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历史大势,涵养战略定力

2022-12-14 05:09:47桑田
湘潮 2022年9期
关键词:论持久战定力胜利

桑田

1938年,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窑洞里,用10天的时间一气呵成写出了《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中国抗战的战略构想。《论持久战》一文立足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观察中日两国关于战争的种种因素,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且胜利属于中国,分析了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批驳了“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观点,回答了当时的时代之问,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困扰,指明了取得抗战胜利的正确方向。

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论持久战》之所以能够指引中国抗战取得胜利,原因之一就在于科学的立论根据。这个根据,就是立足于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敏锐洞悉“中国已处于进步的时代”,日本帝国主义则“已处于退步时代”。这样的历史大势中,力量对比此消彼长,虽然“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但只要“坚持到底,不达目的,决不停止”,历史发展的结果一定是“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批驳了“亡国论”。那么,判定中国处于进步时代的因素有哪些?决定性因素又是什么?

一是“有了已经觉悟或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这是决定我们处于进步时代的根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变局中的最核心、最根本因素。《论持久战》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这些论述强调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

二是“有了共产党”,这是决定我们处于进步时代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之前,也有许多党派诞生和发展,为什么说“有了共产党”是时代进步?概言之,就是“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抗日战争中具体而言,就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抗战,启发人民、凝聚人民、领导人民、组织人民、依靠人民,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日本侵略者打“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打“消耗战、歼灭战”,进行坚决彻底的斗争,让中国人民有了坚持抗战的主心骨,精神上也由被动转为主动。

三是“中国已经结成了广大的统一战线,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是决定我们处于进步时代的保障。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巨大的,但如果这个力量不能全部发挥,或不能作用于同一个方向,甚至力量之间不断内耗,那就未必能够推动历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因此革命战争的领导责任也就不得不落在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肩上。而要领导革命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只有坚持统一战线,才能坚持战争;只有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战争,才能有最后胜利。”正是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让中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保障了抗战胜利、时代进步。

四是“有了政治上进步的军队”,这是决定我们处于进步时代的基础。日本侵略者凭着强大的军队入侵,要取得抗战胜利,必须有更强大的军队与其斗争。《论持久战》指出:“国内政治的改进,是和抗战的坚持不能分离的。政治越改进,抗战越能坚持;抗战越坚持,政治就越能改进。”因此,有一支政治进步的军队至关重要。这支军队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有了这支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

五是“有了数十年革命的传统经验”,这是决定我们处于进步时代的底气。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到《论持久战》发表的十七年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这些经验,教育了中国的人民,教育了中国的政党”,是我们党领导抗战的宝贵财富和底气所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许多政策都源自大革命或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例如我们党吸取大革命失败后犯下关门主义错误的教训,坚持建立并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吸取先后五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面对实力暂时更强的日本侵略者不贸然出击,而是在敌后进行游击作战和迂回发展等。因此,“如果没有十七年以来的经验,也将不会有抗日的胜利”。

涵养战略定力——以持久战取得最后胜利

《论持久战》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指出了抗战胜利属于中国的结果,更在于洞见了我们要取得胜利必须经过持久战的过程和指明怎样进行持久战,这就批驳了“速胜论”。  那么,为什么抗战是持久战?怎样打赢这场持久战?

正确评估中日力量。面对日本侵略者,我们党能否正确评估彼此力量,将决定所采取的战略态度是否合理。当时,虽然中国处于进步时代,又有“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人少、兵少,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这一个条件”,但不能“根本忘记了强弱这个矛盾,而单单记起了其他矛盾;或则对于中国的长处,夸大得离开了真实情况,变成另一种样子;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必须清醒认识到时下仍然是“敌强我弱”。因此,“速胜论也是不对的”“只有战略的持久战才是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途径”。

科学判断战略阶段。《论持久战》预见战争是持久战,也预见战争将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这些阶段划分的重要意义,在于根据“敌我力量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战争形式。第一阶段“敌是优势,我是劣势”,“我”所采取的战争形式,主要的是运动战,而以游击战和阵地战辅助之。第二阶段“中国将逐渐上升,日本则逐渐下降”,“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第三阶段中國将成为优势一方,“所采取的主要的战争形式仍将是运动战,但是阵地战将提到重要地位”。这三个阶段是依次演进的,不能跨越,这一划分,为我们保持和涵养抗战中的战略定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积极争取战略主动。战略定力不仅包括不轻易冒进,还包括在恰当的时机主动出击。通过在抗战中坚持正确的战略策略,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将发生转换,要促进这一切发生,“主观的努力,多打胜仗,少犯错误,是决定的因素”“需要正确的方针和主观的努力”。《论持久战》专门论述了“犬牙交错的战争”“能动性在战争中”“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等问题,体现了稳中求进、积极争取抗战中的战略主动的态度和努力,也提供了争取战略主动的途径和方法,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指明了方向。

今天,“两个大局”相互交织激荡,我们面对国际国内各种风险挑战,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论持久战》启示我们,要取得复杂斗争的最终胜利,必须准确把握历史大势,不断涵养战略定力。“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如今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只要我们顺应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立足于实际情况,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既不因轻敌而盲目冒进,又不因被动而丧失良机,就能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向前。

猜你喜欢
论持久战定力胜利
创设学习主题,促成深度学习——以“从《论持久战》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例
坚持就是胜利
环球时报(2022-04-02)2022-04-02 17:16:43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42
涵养宠辱不惊的定力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中国外汇(2019年16期)2019-11-16 09:27:52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大江南北(2019年7期)2019-07-27 06:55:28
坚持
行政行为公定力研究之学术梳理
行政法论丛(2018年1期)2018-05-21 00:41:54
十九大胜利召开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11-25 10:35:17
增强政治定力 担当发展使命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