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海峰
(作者为威县政协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2003年,我通过县委招录文秘人员考试,从一名语文教师进入威县政协工作,那一年我24 岁。从一名常年与学生打交道的人民教师转变为政协机关的一名干部,那时候真的不知道政协工作怎么干。记得当时办公室主任给了我有关政协知识的书籍、《人民政协报》和几本《乡音》杂志让我学习,我就把这些书报刊上的每篇文章都认真阅读,并且把一些重要的段落、语句记在笔记本上,从中了解了省、市政协及兄弟县(市、区)政协的很多动态,学习了很多政协知识。从此,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政协知识书常读,每期《乡音》必看。
因为在学校当老师时,教的是语文,自己也热爱写作,所以也萌发了向《乡音》投稿的想法。《乡音》是省政协机关刊物,宣传河北,宣传政协,宣传委员,所以当看到许多兄弟县(市、区)政协的工作动态在《乡音》上不断展示的时候,我就向办公室主任请示,我能否把我们政协的工作动态写一写向《乡音》投稿呢?主任当即表态,完全可以。记得当时办公室还没有电脑,我就把主任修改后的信息装入信封,向《乡音》编辑部进行了投递,那时每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像等待初恋情人一样等待《乡音》的到来。过了一段时间,《乡音》杂志来了,我的文字带着我的名字在《乡音》上出现了,当时甭提多高兴了,拿着《乡音》给主任看了,主任也非常高兴,还不断地鼓励我继续努力。从那以后,我就不断地向《乡音》投稿,文章也不断地被采用,投稿内容也从工作动态逐步扩大到委员风采、经验交流等文章,《乡音》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政协情怀日益深厚。
2007年,当原任办公室副主任被提拔后,撰写常委会工作报告的重担就落到了我的肩上。这几年,因为领导在工作中不断地给我压任务,我也在慢慢地成长,几年来不断练笔,不断学习,我也能够较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007年4月,我被县委组织部选派到常屯乡亭上村挂职锻炼,到村任职后,我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制定该村发展规划,协调河北三高集团免费对该村进行土壤检测,指导村民按需施肥。当看到亭上村群众走的还是土路,喝的还是咸水的时候,我协调县交通局,为该村硬化道路3 公里;协调县水务局将该村列入村村通自来水项目实施村,并协助村两委干部做好群众动员工作,使安装自来水户达到100%,彻底解决了该村“行路难”“饮水难”问题。通过下乡任职,了解了群众的真实生活,在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及业务素质方面均得到相应的提高,我把我下乡任职的过程写成《下乡任职,我担任了村主任助理》一文在《乡音》上发表,展示了政协干部在推进发展中的作为。
2011年12月,我由经济科副科长调整为办公室副主任,仍然负责文字资料及宣传工作。这期间,乡音杂志社的编辑在写作上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悉心指导,热诚鼓励,自己在《乡音》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体裁也在不断地拓宽。近年来,我撰写的《威县乱弹的前世今生》《梨花大鼓唱古今》《织土布,威县人几百年的坚守》《威县梅花拳,曾经御辱扬国威》《谈谈如何做好县级政协工作》《搞好专题调研,提高履职水平》等文章相继在《乡音》上发表,既宣传了政协工作,也展示了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得到县政协领导的高度评价。
2013年8月,我被任命为办公室主任。为充实政协力量,经县委批准,办公室在县直单位及乡镇工作人员中遴选了4 名大学生。这4名大学生都是工作时间不长,和我当年进政协时一样,都是有朝气但缺乏工作经验。于是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做好干部培养工作。我积极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既传政协知识又教工作方法。这几年,受我的影响,他们也都养成了阅读《乡音》的习惯,并且很快熟悉了政协工作,目前都成长为了政协骨干。
2021年7月,县政协换届,我当选了县政协秘书长。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近20年的时间,《乡音》相伴,让我在学习宣传中厚植了政协情怀。这种情怀,必然要自觉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