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奕璇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可以见得颜真卿的书法是继“二王”之后又一位对后世书家从艺术作品创作发展和人格上都有着深远影响的典范。清代王澍曾评颜真卿的大小楷书:“颜鲁公书,大者无过‘中兴颂,小者无过‘麻姑坛。然大小虽殊,精神结构无毫发异。熟玩久之,知‘中兴非大,‘麻姑非小,则于颜书思过半矣。”虽然在小楷《麻姑仙坛记》和摩崖《大唐中兴颂》是否为颜真卿所著和拓本是否伪造这两方面的考证至今仍存有质疑,但并不影响我对颜体书法风格面貌的研究。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书法作品入手,通过结字变化、界格运用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不同与相同之处,深入研究颜真卿独有的风格面貌的楷书艺术。
一、小楷《麻姑仙坛记》与摩崖《大唐中兴颂》的介绍
《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是《麻姑仙坛记》的全称,此帖共有四十六行,每行二十字,书写内容大致为颜真卿游览南城县麻姑山时记述麻姑得道成仙的事。
对于历代学习小楷者大多取法钟繇的拙朴或是王羲之的秀雅而言,颜真卿的小楷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风格样式,意韵拙厚,结字宽博,因此小楷《麻姑仙坛记》(如图1)也是成了一些文人墨客习小楷的经典范本。《集古录》中也有“《麻姑仙坛记》道峻紧结,大为精悍,把玩久之,笔画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鲁公不能书也”之说。特别是在明代以后,祝允明、王宠、傅山、何绍基等名家都曾取法于此。
而对于大字来说,当属摩崖《大唐中兴颂》(如图2),世称的“摩崖三绝”正是因为此摩崖的字奇、文奇和石奇。此摩崖,崖壁宽广120平方米,中兴碑高3.2米,宽3.3米,全幅面积10.56平方米,书写的内容是唐代散文家、诗人元结写下的名篇《大唐中兴颂》。而碑文每字字径在15厘米左右,因此不仅是碑面最大,字形也是最大,整体气势磅礴,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美风格著称。从古至今,大字、榜书都是极难表现的,颜真卿这一楷书大字更体现出他的慷慨正气,也无愧于北宋书法家黄庭坚评价:“大字无过《瘗鹤铭》,晚有名崖《中兴颂》。”
对于书法审美而言,傅山表达过他的标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在颜真卿多样的作品中都做到了这一点,无论小字还是大字都看似“拙”气,可是仔细研究就能感受到“巧”“趣”之处,富有生命力与雄强之美。颜真卿更是把他的小楷与大楷的精神面貌做到了完全的统一,很少有人会做到这一点,这或许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字如其人”。
二、小楷《麻姑仙坛记》与摩崖《大唐中兴颂》的异同
大楷与小楷面貌统一这是颜式楷书独有的书法风格,但除此之外,其小楷与大楷风格还是有区别的,因此对于小楷《麻姑仙坛记》与摩崖《大唐中兴颂》的异同,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述。
(一)结字和点画
小楷和大楷是有区别的,比如小楷在表现的同时更加注重“小框架”“大变化”,大楷更讲究的是一种气势。以下我将选用两帖中的一些字来对比分析其异同之处。
1.独体字
小楷《麻姑仙坛记》中“中”“有”“大”“为”这四个字在用笔上,线条洁净不混浊,筋骨备至,下笔稳健,出笔自然,在笔画中很少有波折“拙”笔,字的整体结构灵动,静中寓动,书写流畅也见沉稳。
不同于小楷《麻姑仙坛记》中的四个字,在《大唐中兴颂》中的“中”“有”“大”“为”,在用笔中点画、撇画、捺画顿促,捺脚更为重拙含蓄,整体笔画粗壮却不臃肿,更注重力量的表达,横细竖粗的样式并不在着重强调而是已经在淡化,寓要拙中求奇,在平常中求险峻。
2.上下结构
与独体字不同的是,小楷《麻姑仙坛记》的“年”“宝”“华”,在用笔上依然是追求点画峻利与舒展。相比《麻姑仙坛记》三个字中的用笔,《大唐中兴颂》的三个字横画、点画、撇画、折画起笔都多了些圆润,多篆隶笔法。在结构上小楷《麻姑仙壇记》中的“年”“宝”“华”加大了点画与点画之间的空间留白,使作品在整体感觉上达到一种宽绰的效果。在结体上,与图2《大唐中兴颂》中浑厚的“秊”“安”“若”相比,小楷《麻姑仙坛记》更显得富有个性。
3.左右结构
小楷《麻姑仙坛记》“经”“抚”“时”“持”四个字,笔画收放自如,富有粗细变化,而《大唐中兴颂》的“颂”“抚”“时”“侍”等字用笔点画上圆浑厚实。
在字形处理上,《大唐中兴颂》中的四个字宽阔取势,四周左右向外拓张,给人以大气雄浑的感受。相比而言,小楷《麻姑仙坛记》中的四个字字形结构也并没有太过于平正,在结体上有着些许微妙的变化,同时介于平正与不平正之间,因此结体更加自然且富有趣味。由此可见,小楷并不是大楷的缩版,无论是大楷还是小楷都有它独立的技法和表现。
(二)界格的运用
苏东坡曾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若能大字结密,小字宽绰,则尽善尽美矣。”
小楷《麻姑仙坛记》以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布局,整体没有格和边框的束缚,行间错落有致,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不一,字距紧密相接,笔画清晰,字虽小,但显得十分生动又有气势,可谓是“各就其体,尽其形势”“体法持重,舒和而不局蹙”,这是欧阳修对颜真卿小楷准确的评价。
《大唐中兴颂》则是纵有行、横有列,全篇布局十分紧密,真力弥满,此碑全文二十一行,每行二十格,字实撑格,雅厚森严,气势恢宏,字里行间都有着金戈铁马的刚毅之气。另外,此石刻有一个令人惊奇,具有独特的、创造的书写排列字法,即颜真卿采用的是从左到右的竖式书写,打破了当时人们书写常规的做法,使后人感叹颜真卿的创造能力。
因此,对于界格的自如运用也是这两帖异同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颜真卿楷书书风的继承发展
颜真卿经过多年的书法学习,在顺应了时代的基础上开创了自己独有的书法风格特点,他被认为是盛唐时期极具特色和创新精神的书法家之一,也一直影响着后人对书法的学习和思考。
从内在来讲,是颜真卿本人的性格與修养奠定了他在书坛上独一无二的地位,而书法艺术的传达也是和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的,当时的儒家思想对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儒家对书法的欣赏不仅看字,更重要的是整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颜真卿书法的端庄、浑厚正是他为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体现。时代的影响同样也让颜真卿开启了丰满雄厚、气象万千的书法风格。
颜真卿变古法于新意之中,其书法对后世书家影响极大。宋代帖学兴起,书学复兴,米芾在《书史》中说:“士俗皆学颜书。”可见对颜书的极力推崇。元代学书者也多沿袭两宋余风,但少有学颜书而自成新意的书法家。到了清代,学习颜真卿书法的人与日俱增,如刘墉、伊秉绶、何绍基等书法家,深得颜书之气韵。
本文研究之所以选择将《麻姑仙坛记》与《大唐中兴颂》比较分析,原因其一,就小楷《麻姑仙坛记》来说,对我的小楷创作有着很大启发,《麻姑仙坛记》的小楷风格样式是独有的颜式风格,把大楷的雄厚宽博融入到了小楷之中,字势厚重却又不失灵动,打破之前小楷的样式,面貌一新,这让我对书写小楷创作上多了一种新的思路。其二,《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书法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它的雄浑之美,区别于其他帖,《大唐中兴颂》字里行间的金戈铁马之气更是让我对大字的表现有了更多的体会,大字并不是一味地注重点画,更多的是要注意点画的取舍,要用大字来表现一种大的气象。另外,风格又不可一味继承,而是在发展中继承,时代环境都在变化,风格是发展的,颜真卿的艺术风格也是随着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呈现。因此,对于我来说,单纯临摹颜真卿的字并无任何意义,首先是要在临帖的基础上不完全地复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取其圆润的笔法和雄伟的气魄,取神求意,在形成自己风貌的同时又蕴含颜法;而后熔古铸今,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同形式用不同的表现手段,让自己创作的思维更加开阔,在符合美的规律上进行再创造,使自己的艺术创作层面得以提高。
本文就小楷《麻姑仙坛记》与摩崖《大唐中兴颂》进行比较,说明了颜式的楷书书风无论是在小楷还是大楷上都存在着相似部分,即风格面貌的统一,这也是极具颜真卿风格的一大特点。再者,这一比较研究也发现了二者的不同之处,这也为书法创作提供了更多思考,让我可以在不同之中吸取值得借鉴的部分,继承精髓之处,增添新的创作思维,使书法创作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