得火箭技术一系列的突破之后,王希季又担任起中国返回式卫星的首任总设计师。研制团队为此开展了无数次艰苦的试验。王希季把家里平时用的剪刀、针线、碎布头一股脑翻出来做成小小的降落伞,如痴如醉地“玩”起了降落伞,甚至趴到地板上仰头看降落伞飘然落下,然后几天就跑一趟大西北试验基地进行试验。

1991 年,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王希季(右)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观看卫星吊装

1975 年11 月26 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终于穿云破雾飞上了太空,又在3天后按预定地点顺利返回地面。这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先后成功发射8 颗返回式卫星,其中有6 颗是王希季负责研制。

随着我国“863”计划开始启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迎来了发展契机。时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的王希季,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对国情的深刻分析,建议我国应以空间站系统为目标,从载人飞船起步来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当时,对于载人航天关键技术之一的回收技术,我国已有17 颗回收式卫星的基础,是符合国情的。

中国“神舟号”载人航天工程方案就此初步形成。1999 年,“神舟一号”实验飞船成功完成了首次无人状态下的试飞。王希季在认真研究国外案例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载人空间实验室是发展空间站之前不可逾越的步骤,认为实验室在发射时已带足物资和设备,中途不能供给;空间站则具备物资补充和设备更换的功能,不仅可供航天员巡访,而且能够长期在内生活和工作。王希季这些创新、战略性的建议与设想,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青春未逝

事实上,回国后的王希季,调动过不同的单位,机械、动力与燃料、卫星、火箭……王希季说:“学问到了一定程度,不分学科,甚至不分文理,都是相通的。”

工业救国的理想抱负,就是他攻克每一门学科的法宝。正是这种“无我”的抱负,让那一代航天人在一穷二白中,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在王希季44 岁那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顺利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天;54 岁那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顺利升空并成功返回地面;82 岁那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飞船技术的国家……

“有人说我一次又一次地充当开路先锋,其实我并无过人的胆识,只不过是对认定该做的事情不惜承担风险罢了。”王希季如是说。

1987 年,王希季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 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奖章”。

王希季曾如此比喻“两弹一星”的重要性:两弹一星的关系,就相当于国家手中的一把枪,导弹是枪身,核弹是子弹,而卫星则是枪的瞄准器,这三者只要合起来,就能够让我国拥有强而有力的战略核力量。

王希季从1958 年接受秘密任务开始,往后的几十年里,不管是“长征一号”还是“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名单上都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甚至很多人都对这个名字非常陌生。

直至1999 年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表彰大会上,王希季的名字才响遍中华大地。那一刻走上领奖台的王希季已经满头白发,人们这才知道,这位不起眼的老人,原来就是昔日研发火箭和为中国航天作出了奠基性贡献的铺路石。

其实,就连相濡以沫的妻子聂秀芳也一直不知道王希季所从事的到底是什么工作。一直到迁往北京随王希季调入同一系统工作后,聂秀芳才知道丈夫居然在做“上天”的大事。

得到表彰后的王希季,并没有放下研发,而是继续投身到中国的航天事业中。

80 多岁的王希季,提出了“天疆”的概念,他认为太空是分国家主权的。他再一次不辞劳苦,走遍大江南北,努力阐述航天技术对于我国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有着深远意义。他说:“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

当2008 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准备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舱外活动时,本来准备让航天员身着俄罗斯舱外航天服出舱。当时,已年近九旬的王希季站出来反对:“如果你们做不出来,我可以组织力量来做,保证按时完成!”最终,航天员翟志刚身着中国人自主研制生产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完成中国人第一次太空行走。

90 多岁时,王希季依旧活跃在研究院的办公室里,满头白发的他手里经常拿着小本子,为了中国的航天发展献计献策……此时的王希季还与多名两院院士共同完成《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预测和对策研究》,提到中国将在2040 年建成商业性的空间太阳能电站。“这个工程巨大,还有很多坎儿要一个一个地遵循客观规律地迈过去。”王希季对青年人寄予厚望,“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未来有赖于年轻一代的努力。”

2022 年7 月26 日,王希季迎来了101 岁生日。如今的他仍在为我国航天事业作贡献,研究着“互联网+航天”的新项目,他“还有事没有做完”。

年过百岁,青春未逝,这是一位科学家的纯粹和赤诚。

猜你喜欢
探空火箭返回式铺路石
探空火箭在临近空间气象保障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控制器伴神舟飞船返乡之旅
——记轻工业钟表研究所362时间控制器
返回式卫星的华丽“转型”——我国首颗微重力实验卫星研制记
不该被遗忘的老港——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升起的地方
中国返回式卫星研制攻关亲历记
中国探空火箭首获电离层顶原位探测数据
钱学森与探空火箭
铺路石与绊脚石
铺路石与绊脚石
铺路石与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