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 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综合农协研究组
汪家村是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原新繁镇)一个普通的农业村,地理位置偏,属镇区交界的“三不管”地带。2019 年前,村庄环境散乱,产业单一,耕地多有撂荒,人均年收入不到2 万元,主要靠外出打工。村集体没有收入。2019 年9 月至2021 年年底,四川源素轻旅文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素轻旅”)在汪家村的一个自然村成功实施了拾里庭院一期项目,仅靠受托经营闲置资源资产,就让该自然村的29 户农户增收53 万余元,也让这个拥有11 个自然村的行政村获得了10万余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汪家村的地貌是林、水、宅、田穿插毗邻,相互依托总成一体的川西林盘。户与户的林、田等资源资产很难完全切分。为统合利用零散而又呈组群样态的闲置资源资产,源素轻旅创造性地提出采用标准份折算资源资产的评估方法。他们以一亩田每年1200元租金为一个标准份,逐个计量评估民房、平层屋顶、宅基地、林盘地、耕地、林地、水塘等闲置资源资产,将每家每户闲置的各类资源资产的使用权价值都折算成标准份。一期项目中,29户农户的闲置资源资产折算为600多个标准份。而后,公司帮助村集体设计了一整套折价后的使用权价值的托管制度。村民、村集体、驻村企业(拾里庭院)三个主体用托管合同连接,明确权责利。村民将各自的标准份托管给村集体,村集体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将其打包再托管给拾里庭院。拾里庭院承担盘活这些资源资产,受托经营赚取利润,为村民和村集体按份分红的责任。为让村集体和村民放心地让渡经营权,拾里庭院与村集体签订了保底加分红的条款,确保村民和村集体在委托经营中“负赢不负亏”。
村口的智慧系统大屏
新村民墙
汪家村
一期项目实施后建成的拾里庭院相当于汪家村内的村中村,农户、商户比邻而居,小村和大村并不区隔。街道办事处为支持汪家村建设,将人居环境整治、林盘保护、厕所革命等3个项目打捆给村集体,由其招标,并与企业合作进行村内整体环境和一期项目闲置资源资产的适用化改造。房屋改造由户主出资,装修由外来商户出资。拾里庭院负责全村环境和闲置资源改造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并垫付流动资金,承担亏损风险。各类主体各展其长共建新汪家村。拾里庭院设计了让村民加入的“帮帮团”互助用工机制,直接服务商户运营,让商户“共享用工”“商住共融”。他们在村口设置智慧系统大屏,滚动显示联营商户每日营业额提成数据,常常引得村民驻足观看、讨论,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这种从设计、施工到经营、管理的共同努力逐渐消除了村内村外的隔阂,村集体、村民与拾里庭院、外来商户渐渐融为一家人。
家居小院
拾里庭院二期项目推进村民“坝坝会”
年底分红
施工现场
在汪家村试验中,拾里庭院吸收本村一名返乡青年为股东和中层经理,同时吸引更多本土和外来人才。2018年汪家村中专以上学历人才仅2人,现在已达170 多人。
村容村貌和人的相互关系的改变给大家带来了信心,新老村民互帮互助的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入驻商户18家,项目存活率100%。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没有一家商户离开。
2019年9月至2021年年底,村民和村集体从一期项目中获得的年度总收益分别为14.17万元、24万元和25.1万元,其中村集体获得10余万元,约占全部收益的16%。项目承诺完全兑现,让村民对村“两委”有了信任,村集体的威信提高了。一期项目29户签约用了364天,开了50多场“坝坝会”,挨家挨户的动员难以计数。而2022年开始的二期项目,只用了4天就完成了156户的项目合同签约。
汪家村试验带来了积极的变化:源素轻旅积极从试图下乡赚钱的城市企业转变为与村集体、村民共建共享的企业,从自己赚钱变为带动村民赚钱;汪家村村集体和村民从依赖外界支援转变为拥有自主发展意识和行为的主体;流失在外的青年村民返村成为连接村企的纽带和乡村发展的生力军。
这些改变源自汪家村试验的独特做法和机制设计。尤值一提的是,下乡企业努力构建与村集体、村民有效连接的纽带,在保护乡村集体利益不被架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越企业盈利目标的村庄社区发展资本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
汪家村党总支书记感叹:“这三年村集体最大的成效就是获得老百姓对我们的认可。”源素轻旅董事长则表示:“以这个项目为分界线,我活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中。不是乡村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乡村。”